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發展的腳步無法停止,詩詞到了晉漢時發生的變化

導語:從《楚辭

》被文人們廣泛稱讚之後,古代的很長一段時間,文人們在創作的時候都有意無意的模仿《楚辭》的格式來撰寫自己的文章。所以就逐漸形成了一種風格,這就是著名的"騷體"。所謂"騷體",簡單來說就是在撰寫文章的時候普通《楚辭》那樣,在文章的句子之後加入""字。因為著名的《離騷》之中就含有大量的""字,所以這種文體就被稱之為"騷體"。

這原本是一種非常流行的文體,但是如果閱讀漢晉時期的詞賦便會發現,在這大多數的詞賦之中""字幾乎消失殆盡。也就是說到了這個時候,雖然作家們仍然用"騷體"寫作,但是卻沒有出現標誌性的字——"兮"。這到底是為何?

一、六言句中的"兮"字的消失

1、半騷體出現的原因

在應瑒《靈河賦》中有:"諮靈川之遐原兮,於崑崙之神丘。凌增城之陰隅兮,賴后土之潛流……有漢中葉,金堤而瓠子傾。興萬乘而親務,董群后而來營。下淇園之豐筱,投玉璧而沉星。若夫長杉峻檟,茂栝芬橿。扶流灌列,映水蔭防。隆條動而畼清風,白日顯而曜殊光。"

文化發展的腳步無法停止,詩詞到了晉漢時發生的變化

《初學記》

可以看出前半截的六言句都帶""字,是整齊的騷體;而從"有漢中葉"一句以下,後半截都不帶""字,這種文體就被後人稱之為"半騷體",這種轉變是漢晉時期六言體詞賦發展的一個體現。但是存在一個問題,那就是這篇賦存在著多個版本,在《藝文類聚》的錄文中完全刪去""字,而在《初學記》的錄文中則都保留了下來。

兩者都有著合理性,那麼,究竟哪一種形態,才是這一"作品"的本來面貌,或者說那個形態才最接近原始的形態呢?很顯然,這原本就是一篇騷體賦,其中的六言句應該都是帶有"兮"字的。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後人在摘抄的過程中對其中的"

"字做了有意識的修改。

也就是說創作於漢晉時代的賦,經由後世的的編纂,遭到刪削拼湊以後,而呈現出新的面貌。原本是要全部刪除""字的,然而由於工作量太大,所以造成""字的刪減出現了遺漏,於是就形成了"半騷體"。

2、非騷體的出現

而與此同時我們還看到,在漢晉的賦中還存在著面貌呈現為無""字六言句的非騷體文本,這已經和"騷體"完全的脫離,甚至是已經成為了後世才會出現的文體。這其實也是同一改造過程中的產物。

文化發展的腳步無法停止,詩詞到了晉漢時發生的變化

《冀州賦》

如班彪《冀州賦》,《藝文類聚》所錄兩處段落都是整齊的六言,儼然是一篇"非騷體"的賦。如果不是在《文選》之中,保留著"感鳧藻以進樂兮"這一句,那麼我們就幾乎可以認為在這篇賦就是完全的"非騷體"了。

除了從書籍之間的文本片段可以通過對比來展示問題外,還有一些隱蔽性較高的早例子,由於收入《史記》、《漢書》這種可靠性很高的早期文獻,所以有些賦的原來形式得到保留。而這些文本就成為追溯了"非騷體"出現的一個證據,同時還可以幫助我們推斷其出現的原因。

文化發展的腳步無法停止,詩詞到了晉漢時發生的變化

《史記》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在唐宋類書(尤其《藝文類聚》)、總集中大量存在之外,漢唐史書也是這類文本的一個製造來源。如西晉張華的名作《鷦鷯賦》,在明州本《六臣註文選》的錄文中,此賦前半為騷體;而《晉書》中《張華傳》引錄全文卻無一句帶""字,已完全失去騷賦痕跡了。

綜上所述,在完全的騷體、半騷體和非騷體六言賦這三者之間,是完全可能而且很容易由於存錄而發生漸變的。而現存這三種文本雖然為三種不同體制,但實際上後兩者不過是文本變形造成的假象而已。當然,現存數量眾多的漢晉非騷體賦,是否全都是這一文本存錄改造機制的產物還不得而知。

二、四言賦的"兮"字的消失

1、四言賦"半騷體"的出現

六言賦中出現了"半騷體",既然半騷的六言句很可能是從騷體中製造出來的,那麼四言的情形又是如何呢?格式整齊,富含韻律的四言體在上古、中古文學中已經有了許多,很多的文體都是用四言句式來撰寫,所以我們就會回四言句是否存在"半騷體"。單就賦的表現而言,還是存在所謂的"半騷體"的。

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是,《孔叢子》中錄有《鴞賦》和《蓼蟲賦》兩篇賦,這兩篇賦皆為規整的四言體,他們只在少部分句子中帶有""字。然而在《史記·屈原賈生列傳》中記載的《鴞賦》,正文主體都由"

"字句組成,而賈誼本人對屈騷的繼承也是眾所周知的。

文化發展的腳步無法停止,詩詞到了晉漢時發生的變化

賈誼

所以說因為後人有意識的刪減""字,四言賦中仍然存在著與六言賦同樣的"半騷體"。只不過由於四言句的"半騷體"中"兮"字數量極為稀少,所以有時候難以察覺,四言賦的這一文體形式才少鮮為人知。

2、四言賦"非騷體"的出

與六言賦中"非騷體"的出現略有不同,四言賦中"非騷體"的出現有著兩個方面的原因:第一,後人有意識的對"兮"字進行刪減,導致這一文體的出現。這種情況非常的普遍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劉向的《圍棋賦》。第二,則是文人們在創作的時候直接不採用"騷體",直接使用不帶"兮"字的文體。

文化發展的腳步無法停止,詩詞到了晉漢時發生的變化

《圍棋賦》

如果置於整個先唐賦史的發展下來看,《漢書》對於以上就提供了許多難得證據,讓我們看到早在東漢便已存在對漢初賦""字的刪落,甚至是在創作過程中不採用""字。如尹灣漢簡的《神烏賦》就是典型的例子。

綜上所論,四言賦存在從文本傳抄、編撰、輯佚處理導致"兮"字失落,但也不可否認在漢代也已經出現了對於新文體的創作,這是一個非常偉大的創舉。它標誌著文學史上的一次進步,應該為後人所銘記。

三、《文選》中騷體的變形

1、《文選》與《洛神賦》

文選》記錄著漢晉兩代的大部分賦,從中不缺乏一些名人的佳作。如果仔細品讀《

文選》,便可以從中發現,在其中存在著一些賦,他們文體上與"騷體"賦極為接近,但是在""字的運用上又完全不同。可見,在《文選》中出現了一類類似於"騷體"賦,但卻又不是的變形賦。

文化發展的腳步無法停止,詩詞到了晉漢時發生的變化

《洛神賦》

和其他絕大多數漢魏六朝文集相似,曹植集經千餘年的流離變遷,初期面貌早已不可得見。不過較之其他六朝詩賦,《洛神賦》還現存著一個可以用於對勘的文本,那就是東晉王獻之所書《洛神賦十三行》。此書真跡雖亦不存,然有明萬曆年間於杭州葛嶺斫地獲宋宣和、紹興間刻石一件,即所謂"玉版十三行"。

文化發展的腳步無法停止,詩詞到了晉漢時發生的變化

《洛神賦十三行》

從這塊石頭上刻的內容來看,《文選》之中的《洛神賦》雖然存在一定的改動,與原來的文本有著一定的差異,但是也絕非"騷體"。從曹植的《洛神賦》中我們就可以看見在漢晉時期確實存在文體的流變。

2、《文選》對於文體的改變

秦丙坤通過逐字校對德藏唐代吐魯番寫本《文選》殘卷指出:關於""字,寫本中的《北征賦》、《東征賦》、《西征賦》三篇賦,大部分篇幅是整齊的六言句,又往往是兩句相對的,李善本、五臣本、六臣本中,上句句末時有""時無"",而有""無"

"又沒有一定的規律,寫本則凡所存之句,除去"亂曰"之辭,凡六字句,往往都在上句句末有"兮"字。

此三篇賦為比較典型的騷體句式,其體式是與屈原的《離騷》相同的,其規則也應該是前句末節皆有""字。當《文選》被編寫之後,它所收納的文章便也同許多文本一樣對於"騷體"賦進行了改動,使之形成一種似騷非騷的文體。

文化發展的腳步無法停止,詩詞到了晉漢時發生的變化

《西征賦》

而更進一步,如眾所周知的,《文選》現存各刻本系統之間也存在著不少文字差異,具體到""字的脫落問題,《北征賦》同樣提供了有價值的案例。現存刻本系統中最早的明州本與《藝文類聚》相同,都有"兮"字,表明這很可能是更早期的面貌,而李善注本卻已經失落了。

這雖然只是很小的個例,不足僅據此以宏論,但與以上種種例證相結合,卻如同打開了一線天窗,提醒我們不僅漢晉騷體賦作被錄入《文選》時已未必是體式原貌。這也就證明了《文選》之中存在的那些類似於"騷體"的文章可能就是由"騷體"轉變而來。

四、漢晉賦體變化的啟發

上面我們已經瞭解了許多讓早期騷體賦的文體發生變異的情況,在唐宋類書、漢唐史書、和《文選》中,幾乎已囊括了漢晉賦文本的所有來源類型。在這些文本對於漢晉賦體改變中,我們可以看見前人們的智慧,也可以看見他們對於文學史發展的推動。從他們的這些行動之中我們能夠獲得非常多的啟發

1、修正觀點

就像前面所說的,在很多文本記載的賦,往往會發現其中包含著文本變形。然而我們過去的不少觀點就是以修改後的賦為依據而提出的,因而這些觀點就存在了一定的錯誤,所以我們要在前人探索的基礎上進一步修正完善。這並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我們要想重新樹立正確的觀點,就不得不要找到正確的理論依據。

而對於理論依據,則需要我們對於漢晉時期的賦通過反覆對比和確認,使之極大的接近原稿,唯有這樣才能讓我們在樹立觀點時有一個正確的理論依據。當然在現代許多人已經考察出了許多漢晉賦的原本形態,這同樣也可以我們修正觀點有莫大的作用。

也可以說正是這些文本的原本面貌的出現,我們的觀點才會得到修正。

2、修復文本

正如考古活動中對於器物、書畫的修復一樣,對於漢晉時期的賦,我們也可以根據古人去"兮"字的意圖和規律來進行修復,使其最初的面貌呈現在我們眼前。正如考古工作者有信心對殘損器物作品進行修復一樣,文體和文獻的大量例證也足以提供給我們修復這些文本的信心。

文化發展的腳步無法停止,詩詞到了晉漢時發生的變化

《大寒賦》

而在修復的基礎上,由於文本的基本面貌獲得修正,固有認識獲得糾正,我們自然也就有可能對漢晉賦史乃至文學史作出新的思考探索。以傅玄《大寒賦》為例,原本是一篇賦,只不過後來由騷體句與四、六言的散體句相雜成文,彼此融合自然,是一種在形式上兼綜楚騷與文體賦,而又不同於楚騷與賦的新體式。

所以說從""在漢晉詩賦的消失之中我們可以得到許多的啟發,從而對於我們在學習這一時期的文學有著極大的幫助。同時也進一步完善了我們固有的傳統思維,讓我們的思想不在侷限於一點,可以從多個方面去了解文學。

結語:有兮無兮,是騷非騷。漢晉賦的文體轉變並不是一個一蹴而就的成果,相反,這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面對著漢晉的這些文學作品體裁的變化,與其說是這些知識分子自己的想法和行動促使的,更不如是文學自身發發展和文學體裁生命週期造成的

。在每個時代人們對於古籍的整理都有可能造成古籍的變化,所以在閱讀古籍的時候我們才會發現其有時候存在著許多不合理之處。

同時,從後人對於漢晉時期賦中""刪減的規律上,我們就可以推測出其原本的模樣,從而在我們學習和使用這些詩賦時能夠更加得心應手。也正是古人有意識的修改漢晉時期的文體,所以才會促進文體的發展,從而推動文學史的發展。

參考文獻:

《古文苑》

《中華再造善本》

《後漢書》

《太平御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