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多地发布病虫情报,草地贪夜蛾可能影响玉米生产

前些天,大家关注沙漠蝗在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危害,一直担心会不会飞到国内,给我国农业生产带来什么影响。但是,无论是民间的议论、专家的分析,还是中国治蝗工作组考察团给出的答复,都认为沙漠蝗虽然在国外闹得很凶,但是入侵我国的机会很小。即便飞过来一些沙漠蝗,也不会在我国造成大的影响,我们完全可以应对沙漠蝗的侵袭。

2020年,多地发布病虫情报,草地贪夜蛾可能影响玉米生产

然而,沙漠蝗的侵袭虽然不是大问题,但国内将面临另外一种害虫的危害,它就是草地贪夜蛾。草地贪夜蛾去年已经对我国粮食产生了危害,主要影响玉米等粮食作物的生产。

实际上,在沙漠蝗话题热议时,就有人提出草地贪夜蛾才是国内2020年粮食生产的大害虫,而在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中也多了一些话,“确保粮食安全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还特别提到“抓好草地贪夜蛾等重大病虫害防控”。

2020年,多地发布病虫情报,草地贪夜蛾可能影响玉米生产

由此可见,这些信息的公布,都告诉我们一件事情,2020年草地贪夜蛾危害才是我们农业生产不容忽视的一个大问题。有人甚至将草地贪夜蛾危害同非洲猪瘟相提并论,当然草地贪夜蛾危害可能没那么严重,但和非洲猪瘟比,如果防治措施不当,也同样麻烦。

非洲猪瘟给人们带来的是不能“猪肉自由”了,甚至有些地方发生吃不起猪肉的闹剧。而草地贪夜蛾,其主要是影响玉米等粮食的生产,祸害最严重的是玉米,而玉米的使用又十分的广泛。除了作为粮食之外,几乎所有的加工食品都有用到玉米的地方;而作为饲料,玉米又影响着肉类的价格。另外,玉米还是酒精生产的原料。因此玉米的种植是其他农作物无法取代的,必须彻底防治草地贪夜蛾对玉米的危害。

2020年,多地发布病虫情报,草地贪夜蛾可能影响玉米生产

2019年草地贪夜蛾侵入我国26个省份,发生面积1500多万亩,主要为害玉米,由于防治及时,实际危害面积246万亩。2020年,据专家观察认为,草地贪夜蛾北迁时间更早、发生区域更广,可能危害程度更重,防控任务艰巨。截至3月6日,草地贪夜蛾累计发生面积为76万亩,目前发生面积近55万亩。

2020年,多地发布病虫情报,草地贪夜蛾可能影响玉米生产

去年年初,草地贪夜蛾首次侵入我国,4月份开始蔓延到云南周边省份,5月到达长江流域,等到达黄淮海夏玉米区因为晚只是点片发生。

“今年3月6日发布的虫情,已经相当于去年4月底5月初的情况了。”专家判断,借助西南气流,草地贪夜蛾在3月份往北方向飞达湖南、江西,但这里没有容易被危害的作物。长江流域主要迁入期会在4至5月份,比去年早一个月;5至6月可能会到达河南、山东一带黄河区域,而6月份正好是黄淮海夏玉米的苗期,最易受草地贪夜蛾的危害;7月份有可能进入东北春玉米区。因此,今年的发生面积肯定会比去年要大。

2020年,多地发布病虫情报,草地贪夜蛾可能影响玉米生产

不过,据专家讲我们也不用担心,“尽管2020年草地贪夜蛾的发生会明显重于去年,但基于我国完善的农作物病虫害测报体系、多种多样的防控手段和技术、健全的防治队伍,以及去年在监测与防控工作中取得的成功经验,草地贪夜蛾的严重为害局面在我国可以得到有效控制,不会对农作物造成太大的产量损失。”

2020年,多地发布病虫情报,草地贪夜蛾可能影响玉米生产

按照农业农村部《2020年全国草地贪夜蛾防控预案》要求,全国玉米生产重点县每个村至少一套性诱捕器,西南华南边境地区、迁飞扩散通道和玉米小麦主产区,每个县至少配备一台高空测报灯。有了这些硬性普防工具,再加上平时玉米等农作物田间管理的防治措施,我们相信,草地贪夜蛾今年不会对我们的农作物造成太大危害。

2020年,多地发布病虫情报,草地贪夜蛾可能影响玉米生产

田间管理防治措施可归纳为3种,农民朋友可以借鉴:

1.生态调控及天敌保护。有条件的地区可与非禾本科作物间作套种,保护农田自然环境中的寄生性和捕食性天敌,发挥生物多样性的自然控制优势,形成生态阻截带。

2.成虫诱杀技术。

成虫发生期,集中连片使用杀虫灯诱杀;或者使用性诱剂每亩1个集中诱杀区,也可搭配使用食诱剂提升防治效果。

2020年,多地发布病虫情报,草地贪夜蛾可能影响玉米生产

3.幼虫防治技术。抓住低龄幼虫的防控最佳时期进行施药,注意喷洒在玉米心叶、雄穗和雌穗等部位,时间选择在清晨或傍晚。采取生物农药喷施防治,当玉米田虫口密度达到每百株10头时,再结合应急防治,可选用防控夜蛾科害虫的高效低毒杀虫剂喷雾防治。

2020年,多地发布病虫情报,草地贪夜蛾可能影响玉米生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