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評:處理廢棄口罩也須有“防控”意識

疫情當前,一次性口罩並非普通的物品,使用後能否得到妥善、規範處理,既關係到個體的健康,也涉及整體公共衛生的健康防護。不管屬於何種類型,使用後的一次性口罩,很可能已經攜帶著細菌和病毒,易造成二次汙染或傳播,危害家庭和公共衛生環境。

從此意義上講,丟棄使用後的一次性口罩已非個人行為,須有“防控”意識,依據科學辦事。一般而言,普通市民在無發熱、咳嗽等症狀情況下,使用後的一次性口罩須按“有害垃圾”處理。感冒發燒、流鼻涕、打噴嚏等症狀的患者(非特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的患者),到醫院就醫時可將使用過的口罩扔到醫院內醫療垃圾回收專用的黃色垃圾桶,由醫護人員專門處理。

作為環衛部門,不得將廢棄的一次性口罩與普通生活垃圾混裝,須安排專門車輛做好收運工作。若與此相關的各個環節都能“把責任扛在肩上”,管好自己的責任田,就一定能把一次性口罩的二次汙染風險降到最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