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女儿高一了,她物理化学生物成绩一般,但是历史政治地理成绩较好,该怎么选科?

云卷云舒3946


您好,很高兴回答你提出的问题,针对于你提出的问题,我将用自己的见解帮你解答。

高考方案目前来说主要分成三大类:一类是采用新高考“3+3”方案的省份,主要有浙江、山东以及北京市等。一类主要采用新高考“3+1+2”方案的省份,主要有江苏省、湖南省以及河北省等。一类仍然采用原来文理分科方案,尚未实施新高考的省份。无论是新高考方案或者原方案,如何选择高考科目都备受家长与考生的关注。面对您的女儿高一,物理、化学、生物成绩一般,但是历史、政治、地理较高,如何选择呢?下面谈一谈自己的见解:


如果你所在的省份仍然采用文理分科方式,考生要么选择物理、化学、生物,要么选择历史政治、地理,到底该如何选择?考生如果数学与英语成绩特别好,然后政治史成绩相比理化生都好,个人建议可以考虑选择文科。尽管文科能够选择的专业较少,但是只要数学、英语两门主科不错,选择文科非常占据优势。如果数学与英语两门成绩一般,只是单纯的政史地稍微较理化生好一点,并不是特别建议选择文科。高考文理录取率差别挺大,安徽省2019年理科:文科=4:1。选择理科的话,只要成绩不是特别差,考上一个本科高校,或者一个一本高校来说是比较容易的。现在理科一本录取率大概都在20%左右。

如果你所在的省份已经采用“3+3”高考方案,也就是在六门小科目任意组合,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可以考虑从两个角度来选择,一:如果想要自己以后大学能够选择一些热门的理工科专业,可以搭配物理、历史与地理,或者物理、政治、与地理。大学热门的理工科专业都要求考生高中必须选择物理作为必考科目。二:如果并不是特别在意大学的专业的选择,你可以优先考虑分数最大化的组合,比如生物、地理、政治,历史、地理、政治,这几个组合大学选的专业都是人文社科类与部分经济类专业。




如果你所在的省份采用的是“3+1+2”方案,考生只能在物理、历史两门当中选择一门,面对物理、化学、生物成绩一般,历史、地理、政治相对较好的情况。个人建议你可以考虑物理与地理、政治,为什么这么建议呢?物理学科解决大学报专业的问题,政治、地理两门属于自己擅长的选科,可以在等级赋分的时候占据优势,使自己的分数最大化。如果物理是真的特别差的话,那么就选择历史、地理、生物或者是历史、政治、地理。虽然大学可以选择的专业范围较少,但是首先要保证自己能够分数达到本科以上,如果只是单纯的考虑专业而不考虑分数,可能最后连本科分数线都没有达到。

如果你的省份已经新高考,不管是“3+3”的高考方案又或者是“3+1+2”的方案,只要你到大学想要报相对热门的专业,或者偏理工科的专业比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学与应用数学、临床医学等等。物理一定是必选的科目,如果你家的孩子物理不是特别的差,能够跟上学习的进度,有提升的可能,个人建议在新高考当中最好选择物理一门,其他的根据自己的个人情况搭配。如果真的是特别的排斥物理,那么选择历史、地理、政治也未尝不可,只不过全文的小学科录取分数线相比偏理的要高很多。


如何选科?说直白一点就是如何发挥自己的优点与特长的同时,又能够让自己在填报志愿的时候有更多选择的余地。物理、化学、生物一般,而政治、历史、地理成绩相对较好?两者是如何比较的?是你单纯的只从分数上进行比较,又或者根据单科全校的排名呢?不同学科拿分数比较没有统一性,比如物理考80分,但是在1000个人的高中学校,物理单科排名100以内;地理考90分,在1000个人的高中学校里面,单科排名200名。表面上地理比物理的分数要高,到实际上物理难道就比地理的成绩要差吗?试卷难度都不同,单纯的比较分数没有任何意义。

最后就是,如何选择科目,多与自己的孩子沟通交流,询问孩子的意见,她是更偏向于理解型学科多一点,又或者更偏向于识记型学科多一点。也可以与她的班主任或者任课老师多沟通交流,询问孩子选择哪些科目可能对以后的发展更好。毕竟老师是最了解学生,也是最能看出学生的发展潜能的。

以上就是我的见解,欢迎大家评论、交流。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我,每天都会分享自己的见解。如果你有其他不同想法的,也可以评论交流。


微谈论


在新高考中,不管是“3+3”模式,还是“3+1+2”模式,物理化学生物的组合和历史政治地理的组合都是我不太建议一般的高中同学选择的。

“物化生”是学霸们的专属品,竞争太激烈

“物化生”的组合也就是现行高考的理综组合,从表现上看,选择了“物化生”的组合,几乎大学所有专业都能报考。现行高考是文、理分开录取的,理科学生不能报考文科专业。但在新高考中,没有了文理之分,不少文科专业是不限学科的,所以选择了“物化生”的组合比现行高考能报考的专业还要多。

但作为三个纯理的学科,学习难度的确都不是一般的大,需要学生的学习能力很强才能同时把这三类都学好。正因为上述原因,大量的学霸基本毫不犹豫的选择“物化生”的组合。在这个学霸的集聚地,成绩中等的学生在赋分制下居于非常劣势的地位。

“历政地”专业选择面太窄,选择的人却多

“历政地”的组合是现行的纯文综的组合,不推荐的主要原因就是能选择的专业面太小,近一半的专业是不能报考的。

其实我个人认为还有一个原因,由于这三个学科学习相对容易,许多学生都喜欢选择。如2017年山东选科,选择这个组合的最多。其实想想也能理解,在现行高考中,明明学文比学理在高校录取时录取比率小很多(2019年安徽本科比例文理是1:4),但选择学文的同学与学理的同学能基本持平。在这种情况下,选择的人多了,带来的竞争也激烈了。

当然这种组合可能是对理科实在学不好或学习成绩在中下游的但很努力的同学也许是一种选择,毕竟这三科在学习时没什么听不懂,背诵量大。

因此我建议题主根据孩子的情况,如果文科好,理科不好,可以选择一个相对能接受的理科如生物与其他二个文科学科组合比较好。

更多高考相关知识,教育观点、教学经验、学习资源、教育技术,敬请关注“轻风教育”。


轻风教育


你好,我是子学者,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现在部分省应该是文理部分了,是7选3模式了;不知道你们省是?孩子高一理科成绩不理想,擅长文科肯定是选文科了;孩子高考是要先选择分数还是选择专业这两都很重要,那么怎么取舍呢?

文理分科,学生和家长的三大疑惑

疑惑一:学理科一定比学文科好吗?

在一些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中,流行这样一种看法:学文科没有前途!首先是因为提高成绩实在太难,高考考不好影响将来上大学,而且就算考上大学,由于没有一技之长,将来也很难在社会上立足。

真相:

这种观点其实是很片面的。理科也好,文科也罢,它们本身并不能决定一个人将来的发展前景。对它们的选择只是影响了对大学及专业的挑选余地,而此后自身的前途和命运都只能靠自己去把握。

选择了理科,并不意味着就业面一定很宽;选择了文科,也同样不会注定一个大学生毕业即失业。重理轻文现象历来存在,但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元化,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只要有实力,不论是学文还是学理,都能在社会上找到自己的位置。

从近些年的高考录取情况看,尽管文理科录取比例有区别,但招生总量还是相当庞大的。不论选文还是选理,高中生都有较大的升学机会,关键是学生在选择之后如何迅速适应文理科的学习要求。

疑惑二:文科专业一定比理工科专业录取分数线高吗?

每年省控线一出,总是有很多文科生表示不会爱,比如2019年高考,山西省文科本一542,理科本一507;文科本二481,理科本二432,这分数请大家自行感受。

真相:

首先,一个省份的录取分数线,是由当年考生人数、试题难易程度、录取人数等多种因素综合决定的,与文科难不难考没有关系。

一般情况下,文科分数线比理科高,这是因为文科考生少、录取人数也少的原因。但是顶尖大学文科录取分数线低于理科。

疑惑三:女生读文科更合适吗?

目前有一种很普遍的现象,高中文理分科时,男生偏理,女生偏文。一个文科班,五六十个学生,男生只有十来名,是绝对的“弱势群体”。如何看待文科班这种“阴盛阳衰”的现象?是因为女生更适合读文科吗?

真相:

的确,女生认识上更倾向于形象思维,她们感受力、洞察力比较强,有表达上的优势,选择文科是正常的;而男生倾向于关注自然科学,喜欢技术研究、开发创新,分析力、判断力强,逻辑思维发达,选择理科也在常理之中。

不过,这两者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一些选择理科的男生如果在女生成堆的文科班里,可能会更加出类拔萃,而且文科男生将来大学毕业就业是非常有优势的,一般来说,我们认为女生偏爱语言、文学等文科类专业,这并不是因为女生缺乏创造性思维和科学能力,而是女生教育中缺失了这部分内容,有不少人都认为这些应该让男生去做。关键还是要看学生个人的兴趣爱好以及学习能力的倾向。

上周六,一个高一附中女生找我说:段老师,我学不好理科,只能去学文科了。这是非常错误的一个想法,具体情况分析答疑会详谈。

选择文理科要避免四大误区

误区1:“墙头草”现象。

班里同学或者朋友中,哪科报的多,我就报哪科。

误区2:仅凭兴趣。

兴趣是一项重要指标,但由于高中学生经历所限,兴趣还没有完全表现出来,现在的兴趣可能是表层的。

误区3:理工类专业就业前景一定好。

未来的就业趋势很难预测,读文科和读理科都存在就业上的风险。文科和理科都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大学的东西只是提高你的综合素质,让你的接受能力更强,以后的前途是靠你自己的。

误区4:理科不需要背书。

化学生物上面的知识点非常多,物理背的内容也不少。而文科也不仅仅是背书那么简单。文科要求的综合能力比较高,有时一个问题可以横跨几千年,并且牵扯到世界各国的地理问题和政治问题,这就需要较强的分析问题能力和较广的知识面。

以上这些都不是选择文理科的科学依据,反倒是导致选择后学习困难的主要原因,又有70%以上的学生因为这些原因选择了不适合自己的科目,后悔莫及。

科学选择文理科的四大原则

原则1:要根据个人学科优势来选择

选择文理科时要突出优势学科、避开弱势学科,力争让自己的选测考出好等级。

有一类考生:数学能拿出手,英语也不差,能看得下去书,整理和记忆能力强,理化生没有很高的天赋,成绩平平,这样的学生建议选文科。

另外一类考生则是:数学好,物理、化学至少有一科在前列;英语不差,不喜欢政史地,这样的学生建议选理科。

原则2:要考虑自己的兴趣所在

选科关系到一个人未来职业发展的基础:文理科生所看到的世界不同。文科生眼中往往容得下一滴水看世界的浪漫与瞬间的灵感萌动,浪漫与奇思构筑的世界美丽如梦但充满不确定性;理科生眼中的水首先是水分子,结构性与理智性构筑的世界稳定简洁。但无论你学习文还是理,毫无兴趣就会在竞争中丧失主动性,这在高三体现的尤为明显。

原则3:要关注自身潜能

这带有隐蔽性、后天性和可能性,高中生对此一般难以判断。衡量潜能主要以学习的效率为标准,也就是对于同一个体,如果付出相当的努力,成绩和效果较好的学科,正是其潜力和特长所在;反之,已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已投入了很多的精力,但收效甚微,对于这样的学科,自己很可能就欠缺学习的潜能。

一个人的潜能主要决定其学习的效率和努力的效果,这在艺术类专业中尤为重要,因为,学习的效度和事业的高度,不全由个人努力的程度决定。

原则4:结合目前的学习状况、兴趣及志向,以务实的态度选择。

通过高一半学期的学习,各科孰强孰弱,有无偏科现象,大家心中已经有数了,因此可以区别不同情况做出不同的选择。

具体建议

①科目优势比较明显的应该扬长,即理科强的选理、文科强的选文。

②凡总体成绩一般,科目弱势比较明显的应该避短,即理科弱的选文,文科弱的选理。

③凡各科成绩比较均衡,并对文史类没有特别兴趣的一般应该选理。因为学理不仅报考时选择院校及专业的余地更大,而且以后考研、就业的范围更广,就业机会更多,适应岗位的能力也更强。须知学理的今后若从事文史类专业的工作大多能够胜任,反之则不一定。

④对于数学成绩特别好、文科各科也不错的孩子,如果对理工类没有特别的兴趣建议选文。这样可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将来极有可能成为文科尖子生。理由是有相当一部分学文的是逻辑思维能力相对较弱,理科成绩(包括数学)不太好的学生。如果文史类科目不比他们差,而数学却比他们好,自然就成尖子生了。

⑤同理,对于语文、外语成绩特别好,理科各科也不错的孩子,如果对文史类没有特别的兴趣建议选理。

大致情况就是这些,至于背景性及其他个性化的情况说明,答疑会上再具体谈,希望上面的解答可以帮助你。


子学者


家长,你好!感觉你的女儿可能擅长文科,不过现在高考模式改了,改为3+1+2了(我们湖北这边),选择哪种组合要结合自己的兴趣和擅长,以后大学报考专业,就业情况总结考虑哦。念这三科的大学专业可能更偏向于社会科学研究方面的,以后考公务员有优势,可以考虑。不过,有这样一个说法,就是由理入文易,由文入理难。相对来说,理科以后报考专业可选择余地大,就业面广阔,灵活性强。文科呢,就业选择方面就要窄些。还是那个原则,结合个人爱好,擅长,就业综合考虑。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嘛!希望我的解答能帮到你!


yadianna1121


女孩子学文科挺好的,去年和一个重点高中的化学老师一起吃饭 他自己女儿就学文,他说学文不那么累。高中一部分女孩的逻辑思维能力不是很强。


8岁小朋友的爸爸


选科有几个因素决定

1、所选六个平时成绩

2、对这六个兴趣爱好,可以看出以后是否有涨分的可能

3、学生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性格,这关系到考大学所选专业情况,选专业就就代表高一时候的选科情况。

如果你对高校的理科和工科实在没有兴趣,那就选成绩好的 史地政,如果还想学理科或者工科专业,建议 在化学和生物选一个,建议选化学,因为化学后可选专业非常多了。

以上个人建议,看看是否好,可以在下面留言+关注啊


高考志愿服务员吴老师


读文科的话,孩子的性格会比较懦弱,工作后适应社会的能力比理科生弱。现在实行3+1+2(广东),历政地很好,物化生一般,也就是说物化生也不太差吧?个人建议还是选物政地,这样既保持了优势专业(政治地理),有能文理专业搭配,大学能报的专业多。


飞狐旅途


看你们是什么省份,全国教育改革,比如湖北省已经开始开始了,2021参加高考的学生,必须提前参加省内的统考:政治,历史,地理考试合格才能参加高考


唐老鸭糖糖


选科要遵循两个原则:

1.专业可选性原则。

2.高考最高分原则。

专业可选性原则呢,就是说你选的这个科目在以后报考大学的时候能够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或者你想学的专业。

高考最高分原则就是说哪一个科目能够为你的高考提分就选哪一个。

因为以后的就业不仅跟你的学校有关,也跟你的专业有关,所以学校和专业都得兼顾。

就业的时候,很多企业在招聘的时候都会标注要求是985院校或者211院校或双一流院校。但是在你考研或者考公务员的时候呢,有的专业它比较容易考研,那么在考公务员的时候 有的专业呢,他招收岗位比较多。

所以要做好选科,第一个要做的就是做好以后的职业规划,本科毕业是直接就业还是升学?第二就是你以后要从事什么样的职业?你喜欢什么样的专业?做好这些工作之后我们才着手开始选课。

如果你要选工科类的专业比较多,那么最好选一门物理课,因为选了物理课,可以选择的专业高达95%以上,完全可以满足你的专业要求。那么其他两门课呢?哪两门优势最大就选哪两门。

你可选的专业越多,那么院校招生的人数自然就更多,那你的竞争就会小一些。如果你可选的专业很少,那院校总共的招生人数也自然少,但是人数不一定会减少,所以你的竞争压力就会很大。

所以,我初步建议你选物理或者化学+地理+政治

物理跟历史最好不要同时选,因为这两门儿同时选的话,你的学习压力会非常大。

具体选科操作需要考虑各种因素,若有疑问,可私信我。





卫时雨高考说


当然是文科了,千万别抱着不擅长的科目我多努努力,就能提成绩的想法。太痛苦了。而且学习的时候会很拧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