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疫情下,《囧媽》如何創造了“新影視”四贏局面?

新型冠狀病毒讓2020年的春節變得異常獨特,少了走親訪友,少了過年聚會,少了出行計劃......朋友圈裡還有人發:“終於到了躺著就能為國家做貢獻的時候了“!這樣的年,企業少了利潤,國家少了GDP,真是幾家歡喜幾家愁啊!

《囧媽》首映免費網播,更是讓全國電影院線轟的六神無主,大年三十23家院線集體上書國家電影局!

為何讓老百姓喜笑顏開的免費網播,卻引發了影院圈群起激奮?

一、《囧媽》真相還原:

關於《囧媽》和徐崢,網上有很多失實的報道,為了透視事件背後的真相,我們先了解一下電影的產業鏈條,見下圖:

春節疫情下,《囧媽》如何創造了“新影視”四贏局面?

出品相當於影視生產商,發行相當於獨家承包商,院線相當於渠道商,影院則類似於零售門店。

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囧媽》的運作過程。

1、製作

2019年2月,港交所上市公司歡喜傳媒(HK.1003)發佈公告,其全資子公司“北京歡喜首映文化有限公司”與徐崢、陶虹夫妻控股的“北京真樂道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及徐崢本人簽署一系列協議(見表1)。根據香港上市規則,因徐崢是“歡喜傳媒”的非執行董事,同時也是“歡喜傳媒”主要股東“泰嶸控股”的唯一最終實際收益人(持股比15.03%),該交易不僅需要披露而且需經“歡喜傳媒”股東大會審議。

根據《電影製作協議》的約定,《囧媽》是由歡喜傳媒和真樂道共同出品。

春節疫情下,《囧媽》如何創造了“新影視”四贏局面?

2、出品

根據歡喜傳媒2019年的年中業績公告,歡喜傳媒對《囧媽》的成本預算為3.8億元人民幣(包含上述製作費等1.17億元)。

3、對賭

在電影行業裡,“對賭”有個行內稱呼,叫“保底發行”。“保底發行”即出品方與發行方在影片上映前簽訂的一個對賭協議。根據協議,雙方確認一個數額,無論影片票房最終是多少,出品方都能提前鎖定一筆高額收益,而發行方則在實際票房超出這個數額的部分,優先獲得額外收入。

2019年11月17日,歡喜傳媒發佈公告,其全資子公司“歡歡喜喜”找到“橫店影視股份有限公司”作為發行方,簽訂了《囧媽》電影的“保底協議”,雙方約定的保底總票房為人民幣24億元。橫店影視作為發行方和保底方,可獨家在中國城市院線影院發行該電影。

保底方橫店影視以6億元的保底代價取得《囧媽》這樣的優質頭部片源,分3期支付給歡歡喜喜。(支付方式為:取得《電影公映許可證》前支付3億元;取得《電影公映許可證》後支付1億元;電影在院線首映日之後30日內支付2億元);同時,橫店影視還需承擔預算宣傳及發行費用為人民幣1.5億元。

如《囧媽》的實際票房超出了24億元,除去6億元的保底代價外,超出部分的票房,就該電影的中國影片淨收入按比例進行分配:歡歡喜喜(出品方/投資方)為35%;橫店影視(保底方/發行方)為65%。

其中,中國影片淨收入 = 中國總票房-(減去)應付國家電影事業發展專項資金款項-(減去)增值稅及附加費-(減去)電影院及院線攤分票房-(減去)結算代理費用。

4、提檔

2020年1月20日,徐崢宣佈新電影《囧媽》提檔,從原定的上映日期大年初一(1月25日)提至年三十(1月24日)。該消息一出,輿論譁然。媒體解讀為徐崢此舉是因與歡喜傳媒簽下了對賭協議,故提檔避免損失。

春節疫情下,《囧媽》如何創造了“新影視”四贏局面?

其實,《囧媽》對賭的保底方為發行方橫店影視,並非徐崢。徐崢早就在《囧媽》製作時鎖定收入1.17億元。而歡喜傳媒也已在影片上映前收到橫店影視支付的保底發行代價4億元人民幣,完全可以hold住其製作成本3.8億元。可以說,《囧媽》票房壓力最大的應該是保底方橫店影視。我們以數據來測算下,當有保底方時,《囧媽》票房數據對各方收益的影響。《囧媽》這部電影的產業鏈包括製作方(徐崢方,包括徐崢控股的真樂道及徐崢個人)、出品方(歡喜傳媒)、發行方(橫店影視)、院線影院方。

春節疫情下,《囧媽》如何創造了“新影視”四贏局面?

其中:

徐崢方分成包括真樂道的製作費及徐崢個人的導演費等(見表1);

歡喜傳媒分成計算方式為:保底代價6億元-製作成本3.8億元+超24億票房的收益分成(35%);

橫店影視分成計算方式為:(總票房-5%的國家電影事業發展專項資金款項和6.6%增值稅及附加費-保底代價6億元)*50%+超24億票房的收益分成(65%);

院線影院分成計算方式為:(總票房-5%的國家電影事業發展專項資金款項和6.6%增值稅及附加費-保底代價6億元)*50%。

5、撤檔

2020年1月23日,受到肺炎病毒影響,《囧媽》宣佈撤檔。

6、改嫁

2020年1月24日(年三十),歡喜傳媒發佈公告,歡歡喜喜終止與橫店影視的保底發行協議,並宣佈與北京字節跳動網絡技術有限公司訂立協議,字節跳動向歡歡喜喜最少支付人民幣6.3億以展開多領域合作。

春節疫情下,《囧媽》如何創造了“新影視”四贏局面?


看到這裡大家有什麼看法?歡迎大家參與討論,轉發、關注,私信回覆“666”。


二、《囧媽》帶來的行業激盪

在吃瓜群眾眼中,歡喜傳媒和字節跳動的合作可謂是五方共贏:

老百姓免費看大片,高興!

橫店影視保底徹底解套,鬆氣!

導演兼主演徐崢人氣上升,更旺!

字節跳動6.3億打個全民廣告,值得!

歡喜傳媒在春節檔集體淪陷中收回6.3億元,穩賺!

但幾家歡喜幾家愁,電影圈卻炸開了鍋,《囧媽》之舉究竟動了誰的奶酪?

1、被搶蛋糕的院線

根據行業慣例,票房在提取影視基金和稅費後,和院線影院的分配比例約為50%-60%。春節檔的集體撤檔已經讓院線損失慘重,此時《囧媽》直接跳過了院線影院,在網絡首映,將影院未來的希望也抽空了。歡喜傳媒此舉不僅是背信棄義,更有釜底抽薪的味道。

2、感受寒意的發行方

在電影產業鏈裡,發行方為影片營銷方。這些年互聯網崛起、短視頻爆發,營銷的主戰場已經由線下轉為線上,而傳統的影視公司本就不熟悉線上玩法,加之如今觀眾注意力分散,口味多元化,傳統發行方已經日漸勢微。越來越多的發行方只能憑著為票房保底才能搶到好的片源。以《囧媽》為例,橫店影視的保底票房是24億,而去年的春節檔電影《飛馳人生》,雖有沈騰+韓寒的組合,但票房也僅是17.29億。因此,即使《囧媽》正常影院上映,橫店影視保底能否成功,也是未知數,頗有賭一把的味道。橫店影視願賭,實在也是無奈之舉。發行公司在產業鏈上的話語權越來越弱,不承擔保底風險搶奪頭部影片,又該何去何從?!

反觀字節跳動,不僅旗下今日頭條、抖音等手握流量,善於線上玩法,而且較之傳統影視公司的資金緊繃,它有富裕的資金流,堪稱土豪。如今《囧媽》與字節跳動的合作,無異於給發行方已經很脆弱的心臟,又加一記重拳。

3、被威脅的“優愛騰”

“優愛騰”是視頻三巨頭的簡稱:優酷、愛奇藝、騰訊視頻。這三家視頻公司是如今長視頻領域的三大巨頭,其大股東分別為BAT(阿里巴巴、百度、騰訊)。儘管抖音、快手、西瓜視頻等短視頻網站一直垂涎長視頻這塊蛋糕,但殺入這個領域去顛覆三巨頭並非易事。以愛奇藝為例,其成立於2010年4月,於2018年3月在美國上市,但時至今日,燒了百億的愛奇藝仍為“戰略性虧損”。為何?因為,中國用戶的付費習慣養成之路實在是太漫長。如果不是因為大股東百度注入廣告資源,加之資本市場融資,長達十年的戰略性虧損,早已超過了一家公司的正常承受極限。所以,即使強大如字節跳動,也遲遲未向這個戰場伸手。

而且,由於優愛騰的攻擊力並不強,所以,在電影產業鏈中,優愛騰和院線一直保持著共生的生態平衡。比如,影片在線下首映,線下首映結束後,再到線上優愛騰播放。優愛騰和院線可以爭奪的無非就是頭部影片在院線的窗口期:院線希望長一些;優愛騰希望短一些。

但疫情的突襲,卻打破了行業生態圈原有的平衡,《囧媽》成了國內第一部將首映權交給線上的頭部電影!更重要的是,《囧媽》的首映權交給的是新進的”野蠻人“——野心勃勃的字節跳動!以下我們來一起看看歡喜傳媒的公告:

董事會欣然宣佈,於2020年1月23日,歡歡喜喜與字節跳動訂立合作協議,據此,歡歡喜喜及字節跳動將於在線視頻相關的多個領域展開合作,字節跳動將向歡歡喜喜最少支付人民幣陸億叄仟萬元作為代價。……

雙方將分兩階段於下列領域展開合作:

第一個階段合作期間為合作協議簽署之日起6個月,主要內容:

(1)本集團授權被授權方平臺,本集團之若干新電影及網劇在歡喜首映平臺上線後,可於授權區域內與歡喜首映平臺同時播放;

字節跳動按本集團交付授權內容之進度向歡歡喜喜支付合共人民幣陸億叄仟萬元,作為本集團授權被授權平臺,使用授權內容的代價;

被授權方平臺獲得的授權內容播出的相關收入總額在扣除被授權方平臺管道成本及上述人民幣陸億叄仟萬元的代價後,如有超額部分,歡歡喜喜可獲若干比例的收益分成;

(2)字節跳動在今日頭條、西瓜視頻等平臺內為歡喜首映平臺設立獨立入口進行導流。

(3)被授權方平臺為本集團的影視項目提供宣傳推廣支援;

(4) 本集團將開放影視項目資源,為字節跳動及其關聯方提供植入廣告、聯合推廣、異業合作等資源;

(5) 本集團將向字節跳動或其關聯方提供本集團主控出品影片的聯合出品方署名權。

雙方將於第一階段合作開始後儘快討論落實第二階段的合作細節,並簽署相關協議。

第二個階段合作期間為第一階段屆滿之日起至2022年12月31日,第二階段合作重點如下:

(1)雙方共建院線頻道,共同打造“首映”流媒體平臺;

(2)雙方共同出資製作購買影視內容的新媒體版權。

第二階段的合作期屆滿後,雙方將獲得優先續約權。

從上述合作內容可以看到,歡喜傳媒和字節跳動的合作並非僅僅是一部電影《囧媽》,而是達成了

新商業模式的合意,徹底打破既有“出品方+發行方+院線影院”的行業格局,重塑為“出品方+流媒體”的新天地。

傳統院線的核心是票房和排名,流媒體是內容與分享,前者是中心化模式,後者是去中心化模式,以用戶為中心,以用戶價值為導向的新商機已經到來。新生”野蠻人“殺入傳統領域,顛覆原有商業模式是大勢所在!歡喜傳媒和字節跳動的合作是否成功已經不再重要,只是藉此次庚子年的病毒事件為導火索順勢而為,敬請關注以《囧媽》為序的影視行業大變革,用“股權“重構產業鏈利益相關者的交易關係,將會是所有新商業模式的核武器。

期待大家交流討論!轉發關注,私信回覆“666”,諮詢股權相關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