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在家就容易暴躁,烦的很,自己也觉得这样不好,但是就是很容易发脾气怎么办?

田慧雨


是憋的呀。

如果有忙碌而充实的事情要做,就会获得满意。但眼下若是没有事情可做、或者做了也没什么收获,就会从心底产生一种迷茫的焦虑。

其中,也包含有面临季节交替产生的内分泌变化、宅家不能出门因此烦闷没意思,这些都是多重因素累计在一起,就烦躁不安了。

建议是找一些能做的事情入手,比方说锻炼一下厨艺,或者读书看电影,或者做个手工、练个字什么的,当然也不局限这些啦,就是哪个事情做起来让你觉得心情舒畅就做哪个,说不定发展为另外一项硬技能呢。


有点儿感觉


我认为问题出在氛围和心态上。首先环境因素,家给人以温馨,踏实,安全的感觉,在家会把自己的警觉系数调整到最低,会把最真实最放松的一面呈现出来。你会发现回到家以后换睡衣,睡懒觉,不打扮,不会刻意做什么。同时家人也表现出一种亲切,亲近,这样你会对家中的事情很直接的表达出来,不高兴就是不高兴,不想吃就是不想吃,从而带来一种烦躁的情绪。但在工作中紧张,节奏,你今天穿什么衣服,划了什么妆,裙子漂不漂亮,搭不搭,这些大家都会去评论,从而你的警觉或者防范意识提高,也许首先表现的不是互怼,而是我是不是身上有什么,这样穿是不是真的不搭,从而对周围的环境会产生忍耐,保护,减少了暴躁情绪的产生,多了一份刻意修饰。心态上的不同造就了在不同环境下的情绪反应,我觉得并不仅仅是暴躁的问题。第二种情况就是专注度问题,生活中你的节奏感会慢,会停下来去欣赏周围的事物,会评论发生的事情,会毫无保留的表达自己的观点。但在工作中更多的是专注于自己所做的事情,也就是两耳不问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那么就会对其他事物的存在感不强,也就少了一份评判和情绪的直接表达


知之小盆友的麻麻


第一、现在社会,大家生活压力都很大,房贷、车贷、子女入托入学、赡养老人、生活那一样都需要钱。第二、距离产生美。夫妻之间平时各有各的工作,忙碌一天,好不容易回到属于自私的空间,在享受一顿美餐后,也能获得充足的休息。如果天天呆在家,不仅生活得不到保障,而且夫妻之间容易产生视觉上的疲劳,进而感觉烦躁不安。第二个、即使休息也应该做到劳逸结合。适当的走出窗外,进行一些体育锻炼,呼吸新鲜空气,享受大自然的美好景色,自然会感觉心情愉悦。但当前疫情肆虐、国难当头,我们不得已呆在家中。即使烦躁不安,也要相互理解,响应国家号召,彻底打胜新冠肺炎防疫战!


洪哥观察


我们每一个人手中都有一只手机拿着,闲下来,手机就挤占我们的时间。我们一直说我们无法摆脱手机,但这几天宅在家中,一天到晚刷手机,也有刷累的时候。所以不是我们离不开手机,是我们时间不够用。

现在时间完全足够了,我们又嫌它太多了,就像呼吸雾霾习惯之后,来到一个空气清新的地方,忽然醉氧了。你现在很烦燥,会不会就是这种状态?

过日子总会遇到烦恼,形成机制有内因和外因,所以遇到烦心事情要学会面对,学会分析和处理,兵来将挡,水来土屯,认识矛盾,解决矛盾,化烦心为开心,化被动为主动,化不利为有利,努力排解和放松自己的心态,这样,当遇到烦心事时就不会再烦心了。

“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这句话是千真万确的,所谓家庭和谐、温馨和有这样或那样烦心的事情是相对的概念,世上没有没烦心事的家庭,各有各的烦心理由,只不过有多有少罢了,家庭就是由烦心、开心的循环往复的过程中走过来的。



心理大师讲堂


如果是青春期的话,很正常。

如果不是青春期的话,是已经是婚姻生活的话那很有可能是有点回避型人格。

这种人格哪怕对于亲密的人也是希望保持一定的距离,无论身体还是精神上的。

当对方跨过他心里所设的亲密度的线,哪怕只是关心的询问,他也会抗拒这种亲密,有时甚至会生气。

而对方一旦生气伤心拉开跟他的距离,他又反而会不断讨好取悦对方。

无论是那种情况,要正视自省在家烦躁的真正原因,是家人原因还是自己的原因。


无聊视也


是不是应该排除一下身体健康因素呢?由于肝气不舒,容易在狭窄空间里产生很多会恼火生气的画面,如果调理一下应该会好很多。

第二,如果排除了,是不是自己对房间的布置不满意,是对人不满意?又或者是某人的做事手法,无论哪一种,总是有原因让你会发火的。

也许找到原因就会好很多了,同时再看开一点都想想发脾气对自己身体不好,期待改正,其实吧,我本人也是爱对别人做事挑三拣四,这样子不好,希望改,但是,需要持之以恒!


小帮9


从情绪角度来说,每个人在自己舒适的空间里,都会展露出最真实的自我。在外面的时候,囿于各种需求,如给别人留个好印象、为了人际关系会隐忍等等,会展现自己最好的一面;但是回到家里,会对家人的忍耐度瞬间降低,一点和自己心意不符合的,就会烦躁,甚至大发脾气。这个时候的解决方法有两个,短期的解决之道是在发火前,先默数几个数,让自己的理智战胜情绪;长久的解决办法,是修炼自己,提升自己的修养,去影响家庭,让大家都从正向的方面去发展


育儿在路上


我也是这样,一直在想到底为什么,真的会烦躁,从很久以前就是。

不知道别人怎么回事,但是,对我而言我觉得可能是四个原因:

首先,期待过高,把家里想得太好,学校离家远,很久没回来,总觉得回来是放松,我是回家放假的,可实际上回来反而让家里人找到时间分配家务了,而且太长时间没住家里,很多东西都变了,用什么找不到什么,东西都是后来添的,总觉得没自己挑的趁手,各种不如意就造就了烦躁。

其次,家里人没有共同语言,尤其是我这种很久不回来的,讨论问题我说我的观点,不管有没有道理,因为对方是长辈,总之,我的错,都是我的错,争论的时候语气不佳则更是罪加一等。那我不管他自己在房间待着,又说,现在的小孩子任性啊,天天在房间里待着什么什么的,所以说,真的窝得慌……

再者,各路亲戚一波一波来,真的很吵啊,还有烟味,放假之前在图书馆借了书还订了假期计划很难完成啊,踏马归去我的房间都被占了,都没有一个独处的安静的没有异味的没人打扰的空间,因为人多房间不够,我昨天晚上是跟我爸妈睡的,他们完全不管我,两个人的睡姿都是大开大合,我踏马归去在中间挤得侧身睡,被子被两边拱起,我在中间空荡荡,然后我一夜没睡,就睁着眼看天花板,我妈起来上厕所时还问我为什么不睡觉,我说太挤了无法呼吸,我妈还往我身上贴。。。真的很无奈了。。。四点多快五点的时候爬起来穿好衣服窝在靠椅上抱着两个枕头玩手机,我想问一句,你们见过北纬四十度地区大年初二四点多的清晨嘛,我就见过,算了,通宵也不是没有过,不生气不生气,妈是亲生的,生气也没办法,不光今天没睡,前几天也没睡好,那摩肩接踵、鼾声如雷的,我能怎么办。。。现在的我真的是暴躁得不行,一点就着的那种,到底为什么我要大清早的逛这种话题啊,还不是因为,同一个地球,同一个爹妈。

最后,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这种心理活动,就是那种在极大压力下的不自信,一面,就觉得愧疚,总觉得自己是父母的负担累赘,亏欠了他们,就有一种使命感责任感和自尊心,应该努力做到更好,还要各种包容关心他们,他们不好肯定跟我脱不了干系,肯定是我没做好,然后另一面,觉得就父母给我的环境给我的关心而言,我现在的表现已经很好了,明明和周围人都是一样的过,别人可以轻轻松松,我就不行,我就一定要懂事听话贴心,凭什么,就凭我生在这个家嘛。感觉家人都像是一双双从地下伸出来的手,一直抓着不放,有时候会害怕未来越走越黑。在这种前后矛盾、来回纠结的情况下,我往往就容易认命,在学校心理搭建得很好,回来轻易就倒,一回来仿佛就看到了从前的阴影,现在真的很怕回忆过去,找不出什么让人愉悦的情景来,好不容易走到阳光下,一回去就感觉又回到了从前,十分不安惶恐,让人认清现实,其实什么都没过去,只是我在学校隔离了许久没感觉而已,所以说,我的回家不开心是因为我家本来就是一滩泥沼,并且我心理素质很不好,慢慢情绪就发酵了。

本来呢,没放假之前其实我是期待的,知道一月下旬放假我提前一个月买票在十二月份就好兴奋了,跟舍友也是各种夸,家里各种好,完了之后回家就完完全全不是那么回事…… 现在我就想,我费这老鼻子力气回来干嘛……来回路费快抵我一个月在学校兼职的工资了,暑假我决定不回来了,好好看需,准备考试,回家是不可能看得进去的,这辈子都不可能了,这不又浪费了不少天,可心疼了,家是操心跑腿节食减肥,避光养白的好去处,绝对不会是学习的好去处,干扰太多,尤其是过年边上,去年暑假在家里瘦了十多斤,问一共一百斤,瘦了十斤,还剩几斤,想想我都心疼我自己。。。 怎么说捏,我觉得家里的温暖抵不上我心里的不痛快,而且生活质量直线下降,任务的计划也完全被打乱,而且我真的不喜欢那种吵闹、拥挤、异味(为什么有人喜欢抽烟这种百害而无一利的消遣活动,是糖不甜了嘛。。。)、总是被打扰的生活,那让我想起汽车站火车站之类的地方,有一种在流浪在途中的不真实感,不像我想象中的家。还有就是,回来会发现,我的心理素质真的差,总是被坏情绪支配,可我能不气嘛,七点多的时候我爸起来叫我去睡觉,感情您老是睡好了才腾出空来让我睡,我五点爬起来的时候就没想过还要再睡,这个时间睡,睡个八小时,那不得到下午三点多嘛,睡个唧唧复唧唧。


Heiofi


在家待得久了,闲的久了自然而然就容易暴躁脾气不好,各种因素,思想也是比较复杂,说的好听在家就是吃好喝好,殊不知在家没收入又要开支,可能还有各种原因,久而久之自然就脾气不好……



刘shiying


这是性格原因吧,你肯定不喜欢独处吧,享受不了孤独,哈哈。

我反而跟你相反,就喜欢安静的环境,安静的待着,读书,运动,看电影,我觉得这是一种享受啊。

你可以尝试着做一些能够让自己心静下来的事情,有什么可以让你专注起来的事情,比如爱好什么的,可以尝试一下。

其实我觉得可能真是性格原因,我身边有的朋友就是一刻也不能静下来,总想出去逛逛,我觉得这很正常,千人千面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