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鄉》掠影一忻東旺一文一畫

畫家裡最佩服兩個

國畫李老十,油畫忻東旺

忻東旺從自學到求學,從成名到卓有成就,如果從他跑到一個縣級文化館學畫算起,前後不過三十多年時間,如果從他開始參展(1989年以六幅水彩畫參加“第六屆新人新作展”)算起,也不過二十多年時間。但這二十幾年乃至三十年的藝術歷程卻是一個多大的跨越啊!他一無家學可承,二無文化背景可靠,硬是從一個農村娃、一個浪跡鄉間、靠畫“坑圍子”維持生計的民間畫匠,一步步艱難跋涉,做搬運工、油漆匠、包裝設計員、幼師美術教員……一步步登堂入室,進入高等美術院校的教師行列,成為中國當代最有成就的油畫大家之一。

析東旺的藝術成就還不只體現在他具有高超的寫實技巧,更體現在他作品中的人文精神。忻東旺的作品中充滿了對邊緣人的關注。他對社會弱勢群體的同情,他以肖像的方式為這些弱勢群體造像、立傳,從而揭示出這一被邊緣化的族群本有的生命價值和人性尊嚴。這些作品所顯示出的人文情懷和人性力量,足以使每一個有良知的都市人去反省我們的社會乃至我們自己。忻東旺以他的作品贏得了他在中國畫壇毋庸置疑的地位,他無疑是新現實主義的領軍人物和一面旗幟,他為他農村的父老鄉親、為浪跡城中的農民工兄弟、為一籌莫展的下崗工人建立起一個形象的長廊,將不僅是中國油畫史中的傑作,也必將成為這個時代的縮影。

——賈方舟

《回鄉》掠影一忻東旺一文一畫

那時我非常迷戀安德魯·懷斯的畫,從他的畫冊中看到有幹筆水彩的註釋。雖然我不清楚什麼叫幹筆水彩,但是想當然地以為就是擠幹了筆上的水分,輕輕地在紙面上掃過,可以不厭其詳地刻畫細節。畫中的老人是山西師範大學的一位退休教師,逢人便講他要發明機器人。“文化大革命”時受了刺激,據他講是由於談戀愛被人告發結果坐了許多年的牢,平反後被分到清華大學,後來不知怎麼又被下放到山西臨汾。說是英語教師,但他上不了課,後來一直是閒散人員。

一個人生活在單身樓裡,寂寞之極就有了發明機器人的“怪念頭”,並常常掛在嘴上。美術系請他當模特兒,他特別高興,因此也就有了我這張水彩畫,我稱他professor,因為這是他的一個幻覺。我離開幾年後,聽說他那單身樓宿舍的門很久沒有打開,直到一股異臭味飄了出來…

《回鄉》掠影一忻東旺一文一畫

20世紀90年代以來城市的街頭車站突然到處充滿了肩扛行李手拿工具的農民,他們焦慮的神情顯然沒有給城裡人帶來愉悅。在司空見慣中我漸漸有了一種來自心底的追問:農民怎麼了?城市怎麼了?社會怎麼了?一種莫名的使命感襲上心頭。

在城市建設的轟鳴中,他們似乎同砂石一樣攪拌在這鋼筋混凝土的叢林中,他們竭盡全力以博得自己希望中的收穫,但無論如何也捨棄不了肩頭沉重的包袱。因為這包袱是他們心靈著落的地方。在他們驚詫的目光中充滿著希冀,從他們竭力剋制的激動中流露出迷憫,無奈的等待略感凋長……烈日炎炎他們躲在高樓遮擋的地方,似乎在陰涼中可以保全他們對幸福的退想。無往的寄思可謂眾志成城。

畫面中的筆觸是來源於民工用抹子膩牆一樣的感覺,這正好發揮了油畫材料的物質美感,形式與內容的結合,增強了油畫寫實的表現力。

《回鄉》掠影一忻東旺一文一畫

畫中人是我原在單位山西師大的兩名學生,由於學校的所在地是一個較閉塞的小城市,學生的學習環境相對沉悶,當我提出來要畫他們時,從他們臉上掠過一絲難以覺察的興奮,這就是這幅畫的開始。他們正襟危坐,我懷著莫名的酸楚追惜著他們人格中的尊嚴;從他們那種青春躁動與閉塞絞爭的目光中,我感受到一種幢景又失落、渴望又茫然的神情,我極其莊嚴地運用每一筆顏色,構築這對畫地為牢的叛逆。

《回鄉》掠影一忻東旺一文一畫

這是我家鄉的堂弟二平,勤勞而安勉。闊別多年,自然有了些許陌生,當我們面對面坐下來畫他時,那嘴角難以覺察的微笑是夾雜在胭膜中的新奇,稠密的頭髮像生長在肥沃的土地裡般豐厚,濃黑的眉毛彷彿傳達出一種固守的信念,而他銳利的目光則似乎想穿透我看到外面發生的一切

《回鄉》掠影一忻東旺一文一畫

打我記事起他總是被別的孩子們打哭,他打架時一手抱頭用屁股對著人家,另一隻手應戰,其實只夠得著拍打自己的屁股。不知是天生懦弱,還是因為地主出身,總覺得他該打;又同情他不該打,不過該不該打全由貧下中農家庭的後生們決定,像我們成分不好的孩子是絕對不會有這樣的權力的,更沒有那種慾望。他屬豬、口吃、皮膚白,怎麼看也像“階級敵人”。

二十年過去了,當我再次面對他時憋態中隱藏著一種生命的僥倖。

《回鄉》掠影一忻東旺一文一畫

桃熟季節本該是夏季里人們享受天地恩賜最飄然欲仙的時候,因為這時的桃子既好吃又便宜,市民們可以隨處得到這樣的滿足。在一條破爛的街巷裡我被這賣桃人所吸引,但見他立眉環眼紅黑臉膛、翹須捲髮赤膀祖胸,臂上還刺了兩條栩栩如生的小蠍子兒,不由得使我倒吸了一口涼氣,心裡想這是何方好漢竟落如此地步。再一看他腳下高低不平的地上放著兩筐鮮美的久保大鮮桃,散發著陣陣香氣,我條件反射地嚥了幾口唾沫便也定下神來。賣桃人見我向他走來嘴角現出惑態的笑容,我如釋重負般地長舒了一口氣。經過一番周旋,桃包在我身上被學生們買掉,人得留在畫布上!

《回鄉》掠影一忻東旺一文一畫

正值仲夏。我們面前的模特是一位來自湖南和班上學生年齡相仿的小夥子,是屬於獨闖江湖的一類。顯然他不甘淪為建築工地上的小工,青年人特有的希冀使他遊離於現實與幻想之間。來美院做模特只是權且為之,他們更希望在電影廠的大門外能夠徘徊到自己的夢裡。

在他的窘態中我讀到了強烈不遜,在炎熱的夏季,男子肖像模特露個光膀子本也是很自然的事,可這位小夥子把這一要求和他本來就是穿著短褲的裝束一併“打包”申明為“半裸的模特費”顯示出不容置疑的合理性。

《回鄉》掠影一忻東旺一文一畫

這位大爺交叉的雙臂是他不經意的習慣性動作,我感到在符合畫面形式的同時又意味十足,而他的笑則令我徹底激動了。一方面我激動於這種笑包含著對他身世的淡定與樂觀;另一方面我激動於這一笑讓我腦海裡閃現出漢俏般的樸真。

《回鄉》掠影一忻東旺一文一畫

在一家古典老傢俱修復工廠裡,我見到了一位特別愛幹活的雜工。想畫他是因為他紅撲撲的臉月所散發出的一種敬業氣息

《回鄉》掠影一忻東旺一文一畫

老陳是山下村莊裡的人,他騎自行車蹬爬坡路上來,是在旅遊區找些活幹。老賀還真結實,站在地上一聲不嘰,這讓我好生感動,一副大義凜然的氣派。老陳是滿目的凋長,我逗他笑,卻更露上幾分悽然。老陳愛說,反覆述說著他大爺是老革命,結果殘廢軍人證在“文化大革命”期間被他大娘認為沒用放在灶裡給燒掉了。好不遺憾呀。所以老陳總思籌著找縣政府談談,還希望得到我這個大學教授的幫助。聽著老陳的敘說我也為他凋長起來。有一天,老陳忽然有些焦躁,原來是我那朋友的嫂夫人對著他誇耀我是名畫家,一幅畫能賣很多錢之類的讚譽之詞,結果老陳終於按捺不住失衡的心態向我說:“忻老師,我看這樣吧,咱們也別找別人兒了,這畫賣了錢就咱們三人三一三剩一分了吧。”我本想他是在開玩笑,但又發現他很正式的樣子,我想我當時的表情一定和畫中的老陳差不多。

老賀喜酒,不顧穿戴,外面天已經很冷了,但他還是赤腳穿一雙布片鞋,身著暖白色羽絨服,看上去很暖和,但老賀說裡面裝的是雞毛。我頓時為他打了個寒戰,隨即才覺得那髒了的暖白色布面下的凸凹不平,有的地方乾脆薄薄的連雞毛也空了。比起老賀,老陳穿得暖和得多,因為我毫不懷疑那光滑滑的鮮藍色布面下填充的是雞毛,再說老陳這發著亮光的羽絨服裡還套了許多層衣服,但老陳的臉上卻有散不盡的寒意,難道那柔軟的亮光藍裡面不是鴨絨?但肯定不像是雞毛。不管怎樣反正他們身上基本上都是現代化的裝束了。我本想捕捉些受城市影響較強地域農民的精神面貌,如期而至的卻是這冬日的孤寂。

《回鄉》掠影一忻東旺一文一畫

這是令我感動的一次寫生。碰見他是在西藏拉薩的大昭寺。一個穿著破爛的年輕喇嘛正在圍繞著大昭寺一圈又一圈地磕著長頭,他腦門觸地磕出了灰色的大包。我為這種度誠的信仰所震撼。陪同我的藏族畫家朋友才讓隨即掏出些零錢給他,他坦然地收進衣袋。我請才讓問他可不可以請他畫肖像,並說明報酬,他欣然答應,等繼續完成他一天要完成的磕長頭後跟我們回賓館。當他走到賓館大門前向門衛請示是否可以進去時,我忽然熱淚盈眶。他們以最謙卑的身軀託舉著最高貴的靈魂。

在賓館的房間裡我畢恭畢敬地畫著這顆質樸純淨的心靈,從他的口中得知這是他第二次從四川藏區磕長頭來拉薩朝拜了。每一次都是歷盡千難萬險耗時一年幾個月的時間用身軀丈量而來,但他精神的歷程或許才剛剛啟程。

《回鄉》掠影一忻東旺一文一畫

在課堂上畫畫總是充滿了挑戰性,我事先準備了畫一個人的畫框,卻偏偏當場相中了兩個人,又不願意接受用別人的畫框。我選中的是一老頭,一大媽,正酮釀著如何把二位“組裝”在一起,咳!沒想到人家本來就是老倆口。是老倆口吧,卻又偏偏擰著勁兒,說是一輩子不和。我這又非得把他們畫在一起不可,兩人說從來沒有捱得這麼緊坐過,即使這樣我的畫布還是顯小。他二位是矛盾,誰知我這兒也彆扭著呢!怎麼辦?我的性格中向來就有孤注一挪的缺點,畫吧!讓大爺儘量再向大媽靠靠,可是椅子腳實在承受不住了,不管它了。先讓大媽在畫布上找個合適的地兒坐下,剩下的空間就是大爺的了,橫豎也不能把他老人家畫外面去。瞧!這地兒緊的,照大媽說,他們在家也不多說話。得!我也保持現狀吧。

談笑間,就把這老倆口歸置在一起了,還別說,大爺覺得通過這次畫像老倆口的關係還有可能解凍冽。如果我的畫再畫好了,那不就是“功德”無量了嗎?哈哈!玩笑開個不停,但我腦子裡的弦兒可絲毫沒有放鬆,說笑是為了讓二位老人不感到壓抑。大媽一到課間休息完總是指揮著老頭,嫌他笨拙,而老頭總是嫌她多嘴,“我聽老師的!”坐定後各自都極為莊重。大媽感覺總是氣兒不順,大爺似乎總感到厭煩,他閉著目,擰著眉,彷彿用胳膊捕捅老伴,輕聲呵斥:“別說了,別說了,就你事兒多”,生怕惹來什麼不是。可大媽憤世嫉俗,好像有滿腹的委屈,她那銀白色的捲髮似乎窩藏著很多原則性的看法,蠟染半袖說明大媽還是個具有浪漫氣質的人,總之,

這大媽看上去就是一位有教養的市民,她的眼鏡和那脖子上的珍珠項鍊更是增添了幾分心眸的銳利,但她腳上的絲襪卻讓人不得不同情她的處境。

我在整個畫面到處閃現著凌厲的銳光,是為了傳達一種現代的敏質和人性的側隱。我把人物的表情和心理,儘可能地揉搓在每一個筆觸中,我力求筆觸下建立的不僅僅是形與色,更是捕獲了魂。我常常用不同的筆法或刀法,隨同油畫顏料的質感,在速度與力度的“逼迫”下驚現出由內至外的生命表達。我追求形象圖式的完整性,而減弱明暗現象的對比,以色彩的冷暖演繹著形體的邏輯,這是油畫傳統的本質。我認為藝術從來就沒有反叛,只有繼承和發揚。如果有反叛,那反叛的一定是庸俗的桂楷。

全畫除了個別衣服,如老大爺的白背心,剩下的都是畫了兩至三遍,多層畫法的好處是能使色彩更沉靜,可以畫出物象的色澤。“色澤”的概念不同於色彩,而是物象的光澤,這種光澤也不是物象或顏料層的光亮度,那是種諸如肌膚上“細油皮”和布料表層的反光色,我無法很準確地用文字形容它。這種感覺是用媒介調白和其他色形成半透明的效果薄畫出來的。

但是有一點值得注意,就是不能期望多層畫法的步驟,放鬆第一次的專注力,一定要使每一步都盡力往最終效果去畫,那麼下一步的效果才能有基礎可依託,否則我們的感覺便不會做到敏銳和深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