通过这次疫情,我们要给年轻一代树立怎样的人生导向和价值观呢?

阳光成长与学习


你好,很高兴能回答你的问题!

三月已至,暖日晴风,在疫情逐渐得到控制的同时,线上教学即将进入到第四周了。开设“空中课堂”以来,我们已从初始的紧张焦虑变为如今的从容不迫。在享受教学之余,我不禁在思考:这次疫情究竟给我们,给我们的学生带来了什么?

我最先想到的一个词,是“艰难”。前段时间,与日俱增的数字醒目的刺痛着我们每一个人。居家隔离的人们,企盼这场疫情早早结束,生产要开工,农耕要开始,生活要正常。对于我们老师来说,开学推迟,时间未定,为了“停教不停学”我们开始了线上教学。但是没有电脑,网络信号不好,软件不能熟练运用等一系列问题接踵而来,对于第一次进行网上授课的我们来说,摸着石头过河,我们开始了艰难的网络教学之路。而孩子们的网上课堂之旅也并不是那么容易:有的学生在农村老家信号不好网络差;有的学生买不到作业本和笔……他们也在艰难的学习着。

积极情绪,缓解心理压力,攻坚克难

由于病毒具有高度传染性,于是很容易地造成紧张、恐惧、不安等情绪,不管身处在这场疫情风暴中的哪个位置,似乎人们都感受到了由疫情严峻性带来的心理压力,尤其体会到了“隔离”及漫长难熬的假期。

)尽量保持生活的稳定性。不要熬夜,三餐正常。规律的作息和营养的饮食是稳定身体机能的必要条件。

2)制定让自己愉悦的任务清单。积极阳光的心态能增强抵抗力,列出平时那些让你心情愉悦的事情,当你情绪低落时选择一两件,转移注意力。

3)进行适量的室内运动。最近虽然不能外出跑步、锻炼。但同学们可以在家做仰卧起坐、俯卧撑、引体向上、体前屈等运动。劳逸结合,增强体质。

面对疫情,我们需要理性思考,沉着应对,科学防疫。我们唯一共同的敌人就是新型冠状病毒。

在这里也提醒大家:如果你去过疫区或者与疫区人员有过接触史,请第一时间报告学校和社区,自觉在家隔离14天以上;如果身体出现疑似症状可以先通过网络问诊,确实不舒服要去定点医院就诊。

作家史铁生曾说过:“发烧了,才知道不发烧的日子多么清爽。咳嗽了,才体会不咳嗽的嗓子多么安详。”而如今,当我们放弃出行、带上口罩、宅在家里的时候,才会更加明白这样一种体悟,也更理解,平日里那些似乎唾手可得的便利与快乐,原来弥足珍贵;自由呼吸、随心漫步的岁月静好,原来最是难得。

珍重身体,珍爱生命,明辨是非、自我成长,这就是我们中学生在疫情中应该具备的基本责任与使命担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