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史上最早吸收中原文化的渤海國,只因農耕文明的優越麼

渤海國,中國古代東北史上以靺鞨為主體的一個政權,主要由高句麗、契丹、靺鞨、奚人、九姓雜胡、回鶻、達姑等遊牧民族所組成。在其所存在的228年(公元698年-926年)時間裡,

渤海國積極學習大唐建立政治、經濟制度並引進中原文化,由一個半遊牧半封建國家快速上升為封建農耕政權,甚至連國都上京格城局都完全仿長安所建,其鼎盛時享有"海東盛國"之美譽。

東北史上最早吸收中原文化的渤海國,只因農耕文明的優越麼

眾所周知,中原文化自黃河流域向長江流域,再向百越地區以及西域諸地傳播的時候,所伴隨的往往都是中原政權統治之後再進行政治文化同化(當然也有奪得中原政權之後被同化的,如遼、蒙古、後金),渤海國這種全面且主動吸收並不多見。不僅如此,渤海國作為一個以遊牧民族為主體的國家,他們主動放棄祖輩的遊牧習俗轉而農耕,相對於其他邊境地區的遊牧民族來說,問題遠遠不只是"前瞻性"或者"農耕文明優越性"就可以解答的

那麼今天我們就帶著這個疑問,嘗試去分析一下到底是如何的契機,讓一個遊牧民族在公元7世紀的時候就主動放棄自己的傳統習俗轉而擁抱農耕文明,同時也是中原文明向東北地區傳播的開始。

雖然相對於北方和西北地區的草原,東北草原算不上豐富,然而由於呼倫貝爾的存在,東北自古以來便是遊牧民族的聚集地,例如並稱古代東北三大民族的東胡、肅慎和濊貊。其中東胡和肅慎都是祖傳的遊牧民族,唯獨濊貊後來轉變為扶余族,先後建立扶餘國和高句麗國兩個政權,開始脫離遊牧而居的狀態,不過其文明也只介於農耕文明和遊牧民族之間。

東北史上最早吸收中原文化的渤海國,只因農耕文明的優越麼

高句麗壁畫,說明他們最主要的生活方式還是遊獵

也就是說直至中原地區進入唐朝初年,我國東北地區的主流生活模式和北方以及西北一樣,都是遊獵。

這裡特意要說明一點的是,雖然東三省中的遼寧部分早在周武王平殷之後就封其地作"燕國",後來秦始皇滅燕到漢武帝設幽州,按理來說這裡已經完全漢化。但是由於幽州遠離當時的河南中心地帶,實際上這裡的人們依舊過著漁獵放牧為主,輔以農耕的生活,畢竟唐朝時雁門關之外就已經被稱為"關外不毛之地",更別說幽州以北還居住著鮮卑、烏桓、以及肅慎等純遊牧民族的民族了。

如果歷史一直這麼下去,幽州以北大概會是蒙古的狀態,或者就要等到之後契丹、女真、後金南下中原的時候東北再接受中原文化,更或者契丹、女真、後金根本沒有南下的實力,因為這一切都建立在一個非常關鍵的政權之上,那就是渤海國

東北史上最早吸收中原文化的渤海國,只因農耕文明的優越麼

渤海國的創始人大祚榮的父親乞乞仲象原本是我國曆史上東北政權高句麗的將軍,同時也是東北遊牧民族粟末(部)靺鞨(族)的大酋長,高句麗雖然一直以來都和中原政權有著較為親密的交流,但終究只能算是一個半封建半奴隸社會。公元668年,唐滅高句麗,唐王朝逐將高句麗遺民通通趕到營州統一管理。

營州當時所聚集的都是因武力而屈服大唐的遊牧民族,如契丹、靺鞨、扶余、突厥人等,公元696年契丹大賀氏部落首領李盡忠因不堪壓迫首舉反武周大旗,乞乞仲象率領部族加入其中,即"營州之亂"。

當然了,此時的大唐正處於歷史巔峰時期,李盡忠戰死,這場戰亂也很快就被平息了。不過乞乞仲象卻帶著自己的部族從營州一路北逃,途中病故又由兒子大祚榮接替酋長之位,直到到達東牟山(今吉林延吉一帶),在此建立了一個全新的政權,自稱"震國"

那震國又如何變成渤海國呢?

東北史上最早吸收中原文化的渤海國,只因農耕文明的優越麼

公元705年唐中宗李顯復位,此前一直敵對的唐、震兩國因為政權更迭開始和好,大祚榮也受招撫,名義上向唐朝稱臣。又等到唐玄宗李隆基上位之後,於公元713年封大祚榮為左驍衛大將軍,渤海郡王。公元762年,由於渤海國在安史之亂過程中並沒有對唐朝落井下石,唐代宗逐下詔升格渤海為國,冊封當時的渤海國王大欽茂為渤海國王,加授一品檢校太尉。

雖然渤海國從"震"政權到"國"歷時64年,但實際上從大祚榮定國開始,渤海國就一直都是獨立的,和唐朝也僅屬於羈縻政策。除了一些名義上的字眼,它跟一個完全獨立的國家並無差距。而也正是大欽茂在位期間,渤海國對中原文化的吸收和學習達到了一個高峰階段。

東北史上最早吸收中原文化的渤海國,只因農耕文明的優越麼

根據史料記載,在大欽茂在位的56年時間裡,渤海國一共派出遣唐使49次,同時摒棄之前渤海國模仿高句麗所建立的政權制度,開始全面模仿中原的封建制度以及唐朝的典章制度,在東北開啟儒學治國先範。例如大欽茂的稱呼從酋長轉變為"皇上"、"聖人";他們在中央設立三省六部、地方設立五京、十五府、六十二州和一百三十餘縣;而作為當時渤海國都城的上京龍泉府(今黑龍江寧安市東京城渤海鎮古城)竟然是完全仿長安城所修建,使用外城、內城和王城的三城環套結構。

渤海國還從大唐積極引進佛教和道教,各類經學書籍以及其他一些列中原文化和手工藝,其中最能證明渤海國是東北對中原文化吸收並走向農耕的象徵之一就是考古人員在上京龍泉府發現了東北地區最早的水稻種子,時渤海人稱之為"盧城之稻"。同時出土的還有大量、、和鐵鏟等農業生產工具,要知道雖然作為渤海國之前的東北最強政權高句麗也已經會使用鐵器,但由於其民族特性並沒有將鐵器大量應用在農耕上面。由此可見至少在當時渤海國的中心區域,已經轉變為完全的農耕文明瞭,而不是之前的半封建半遊牧狀態。

東北史上最早吸收中原文化的渤海國,只因農耕文明的優越麼

上京城遺址興隆寺

問題這裡就出現了,固然農耕文明在我們認為更有優越性,然而擁有大量牧場的靺鞨族並沒有足夠理由拋棄其世世代代祖傳的遊牧生活模式,並且這種全方面的改革勢必要影響到部落原本貴族的利益,更別說渤海國原本的民族成分就十分複雜。

從當時的外部條件來看,作為渤海國統治階層的粟末靺鞨部原本就生活在半封建半奴隸制度的高句麗,再加上渤海國不管是領土還是內部民族亦有大量高句麗遺民,後者原本擁有的農耕和封建基礎被渤海國繼承是非常自然的事情。這就好比吃過大棚種植的水果,就很難再咬下酸澀的野果子一樣。

不過最重要的還是對當時北逃粟末靺鞨來說,如何在混亂的東北確定自己的統治地位,以及政權穩固。營州之亂後,粟末靺鞨族帶領原本受武周壓迫的各遊牧民族北逃,面臨嚴重的生存問題,單單靺鞨族內部就有粟末部、伯咄部(在粟末部之北)、安車骨部(在伯咄東北)、拂涅部(在伯咄東)、號室部(在拂涅東)、黑水部(在安車骨西北)和白山部(在粟末東南)七支,其中各部之間並不團結,黑水靺鞨和粟末靺鞨就是死對頭。

東北史上最早吸收中原文化的渤海國,只因農耕文明的優越麼

而當大祚榮建立震國後,除了要面對來自唐朝的軍事威脅,其周邊的突厥、契丹、室韋等都是能征善戰的遊牧民族,甚至日本以及新羅亦對渤海國虎視眈眈,同時也時常有國內的部族投靠其餘政權,粟末靺鞨的領導地位並不牢固。也正是因此,對粟末靺鞨貴族來說,如何維護國內的穩定,維持自己的統治以及整合國家的力量一致對外生存下去就成為了首當其衝的重要事。當大欽茂上位之後,其逐將眼光投向了當時封建制度巔峰的大唐王朝,而大欽茂長達56年的在位時間,也為渤海國改革提供了穩定的政治基礎。可以說這些因素對渤海國之後被稱為"海東盛國"都是密不可分的。

當然渤海國全面中原化的效果也非常明顯,中央王朝的統治制度加上有在當時相對東北各遊牧民族較為先進的農耕文明做後盾,渤海國從最早僅僅是一山之地,發展為"兵數十萬",疆域南以浿江(今)和(今龍興江)與為界,北抵今,東臨,西至,接壤契丹的強大東北政權。

東北史上最早吸收中原文化的渤海國,只因農耕文明的優越麼

渤海國壁畫

不過渤海國畢竟是東北史上第一個學習中原王朝制度的政權,其內部亦有諸多紕漏,以致於後期社會矛盾突出,最終被契丹趁機所滅。然而有意思的是,契丹作為一個純遊牧民族,是在吞併渤海國後才開始有了南下中原和中央王朝一決雌雄的勢力。

也就是說如果沒有渤海國吸收的中原文化,當年的契丹未必能發展成遼國,給中原百姓帶來百年災難,也就沒有遼宋的那些恩怨情仇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