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到一些教育機構的好老師,講課生動很受學生喜歡,但學校內為什麼這樣的老師很少了?

天問觀世界


以前我也有所感受,我上高中的時候感覺我們學校的老師講課很無聊(尤其是英語),後來發現某東方的英語老師講的很好。但是,當時也只是發現而已,我也很納悶。現在我當了老師了,我也就明白了。

第一,去機構上課的學生,就算不是好學生,也是願意學的學生,那麼老師也就不用管理課堂紀律,課堂效率就高。

第二,機構是企業,老師賺得多壓力也大,如果不能吸引學生,老師的收入就會大大縮小,公立學校沒有這種壓力,學生劃片就來了。所以當老師講課無聊的學生,你也就在機構看不到他了。

第三,錢的問題。老師這個職業乾的就是良心活兒。機構上課給的多,也就認真備課了。學校給的少,應付日子的可能也就遞增了。拿我們大專說,全年超過480個課時情況下,一個課時是40塊錢。而如果就去兼職教高中,一個課時100塊錢。所以,很多老師一年講夠480個課時,就不願意再接課了,這還是有良心的老師,畢竟480個課時內還好好備課。有一些沒良心的老師,連480課時內都應付差事。

第四,單位屬性問題。像我們體制內的老師,不是你想怎麼講就怎麼講的,講課必須得用原來的那個老套路,老教師稱這個是基本功,你要是按機構那套方法講,碰到教學督察會覺得你不行。而且,現在你不能胡亂說,得講政治屬性,你得複合國家的精神,我們有一位老師當時調侃“菲律賓是彈丸小國,不配跟中國叫板“,結果直接就被學校停課了,說這是激發學生對菲律賓的對立情緒,跟我國的外交政策不符合。

最後來一嘴,其實老師不好乾,沒你看的光鮮,也沒你想的那麼簡單,公立學校的老師不是想怎麼講都可以的。


安立特特特特特特特


其實不管是教育機構還是學校內,這樣的老師都不少。只不過教育機構以盈利為前提,所以越是受學生喜歡的老師,越是能夠承擔更多的課程,讓更多學生和家長看見,當然,對他們自己而言,也能收穫更多的薪水。

而學校則是體制內單位的一種,盈利不是第一目標,穩定才是。換句話說,只要一個老師按部就班老老實實地上課,平時不要做太多出格的事情,那麼自然就會有自己的一碗飯。而即使一個老師講課生動受學生喜歡,也未必能得到重用。因為很可能論資排輩起來他就是個小透明。所以,除了他的學生們,其他人是不會知道他的優秀的。

更有甚者,在學校內,你越是有才氣,越是要低調,因為你稍微高調一點,別人就會覺得你是在故意炫耀。怎麼看你怎麼不爽。

當然,在很多優秀的學校應該是不存在上述情況的,我說的是一般性的中學。可是真正最優秀的中學,請的老師應該每一個都不簡單,也就不會有人提出這樣的疑問了。

此外,教育機構的課程必須生動有趣,才能留得住學生。至於生動有趣是不是代表教學效果好,這個就不一定了。有的老師的確功力深厚,既能把握到知識點,又能講得妙趣橫生;但還有部分老師,水平不夠,段子來湊。說說笑笑一節課過去了,雖然講不了什麼實質性的內容,但部分學生也會喜歡。畢竟這樣壓力小。

作為教育來說,要是以盈利為目的,那麼老師費盡心思討好學生那幾乎是一定會出現的場面。而並不是所有學生都願意認真學習,很多人更願意聽故事閒嘮嗑。自然也就會出現這樣的老師。

這些老師好不好,我們今天是無法評判的,也許要等到很多年以後長大成人進入社會了,才能慢慢去思考這個問題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