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妖魔化”的两岁!

“你家孩子多大了?”

“两岁了。”

“两岁?那你可不容易啊!辛苦吧?这个时候的孩子可不好带,我们都经历过的,忍忍吧!长大一点就好了。”

两岁的孩子一言不合情绪就失控,大哭大闹;稍不顺心就发脾气,大喊大叫;什么事情都想自己来,拒绝帮助;每天挂在嘴边的就是“不”,“不要”,“不给”,“不行”。

被“妖魔化”的两岁!


但孩子所表现出来的这些,真是俗话所说的“可怕的两岁”吗?还是孩子在生长发育道路上的一个经过?

孩子2—3岁时心理发展的转折期,也是孩子人生路上的“第一反抗期”,俗称“可怕的两岁”。

1,会出现自我的认识,把自己和外界区分开。

出现占有的意识。我就是我,玩具是我的,零食是我的,所有的都是我的。

有自己的意愿,不听父母的要求,我要干什么就干什么。

会说出“妈妈去帮我拿玩具”,“妈妈给我喂饭”,这样的语言指使别人。

有自己的想法,常说“我来穿”,“我来关”这样的语言。

2,两岁的孩子认识能力提高,也就是会“想”。

一岁之前的宝宝要不到苹果会哭,但容易哄,只要你转移他的注意力,他一会儿就忘记了苹果。两岁的孩子就不行,他不但会要还会想,不给他苹果,他看到其他吃的就会想起苹果,所以就不停的哭、要。因此觉得两岁以后的孩子特别爱哭。

3、孩子在头脑中形成自己的标准,也就是父母眼中的“歪理”、“反抗”。

妈妈衣服不是那样的穿,是这样穿的;妈妈积木不是那样搭的,要这样搭;总是有他的一套小歪理。

我不吃饭,我不睡觉,我不……总是把“我不”,“我不要”挂在嘴上,反抗父母的决定。

被“妖魔化”的两岁!


乐乐妈妈发现一向乖巧听话的孩子这段时间特别让人头疼,出门非要自己锁,不让就哭;电梯非要自己按,不让就哭;衣服非要自己穿,不让就哭;让吃饭,孩子说“不”;让睡觉,孩子也说“不”;反正家里每天不是孩子的哭声就是他反抗的声音。

当孩子出现这一系列的表现时,我们要平静面对,陪孩子一次面对成长路上“可怕的两岁”。

1、站在孩子角度看待问题,“比如隔壁孩子抢我玩具”,在大人眼里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在宝宝眼里就是天大的事,很重要,不要随便否定孩子的想法。

2、适当尊重宝宝,比如宝宝想买一件玩具或一件衣服,可以让他自己选择颜色和类型,让孩子有一种自我做主的感觉。

3、用心倾听孩子的心声,无论孩子在哭泣、发脾气还是哭闹,不要对孩子大喊大叫,大声指责,可以安慰孩子等他安静下来,倾听原因,耐心解决。

4、给宝宝制定原则,给予选择的同时制定一定的规则,当他触犯规则时给于一定的处罚,比如坐小板凳,站阳台等。

5、多表扬、鼓励孩子少抱怨,父母的真心表扬有利于孩子好习惯的坚持,所以当孩子做好一件事情时父母要发自内心的表扬,而不是敷衍。孩子做不好事时不要抱怨孩子没用,多鼓励孩子,不要让孩子失落。

6、恩爱的家庭环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当孩子生活在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在这样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心里是健康、阳光的。

被“妖魔化”的两岁!


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会遇到千千万万的砍,作为父母的我们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努力,陪孩子一起面对,一起解决,一起成长。“可怕的两岁”并不可怕,只要我们安然接受,合理应对,孩子会健康的长大。

“可怕的两岁”是被“妖魔化”了的两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