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忠建、万题方、翁志飞三位写的颜真卿的《多宝塔碑》相比,谁的水平更高?

万堤方


这个问题不是很好回答,俗话说得好: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艺术的东西更难说谁就最好了,丑书写的再丑,也有人鼓掌;历史上的大家也有人怼。今天就谈谈自己的看法,仅供探讨,相信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杆秤。



陈忠建是台湾的一位书法老师,他的临摹基本功还是真扎实的。这几年在互联网上发表了非常多的书法临帖示范视频,在书友中名气也比较响了。他的书法示范教学讲的比较仔细,踏实,非常适合初学者学习,在网上也收获了众多网友的好评。大家可以关注我的头条号,里面有大量陈忠建老师的视频教学。我也是受益人之一,希望把好的书法教学分享给朋友们。




万题方老师于三人中名气较小,这也可能是本人孤陋寡闻之故。万老师临摹的《多宝塔》跟原贴相似度很高,把碑刻的特色表现的教好,但同时这也是问题所在。历史上记载颜真卿的碑刻有专门的刻工为他服务,会在刻碑时根据颜真卿的喜好进行一些加工,因此这些碑刻会有失真。我们在临写时如果刻意去表现这种碑刻的笔画特征,可能会失去一些用笔的率意,以及笔画之间的呼应。这是本人一家之言,不对之处,还望大家指正。

翁志飞是国内学院派的一位书法老师,知名度也很高,书法功底扎实。翁老师的临《多宝塔》视频教学,讲的很好,也很细致。看了翁老师的视频教学受益良多,他对颜体用笔很有见地,他的临帖笔画之间讲究呼应和连贯,这样临帖下来再过渡到行书学习就很顺畅。想学习书法的朋友们建议好好看看,定能有所受益。


三位老师可以说都是功德无量,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付出了很多,本人打心底感谢三位老师。相比之下,感觉翁志飞老师的《多宝塔》临摹教学更好一些。陈忠建老师的视频教学讲的细致,适合初学者。


翰墨今香


应该说这三位有两位在头条声名显赫,万题方和陈忠建两位都以不同的形式活跃于头条上,评论他们书法实在是一件得罪人的事。

一件好的临帖作品,应该具备一下几个条件。

1、笔法完备

2、结构合理

3、章法精彩

4、神韵动人

因楷书一些特点(打格书写),我们不做章法上的讨论。

首先我们从笔法上做分析,都可以使用毛笔表现相对准确的点画形态感,应该讲在笔法上都是过关的,在对于多宝塔的学习上未尝不可。

我还特意截取了陈忠建先生讲解点画的视频,陈先生对于点画的来龙去脉都有一定理解,不孤立,在笔法上而言没有太过死,形态感变化也很足,不是一个笔画一个形态临遍整个帖,作为初学者的参考,陈先生的临帖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即

通过陈先生的演示,可以大抵上知道,什么样的动作,可以表现什么样的点画形态,相对合理的,简洁的技术掌握还是可以胜任的。

其实,如果从点画形态感去看待书法笔法上的问题时,我认为万题方先生在学习多宝塔的问题上是相当大的,比如:




在这篇临帖中,两个“法”字点的形态感不足,没有表现出帖中的点画特征,简单说就是“起收笔交代不清”,甚至于点画形态雷同,这在古人笔下是不可能存在的事,那么同样的万先生这幅临帖中,在对待相同笔画时,处理比较机械,比如捺的形态相对一致,这是很忌讳的事情。这种现象用美术的术语来说,是板了些,即不生动,没有趣味性。激烈点说,没什么可看的,美术字的趋向。



这里简要介绍一下唐楷的变化问题。

这是多宝塔中的“法”字,每一个字,都避免雷同,没有一个笔画的形态是一致的,也没有一个字的结构是相同的,看起来形态差不多,实际上差别很大,楷书中的趣味性就是由此体现的,做不到的话写的再整齐匀挺,也不过是美术字罢了。



再来一组字用以证明,同样的字都不会有雷同的笔画出现,形态区别相当大,更何况不同的字呢。

最后是翁志飞先生临多宝塔。

我先讲结论,我觉得翁志飞先生临多宝塔,笔法完备,结构准确,神韵动人。

神韵是一个大家认为比较“虚”的东西,什么神韵、气息、格调,我可以说他格调高,气息古,你也可以讲他不过如此。

但是,我们从作品看

点画的形态感和结构的准确性是毋庸置疑的,那么我说的“高”,提现在哪?

我们不妨看一组对比,

翁志飞先生在临帖时,力求古人墨迹的还原,找风格接近的,书写习惯具有相同特征的唐人的墨迹做参照进行参照性的学习,体现了浓浓的帖学风采,于简单的“点画碑刻化”相比较技法更丰富,点画的呼应连带更明确,书法有写经笔意,格调更胜一筹。

坦白的讲,翁志飞先生的学习方式于我们广大书法爱好者来说具有指导意义,古人学习多宝塔更多的是拓片,在唐人墨迹方面可谓难得一见。




已知学习过唐人楷书墨迹的赵孟頫、董其昌都在楷书上有着相当大的成就。最值得一提的就是董其昌,董楷书主学多宝塔,但是它的楷书风貌也与同时代学习多宝塔的人能够区别开来,正是因为学习唐代墨迹,格调更高人一筹的缘故。

在这里普及一个知识,唐楷虽多为碑刻,但是唐楷被认为是归属于帖学系统的,所以审美趋向也是趋向于帖学的审美,讲究笔势的呼应,连带,激越感等等,具有一定的音乐性。





唐人写经书法与多宝塔对照。

同时代的书法作品总是有着时代的特征,即使不同的风格也有相互的影子,比如多宝塔里有一定褚遂良的用笔习惯,参照多了才能使你的学习步入“高明”中去。

以上,就是全部回答。

最后为防杠精杠我,普及一个知识,颜真卿的《多宝塔》碑正处在唐人写经最成熟的阶段,颜真卿一改初唐楷书风貌,融入写经笔意,个人风格开始形成,这里的风格就是指多宝塔郭虚己这样雍容典雅的书风。


王舸


更像是欧楷,笔画的对比感没有颜楷那么浑厚,爆满度更趋于欧楷


半生平


第一张好些。


迈克尔赵赶驴


我跟着陈忠建视频学的,觉得简单,以前被学生柳体字帖给害了,那字是画的,害人,陈忠建就反对画字,实实在在写字,没那么累,如果坐下来一天可以把多宝塔写一半。



多宝塔爱好者


这是我写的多宝塔碑



181


万堤方的楷书与原帖相比,细看下笔画结构还有不足,个人喜欢陈忠建老师的。下图是本人的临帖作业,望各位指教



琴韵178649349


这是高华中先生的颜体条幅和中堂,请大家给予评论。






夕阳孤鹰


这是我十年前写的



死不了6136742


万题方先生最近的作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