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預防胃癌?胃癌發現的時候已經是中晚期來不及了?

米瀾瀾


您好,我是李繼臣主任,一位中醫腫瘤科的老中醫,能有幸回答您這個問題,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胃癌是生活中離我們比較近的常見癌症,胃癌的出現給患者的身體造成極大的折磨,更給胃癌患者的生活和工作造成影響。

晚期主要表現為噁心嘔吐、胃痛、食慾減退、上消化道出血以及腹瀉、便秘、低熱、水腫、消瘦等全身症狀,晚期胃癌出血量大,若合併有幽門梗阻時,常在嘔吐物中混雜咖啡色或黯紅色的血液。

只有正確找出胃癌的相關病因,才能更好的治療和護理患者,胃癌晚期如何治療呢?

出現胃癌晚期症狀時,治療方式有手術、放療、化療、中醫治療等方式,可根據患者的自身情況進行選擇。

對於癌症晚期的治療,治療目的是為了延長生命、緩解病人痛苦,所以說治療方式的選擇要根據具體的情況。

對於晚期胃癌不能手術切除,同時伴有梗阻的病人,可以採用放化療的治療方式,同時配合中醫治療,緩解放化療的副作用,減輕病人痛苦,提高其生存質量。

如果患者年齡較大、體質很差的情況下,不適宜選擇這些具有很強副作用的治療方式,可選擇中醫治療,抑制癌細胞生長,增強患者的抗病能力,減輕患者痛苦。

在癌症治療過程中,最重要的是保護病人的免疫功能,也就是保護病人的抵抗力。幾乎所有的治療手段都對患者的免疫功能有影響,而免疫功能下降是殘留癌細胞死灰復燃的原因之一。病人的體力、體質、食慾、體重、睡眠、精神狀態等,就是病人的生存質量。

總體上要調動患者的主動性,增強信心,增強體質,適當應用免疫增強劑,加強營養。而最好的方法就是服用扶正的中藥,我院的中藥主要是以扶正抗癌為主的,可以很好的扶助人體正氣,保護免疫力。保護免疫力,就是提高抗癌的戰鬥力,延長生命。

當然面對癌症都不會面無懼色,內心當然十分痛苦,但既然已成事實,憂愁痛苦無濟於事,只有積極配合治療,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才有繼續生存的希望。

我是李繼臣主任,和癌症打了一輩子交道,大家有什麼關於癌症的問題可以在評論區進行留言或者直接私信,我會盡力為大家一一回復。最後2020年即將來臨,在這裡也祝願所有患者能夠早日康復,闔家歡樂!


復康養生小課堂


胃癌是我國十分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我國胃癌的發病率居於全球的前列,每年因胃癌死亡的病例約佔全球的45%左右,這是我們必須重視的。胃癌早期沒有特異性表現,症狀輕微,常常被我們忽略,大多數人一經發現,已處於中晚期。胃癌重在預防,早期發現、早期處理甚至可以根治。其預防主要通過日常飲食、生活習慣、預防感染、積極處理癌前病變等實現。



一、胃癌的高危因素

綜合國內外的研究及指南意見,胃癌的高危因素主要有:①飲食習慣:長期食用煙燻、醃製、燒烤(尤其是烤焦的食物)、辛辣刺激、過燙都會增加胃癌的發病密切相關;②地域環境:我國西北、東部地區較南方地區發病率高;③幽門螺桿菌感染:反覆感染、治療不徹底會增加胃癌的發病率;④年齡:隨年齡的增加發病率逐漸增加,40歲以上人群發病率明顯增加;⑤家族史、遺傳因素:直系親屬有胃癌病史的患者患病率較無家族史者高;⑥癌前病變:慢性萎縮性胃炎、巨大潰瘍、胃多發息肉、胃腺瘤是胃癌的高危因素;⑦吸菸、飲酒:會增加胃癌的發病率。



二、胃癌的預防

(一)改善飲食習慣

日常生活中應少吃煙燻、醃製、燒烤食品,飲食不易過燙、過快,應以清淡飲食為主,營養均衡,適當增加新鮮蔬菜、水果的攝入。

(二)改善生活習慣

日常生活中應戒菸、戒酒,保持愉快的心情,適當增加運動。

對於反覆幽門螺桿菌感染的患者,應徹底治療,注意早期篩查,避免反覆感染。



(四)立即處理癌前病變

對於有慢性萎縮性胃炎、反覆潰瘍、多發息肉和胃腺瘤的病人,應積極治療和處理。

(五)注意篩查

對於年齡>40歲的人群、有胃癌家族史等高危因素的人群,應注意篩查胃鏡,注意體檢,早發現、早處理。



感謝閱讀,祝大家身體健康。胃癌可防可治,重在預防,防治結合最重要,早期發現、早期處理對胃癌的預後直接相關,我們要從日常生活中做起,對於預後十分重要。




全科掃地僧


胃癌早期多數情況下沒有明顯症狀,即使出現相應消化道症狀如噁心、上腹部不適,也沒有特異性,難以與普通胃病鑑別。進展期胃癌,隨著腫瘤不斷侵襲、生長,開始出現相應症狀,如食慾下降、乏力、上腹部疼痛等,患者還可以出現體重下降、貧血等。腫瘤生長形成潰瘍,破壞血管則會出現嘔血、黑便等消化道出血癥狀。晚期患者還會出現消化道梗阻、腹水以及惡病質,出現遠處淋巴結轉移時,可以捫及鎖骨上淋巴結腫大、直腸前凹結節等。

所以,憑藉症狀早期診斷胃癌十分困難,而症狀明顯時,往往已經是進展期胃癌,此時治療難度加大,效果也不滿意,很多病人甚至出現遠處轉移,失去手術機會。早期胃癌與進展期胃癌,患者的預後截然不同,對於侷限於黏膜內的早期胃癌,僅有3%出現淋巴結轉移,可以考慮內鏡下切除,5年生存率接近100%,多數患者可以長期生存。而IV胃癌患者預後極差,以緩解症狀、改善生活質量、姑息治療為主,5年生存率不足2%。故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意義重大。

我國早期胃癌診斷率非常低,對高危人群定期檢查能夠提高檢出率,顯著改善預後。胃鏡檢查能夠直接觀察胃黏膜的病變與範圍,並且可以取活組織送病理檢查,是最有效的檢查方法。對於40歲以上人群,建議常規胃鏡檢查,對於有胃癌家族史者、慢性胃病者、吸菸者,意義更大。如果出現上消化道症狀,不明原因的消化道慢性失血,短期內體重明顯減輕,應進行胃鏡檢查。此外,預防胃癌還需要改善生活方式,避免不良飲食習慣,戒菸限酒,檢查幽門螺桿菌,增加新鮮蔬菜水果的攝入等。


田豔濤主任


胃癌病因

地域環境及飲食生活因素(30%):

胃癌發病有明顯的地域性差別,在我國的西北與東部沿海地區胃癌發病率比南方地區明顯為高。長期食用薰烤、鹽醃食品的人群中胃遠端癌發病率高,與食品中亞硝酸鹽、真菌毒素、多環芳烴化合物等致癌物或前致癌物含量高有關,吸菸者的胃癌發病危險較不吸菸者高50%。

幽門螺桿菌感染(20%):

我國胃癌高發區成人Hp感染率在60%以上。幽門螺桿菌能促使硝酸鹽轉化成亞硝酸鹽及亞硝胺而致癌,Hp感染引起胃黏膜慢性炎症加上環境致病因素加速黏膜上皮細胞的過度增殖,導致畸變致癌,幽門螺桿菌的毒性產物CagA、VacA可能具有促癌作用,胃癌病人中抗CagA抗體檢出率較一般人群明顯為高。

癌前病變(20%):

胃疾病包括胃息肉、慢性萎縮性胃炎及胃部分切除後的殘胃,這些病變都可能伴有不同程度的慢性炎症過程、胃黏膜腸上皮化生或非典型增生,有可能轉變為癌。癌前病變係指容易發生癌變的胃黏膜病理組織學改變,是從良性上皮組織轉變成癌過程中的交界性病理變化。胃黏膜上皮的異型增生屬於癌前病變,根據細胞的異型程度,可分為輕、中、重三度,重度異型增生與分化較好的早期胃癌有時很難區分。

遺傳和基因(10%):

遺傳與分子生物學研究表明,胃癌病人有血緣關係的親屬其胃癌發病率較對照組高4倍。胃癌的癌變是一個多因素、多步驟、多階段發展過程,涉及癌基因、抑癌基因、凋亡相關基因與轉移相關基因等的改變,而基因改變的形式也是多種多樣的。

癌前期變化

所謂癌前期變化是指某些具有較強的惡變傾向的病變,這種病變如不予以處理,有可能發展為胃癌,癌前期變化包括癌前期狀態(precancerous conditions)與癌前期病變(precancerous lesions)。

1、胃的癌前期狀態

(1)慢性萎縮性胃炎:慢性萎縮性胃炎與胃癌的發生率呈顯著的正相關;

(2)惡性貧血:惡性貧血患者中10%發生胃癌,胃癌的發生率為正常人群的5~10倍;

(3)胃息肉:腺瘤型或絨毛型息肉雖然佔胃息肉中的比例不高,癌變率卻為15%~40%,直徑大於2cm者癌變率更高,增生性息肉多見,而癌變率僅1%;

(4)殘胃:胃良性病變手術後殘胃發生的癌瘤稱殘胃癌,胃手術後尤其在術後10年開始,發生率顯著上升;

(5)良性胃潰瘍:胃潰瘍本身並不是一個癌前期狀態,而潰瘍邊緣的粘膜則容易發生腸上皮化生與惡變;

(6)巨大胃粘膜皺襞症(Menetrier病):血清蛋白經巨大胃粘膜皺襞漏失,臨床上有低蛋白血癥與浮腫,約10%可癌變。

2、胃的癌前期病變

(1)異形增生與間變:前者亦稱不典型增生,是由慢性炎症引起的可逆的病理細胞增生,少數情況不可發生癌變,胃間變(anaplasia)則癌變機會多;

(2)腸化生:有小腸型與大腸型兩種,小腸型(完全型)具有小腸粘膜的特徵,分化較好,大腸型(不完全型)與大腸粘膜相似,又可分為2個亞型:Ⅱa型,能分泌非硫酸化粘蛋白Ⅱb型能分泌硫酸化粘蛋白,此型與胃癌發生關係密切。

病理改變

(一)胃癌的發生部位

胃癌可發生於胃的任何部位,半數以上發生於胃竇部,胃小彎及前後壁,其次在賁門部,胃體區相對較少。

(二)巨體形態分型

1、早期胃癌

不論範圍大小,早期病變僅限於粘膜及粘膜下層,可分隆起型(息肉型),淺表型(胃炎型)和凹陷型(潰瘍型)三型,Ⅱ型中又分Ⅱa(隆起表淺型),Ⅱb(平坦表淺型)及Ⅱc(凹陷表淺型)三個亞型,以上各型可有不同的組合,如Ⅱc+Ⅱa,Ⅱc+Ⅲ等,早期胃癌中直徑在5~10mm者稱小胃癌,直徑<5mm稱微小胃癌。

2、中晚期胃癌

也稱進展型胃癌,癌性病變侵及肌層或全層,常有轉移,有以下幾種類型:

(1)蕈傘型(或息肉樣型):約佔晚期胃癌的1/4,癌腫侷限,主要向腔內生長,呈結節狀,息肉狀,表面粗糙如菜花,中央有糜爛,潰瘍,亦稱結節蕈傘型,癌腫呈盤狀,邊緣高起,中央有潰瘍者稱盤狀蕈傘型。

胃竇小彎後壁有一腫物突出胃腔,略呈分葉狀,表面不平呈顆粒狀,並見有糜爛,腫物基部稍狹小,呈亞蒂型,周圍粘膜未見明顯浸潤。

(2)潰瘍型:約佔晚期胃癌的1/4,又分為侷限潰瘍型和浸潤潰瘍型,前者的特徵為癌腫侷限,呈盤狀,中央壞死,常有較大而深的潰瘍潰瘍底一般不平,邊緣隆起呈堤狀或火山口狀,癌腫向深層浸潤,常伴出血,穿孔,浸潤潰瘍型的特徵為癌腫呈浸潤性生長,常形成明顯向周圍及深部浸潤的腫塊,中央壞死形成潰瘍,常較早侵及漿膜或發生淋巴結轉移。

(3)浸潤型:此型也分為兩種,一種為侷限浸潤型,癌組織浸潤胃壁各層,多限於胃竇部,浸潤的胃壁增厚變硬,皺壁消失,多無明顯潰瘍和結節,浸潤侷限於胃的一部分者,稱&ldquo侷限浸潤型&rdquo,另一種是瀰漫浸潤型,又稱皮革胃,癌組織在粘膜下擴展,侵及各層,範圍廣,使胃腔變小,胃壁厚而僵硬,粘膜仍可存在,可有充血水腫而無潰瘍。

(4)混合型:同時並存上述類型的兩種或兩種以上病變者。

(5)多發癌:癌組織呈多灶性,互不相連,如在萎縮性胃炎基礎上發生的胃癌即可能屬於此型,且多在胃體上部。

(三)組織分型

根據組織結構可分為4型,①腺癌:包括乳頭狀腺癌,管狀腺癌與粘液腺癌,根據其分化程度分為高分化,中分化與低分化3種。②未分化癌。③粘液癌(即印戒細胞癌)。④特殊類型癌:包括腺鱗癌,鱗狀細胞癌,類癌等。

根據組織發生方面可分為兩型,①腸型:癌起源於腸腺化生的上皮,癌組織分化較好,巨體形態多為蕈傘型。②胃型:癌起源於胃固有粘膜,包括未分化癌與粘液癌,癌組織分化較差,巨體形態多為潰瘍型和瀰漫浸潤型。

(四)轉移途徑

1、直接播散

浸潤型胃癌可沿粘膜或漿膜直接向胃壁內,食管或十二指腸發展,癌腫一旦侵及漿膜,即容易向周圍鄰近器官或組織如肝,胰,脾,橫結腸,空腸,膈肌,大網膜及腹壁等浸潤,癌細胞脫落時也可種植於腹腔,盆腔,卵巢與直腸膀胱陷窩等處。

2、淋巴結轉移

佔胃癌轉移的70%,胃下部癌腫常轉移至幽門下,胃下及腹腔動脈旁等淋巴結,而上部癌腫常轉移至胰旁,賁門旁,胃上等淋巴結,晚期癌可能轉移至主動脈周圍及膈上淋巴結,由於腹腔淋巴結與胸導管直接交通,故可轉移至左鎖骨上淋巴結。

3、血行轉移

部分患者外周血中可發現癌細胞,可通過門靜脈轉移至肝臟,並可達肺,骨,腎,腦,腦膜,脾,皮膚等處。


有故事的你


胃癌預防可能性不大,根本就沒有可能預防!

胃癌是養出來的

中晚期的胃癌都是癌,只是腫瘤的大小以及轉移程度不同

癌症是可治癒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