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多地發佈病蟲情報,草地貪夜蛾可能影響玉米生產

前些天,大家關注沙漠蝗在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危害,一直擔心會不會飛到國內,給我國農業生產帶來什麼影響。但是,無論是民間的議論、專家的分析,還是中國治蝗工作組考察團給出的答覆,都認為沙漠蝗雖然在國外鬧得很兇,但是入侵我國的機會很小。即便飛過來一些沙漠蝗,也不會在我國造成大的影響,我們完全可以應對沙漠蝗的侵襲。

2020年,多地發佈病蟲情報,草地貪夜蛾可能影響玉米生產

然而,沙漠蝗的侵襲雖然不是大問題,但國內將面臨另外一種害蟲的危害,它就是草地貪夜蛾。草地貪夜蛾去年已經對我國糧食產生了危害,主要影響玉米等糧食作物的生產。

實際上,在沙漠蝗話題熱議時,就有人提出草地貪夜蛾才是國內2020年糧食生產的大害蟲,而在今年中央一號文件中也多了一些話,“確保糧食安全始終是治國理政的頭等大事”,還特別提到“抓好草地貪夜蛾等重大病蟲害防控”。

2020年,多地發佈病蟲情報,草地貪夜蛾可能影響玉米生產

由此可見,這些信息的公佈,都告訴我們一件事情,2020年草地貪夜蛾危害才是我們農業生產不容忽視的一個大問題。有人甚至將草地貪夜蛾危害同非洲豬瘟相提並論,當然草地貪夜蛾危害可能沒那麼嚴重,但和非洲豬瘟比,如果防治措施不當,也同樣麻煩。

非洲豬瘟給人們帶來的是不能“豬肉自由”了,甚至有些地方發生吃不起豬肉的鬧劇。而草地貪夜蛾,其主要是影響玉米等糧食的生產,禍害最嚴重的是玉米,而玉米的使用又十分的廣泛。除了作為糧食之外,幾乎所有的加工食品都有用到玉米的地方;而作為飼料,玉米又影響著肉類的價格。另外,玉米還是酒精生產的原料。因此玉米的種植是其他農作物無法取代的,必須徹底防治草地貪夜蛾對玉米的危害。

2020年,多地發佈病蟲情報,草地貪夜蛾可能影響玉米生產

2019年草地貪夜蛾侵入我國26個省份,發生面積1500多萬畝,主要為害玉米,由於防治及時,實際危害面積246萬畝。2020年,據專家觀察認為,草地貪夜蛾北遷時間更早、發生區域更廣,可能危害程度更重,防控任務艱鉅。截至3月6日,草地貪夜蛾累計發生面積為76萬畝,目前發生面積近55萬畝。

2020年,多地發佈病蟲情報,草地貪夜蛾可能影響玉米生產

去年年初,草地貪夜蛾首次侵入我國,4月份開始蔓延到雲南周邊省份,5月到達長江流域,等到達黃淮海夏玉米區因為晚只是點片發生。

“今年3月6日發佈的蟲情,已經相當於去年4月底5月初的情況了。”專家判斷,藉助西南氣流,草地貪夜蛾在3月份往北方向飛達湖南、江西,但這裡沒有容易被危害的作物。長江流域主要遷入期會在4至5月份,比去年早一個月;5至6月可能會到達河南、山東一帶黃河區域,而6月份正好是黃淮海夏玉米的苗期,最易受草地貪夜蛾的危害;7月份有可能進入東北春玉米區。因此,今年的發生面積肯定會比去年要大。

2020年,多地發佈病蟲情報,草地貪夜蛾可能影響玉米生產

不過,據專家講我們也不用擔心,“儘管2020年草地貪夜蛾的發生會明顯重於去年,但基於我國完善的農作物病蟲害測報體系、多種多樣的防控手段和技術、健全的防治隊伍,以及去年在監測與防控工作中取得的成功經驗,草地貪夜蛾的嚴重為害局面在我國可以得到有效控制,不會對農作物造成太大的產量損失。”

2020年,多地發佈病蟲情報,草地貪夜蛾可能影響玉米生產

按照農業農村部《2020年全國草地貪夜蛾防控預案》要求,全國玉米生產重點縣每個村至少一套性誘捕器,西南華南邊境地區、遷飛擴散通道和玉米小麥主產區,每個縣至少配備一臺高空測報燈。有了這些硬性普防工具,再加上平時玉米等農作物田間管理的防治措施,我們相信,草地貪夜蛾今年不會對我們的農作物造成太大危害。

2020年,多地發佈病蟲情報,草地貪夜蛾可能影響玉米生產

田間管理防治措施可歸納為3種,農民朋友可以借鑑:

1.生態調控及天敵保護。有條件的地區可與非禾本科作物間作套種,保護農田自然環境中的寄生性和捕食性天敵,發揮生物多樣性的自然控制優勢,形成生態阻截帶。

2.成蟲誘殺技術。

成蟲發生期,集中連片使用殺蟲燈誘殺;或者使用性誘劑每畝1個集中誘殺區,也可搭配使用食誘劑提升防治效果。

2020年,多地發佈病蟲情報,草地貪夜蛾可能影響玉米生產

3.幼蟲防治技術。抓住低齡幼蟲的防控最佳時期進行施藥,注意噴灑在玉米心葉、雄穗和雌穗等部位,時間選擇在清晨或傍晚。採取生物農藥噴施防治,當玉米田蟲口密度達到每百株10頭時,再結合應急防治,可選用防控夜蛾科害蟲的高效低毒殺蟲劑噴霧防治。

2020年,多地發佈病蟲情報,草地貪夜蛾可能影響玉米生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