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高息揽存”的民营银行,会不会严重经营亏损?存款安全吗?

郭汪旭


民营银行通常是指地方性民营银行,这个“地方性”很关键!比如,营口银行、长安银行等等,在银行体系来处在级别较低的位置。地方性民营银行为什么不断“高息揽存”,我们首先从根源上了解它。

更加露骨的逐利性

由民间资本控股,也就是说民营银行的资本金主要来自民间,其对利润最大化有着更为强烈的追求。说白了它就是民间储蓄与企业直接的一个交易平台,为企业搭建一个资金平台,为企业融资提供便利。资金从哪里来呢,就是不断地“高息揽存”。它的盈利点也很简单,就是挣对企业贷款利率与拉存款利率之间的差价。

“高息揽存”意味着资金成本很高,民营银行要想挣钱就需要以更高的利息放贷。那么问题来了,在经济增速放缓的局面下,企业的盈利能力有多强?一旦企业在大环境的影响下业绩不及预期,甚至还不起民营银行的“高利贷”,风险就会来临。最近的这样的例子很多,被接管的民营银行不在少数就不必多说了。在拉存款上越激进银行越值得警惕!

民营银行最大的痛点在房地产

为企业搭建一个资金平台,为企业融资提供便利,这些企业到底是谁?在笔者看来,多是地方的房地产开发商!民营银行倚重房地产,这不单单是民营银行的逐利性所在,更重要的在于地方“土地财政”的支持。前些年,到处都在讲GDP,GDP从哪里来?答案就是推升房价,增大土地收入来源,为房地产行业添砖加瓦。投资的钱从哪里来呢?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地方性民营银行应运而生,并立下了汗马功劳!

现在房地产行业不断低迷,这底下到底蕴藏了多少风险,不得而知,但包商银行的问题足以值得投资者警惕!

不断“高息揽存”,本身就是一种对资金的“饥渴”,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民营行业“高息揽存”已经不是一个是否亏损的问题了,而是一个存亡的问题!

更多观点关注沪深两市,欢迎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