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你以為顛覆的僅僅是速度嗎?

5G可謂是近年來最熱話題,沒有之一。說到5G大家耳熟能詳的就是它的快。

全文約2900字,閱讀需10-15分鐘。

5G,你以為顛覆的僅僅是速度嗎?


記得最早在3G轉到4G的時候有個段子大概是這樣說的,某用戶晚上開著4G看視頻直播,睡著了,一醒來一套房子被運營商收走了。那麼現在這個段子又升級了,晚上開著5G看視頻直播,睡著了,一醒來祖孫三代被髮配到工地搬磚了。按照理論數據(敲黑板是理論數據),5G的傳輸速率將可以實現1Gb/s,比目前4G的速度快十倍以上。這意味著使用5G技術下載一部1GB大小的高清電影僅僅需要10秒就可以下載完。


那麼5G除了快,還是其他特點麼?

1、最顯著的就是基站多、耗電。目前我國4G基站有400多萬個,而未來5G基站要達到同等面積的覆蓋,數量將是4G基站的四倍,而單個基站的功耗是4G的三倍。按照這種情況來算,5G未來廣泛覆蓋後耗電量將是4G的12倍。

2、網絡延遲低,另一個意思就是相比4G能夠更快響應。其理論延遲將會低於1毫秒,而4G為30-70毫秒。毫秒級的延遲可以讓我們利用其做更多4G網絡下不能夠完成的事情,比如多人云遊戲、工業機器人協同工作、自動駕駛和其他一些需要快速響應的事務。

3、大規模的設備連接,5G應用的兩大願景:超大規模連接和大規模物聯網。物聯網將是5G發展的主要動力,業內認為5G是為萬物互聯設計的。 到2021年,將有280億部移動設備實現互聯,其中IoT(Internet of Things,物聯網)設備將達到160億部。相關機構評測未來十年,物聯網領域的服務對象將擴展至各行業用戶,M2M(Machine to Machine,機器對機器)終端數量將大幅激增,應用無所不在。從需求層次來看,物聯網首先是滿足對物品的識別及信息讀取的需求,其次是通過網絡將這些信息傳輸和共享,隨後是聯網物體隨著量級增長帶來的系統管理和信息數據分析,最後改變企業的商業模式及人們的生活模式,實現萬物互聯。未來的物聯網市場將朝向細分化、差異化和定製化方向改變,未來的增長極可能超出預期;如果說物聯網連接數至2020年將達到500億,那麼有可能這僅僅是一個起點,未來物聯網連接數規模將近十萬億。

4、低功耗,5G要支持大規模物聯網應用,就必須對功耗有要求。現今,所有物聯網產品都需要通信與電源,雖然通信可以通過多種手段實現,但是電源的供應只能靠電池很多產品就是因為這個功耗沒有處理好,導致經常需要充電,就很難讓物聯網產品被用戶廣泛接受。如果能把功耗降下來,將能大大改善用戶體驗,促進物聯網產品的快速普及。

所以說到這裡,大家有沒有感受到,5G這不就是為物聯網準備的麼,對的,確實是這樣。而且越來越多的科技手段的進步就是為了咱們未來美好的萬物互聯。


那麼運營商在5G這塊又有哪些佈局呢?

中國移動5G部署最早、動作最快、現有基站最多。三大運營商中,中國移動積累了先發優勢。在部署時序上,中國移動在2013年我國政府發起成立IMT-2020(5G)推進組之時便參與其中,成為推進組中唯一一家運營商。2014年,中國移動便已經公開表示將支持5G項目發展。同時,中國移動加強了在5G標準制定、技術驗證、產業鏈構建和產品成熟等方面的工作。因此,在5G佈局時序方面,領先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在區域部署方面,中國移動部署範圍廣,城市眾多。中國移動宣佈將建設世界上最大規模的端到端互通成果,涉及基站、終端芯片和測試儀表燈環節的9個廠商。從2017年開始,中國移動已經先後在廣州、杭州、蘇州、武漢、上海等5個城市開展了場外測試,每個城市預計將建成100個5G基站,同時,下一批5G應用和示範城市還包括北京、雄安、天津、福州、重慶等12個。

在終端層面上,中國移動合作伙伴數量多,產業鏈環節分佈廣泛。移動聯合了全球多家終端企業合作伙伴共同啟動了“5G終端先行者計劃”,其中包括高通、華為、聯發科技、紫光展銳、英特爾和三星等6家主流芯片企業,還包括OPPO、vivo、小米、三星、聯想、HTC、海信、TCL等10家主流終端企業,以及Qorvo、Skyworks、Taiyo Yuden和飛驤科技等4家元器件企業。真可謂是財大氣粗啊。


5G,你以為顛覆的僅僅是速度嗎?


還給廣大用戶提供了專門的小程序來查看5G基站分佈的情況。

以地圖的方面呈現,可以放大、放小、精確到區域。

5G,你以為顛覆的僅僅是速度嗎?

大城市,主要商圈目前已經基本上實現全覆蓋。

5G,你以為顛覆的僅僅是速度嗎?



5G未來對我們的生活中哪些方面影響會是最大的呢?個人覺得是車聯網、娛樂、教育、工業、醫療。

1、車聯網,典型的需要高速、低延遲、高安全的應用

在傳統的2/3/4G時代,車聯網的概念就已經存在,但經過了十年,應用最廣泛的行車記錄儀、導航、車輛狀態跟蹤裝置等設備,由於速率、功耗、延遲等問題,只能在一些數據量不大,進行一些延時要求不苛刻的場景上使用,而對於無人駕駛這類型應用的侷限性較高,而5G為車聯網提供了低時延、高可靠、大帶寬的無線通信保障,藉助於“人-車-路-雲”的全方位連接和信息交互,車聯網不僅可以為用戶提供娛樂導航、共享出行等信息服務,還能支持駕駛安全、以及未來的自動駕駛服務。

2、娛樂,主要說下高清視頻和VR/AR雲遊戲。以大帶寬和低時延為特點的超高清視頻類業務被認為是5G時代的典型應用。一方面傳統視頻向4K/8K的演進讓用戶實現了高清,與5G的融合更可提供“不卡不頓不轉圈”的觀影體驗;另一方面VR/AR強調“身臨其境”的沉浸式體驗,5G可助力打造高度沉浸感和強交互的應用場景。


5G,你以為顛覆的僅僅是速度嗎?

3、教育,如何把一等學府名師的實時課程順暢地讓全國的學子們看到。在5G普及後,大大擴展了物聯網網絡容量。通過物聯網應用程序可以幫助教師更方便地獲得關於學生學習的各種數據,提高教育的有效性。低延遲和高速度將擴展VR/AR的應用,擴大課堂中混合現實內容和視頻的容量。視頻與遠程同步課程會變得非常便捷,將會更好地推動城鄉教育資源共享。

4、工業,讓設備能夠流利地與人溝通。主要可以優化人員、設備及環境的全方位管理及生產設備的遠程實時控制,推動工業生產自動化、網絡化及智能化發展。讓智慧工廠得以真正落地,讓很多工業現場重複、繁瑣的巡檢工作利用傳感技術和機器人來做,解放更多專業人才,讓他們在其他關鍵崗位來實現更高的價值。

5、醫療,最典型的是遠程診斷,此次疫情就利用了這塊讓鍾南山團隊在廣州可以進行實時指導。還採用醫療服務機器人的遠程查房、遠程實時會診、應急救援指導、無線手術示教和無線專科診斷等。5G可支持基於視頻與力反饋的遠程操控類應用,如遠程機器人超聲檢查、遠程機器人內窺鏡檢查和遠程機器人手術。

基於5G的遠程醫療,使得優質醫療資源可以得到充分利用,使病患不需要專門去北上廣等大城市大醫院看病,在家就可以享受優質的醫療服務,可緩解我國醫療資源發展不充分不平衡等難題。z


5G,你以為顛覆的僅僅是速度嗎?



最後總結一下5G主要有三大應用場景和五大特點。

場景一是增強移動寬帶(eMBB),其峰值速率將是4G網絡的10倍以上;

場景二是海量機器通信(URLLC),將實現從消費到生產的全環節、從人到物的全場景覆蓋。

場景三是超高可靠低時延通信(mMTC),通信響應速度將降至毫秒級,自動駕駛汽車探測到障礙後的響應速度將比人的反應更快,將助推自動駕駛汽車從實驗室開到路上。

五大特點:高速率、萬物互聯、低延遲、低功耗、更安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