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州古驛道:楚越千年古城,嶺南山水畫廊

千年古城連州,位於廣東省西北部,五嶺南麓,北靠湖南,西接廣西,古代是粵、湘、桂三省(區)交界的商貿、文化中心城市,又是中原往南粵的主要通衢,境內擁有

秦漢古道豐陽—東陂古道兩條古驛道,總長260多公里,逶迤在南嶺延綿的山脈當中,止於與湖南交界的順頭嶺南天門,沿途既有旖旎的田園風光,也有清新的自然景觀,更有厚重的古村文化沉澱。古驛道將被打造成南粵古驛道重點線路,將連州厚重的人文歷史和自然風貌陸續呈現給八方來客。

秦漢古道:八千石階話滄桑

連州古驛道:楚越千年古城,嶺南山水畫廊

千年古城連州,有兩張城市名片,一張是人文的:唐代文豪劉禹錫和韓愈;一張是旅遊的:國家5A級連州地下河和4A級湟川三峽。將這兩張名片聯繫在一起的,是一條橫亙兩千年的秦漢古道。

海上“絲綢之路”的海陸樞紐

連州的秦漢古道,起於秦代,興於漢代,繁榮於唐宋,一直延續到明清。公元前214年,大秦為統一江山,派任囂、趙陀兩大將率秦軍分三路跋山涉水,揮師嶺南,其中一路就是取道連州順頭嶺下連江,進軍番禺(廣州)的。趙佗的軍隊在順頭嶺披荊斬棘、開山鑿石,成了開通秦漢古道的第一功臣。

連州古驛道:楚越千年古城,嶺南山水畫廊

▲秦漢古道(陳馥敏/攝)

早在東漢建初年間,連州古驛道已經清晰記載於史書,距今已超過2000年。

據《後漢書》卷三十三《鄭弘傳》載:“建初八年,(弘)代鄭眾為大司農。舊交趾七郡貢獻轉運,皆從東冶(今福州),泛海而至,風波艱阻,沉溺相系。弘奏開零陵、桂陽嶠道,於是夷通,至今遂為常路。”

“建初”為東漢章帝年號,建初八年即公元83年。“交趾七郡”是漢武帝徵南越後設置的南海、蒼梧、鬱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七郡,在五嶺以南。

按照文中的記載,這七郡貢獻物資的運輸,過去皆從海路運至東冶登陸。但因“風波艱險,沉溺相系”,損失較大,所以當鄭弘接任大司農之後,便奏開零陵、桂陽嶠道,改海運為陸運。

連州古驛道:楚越千年古城,嶺南山水畫廊

▲秦漢古道(陳馥敏/攝)

連州古驛道:楚越千年古城,嶺南山水畫廊

▲秦漢古道(陳馥敏/攝)

經過大規模修繕後的騎田嶺古道從桂陽郡治郴州,經臨武到桂陽(今連州),通往番禺(今廣州)。騎田嶺嶠道沿途五里一郵亭,十里一驛站,非常有規模。從此後,騎田嶺嶠道郴(州)、桂(陽即今連州),成為了中原與嶺南往來的主要交通要道。

連州古驛道:楚越千年古城,嶺南山水畫廊

▲作為溝通中原與嶺南的最早官道之一,它不但是軍事關隘,更是海上絲綢之路與陸路的交匯點,具有連接海陸絲綢之路通津文化的價值和意義。

當時,大量中原的鐵器通過騎田嶺嶠道進入嶺南,改變了嶺南刀耕火種落後的農業現狀,曾所謂“茲路一開,中原之聲近矣,然後五嶺以南人才出矣,財貨通矣,遐陬之民俗變矣”。

據雍正《廣東通志》記載,粵北地區早在三國時期,就已經“在連州闢龍腹陂,開渠溉田五千餘頃”。據《廣東水利史》載,東漢時期沛相袁忠家族在連州龍口一帶修築的“龍腹陂”,還是珠江水系的第一條人工灌溉渠道。

秦漢以後,連州古道一直是一條嶺南通往中原至京城的捷經。唐宋時期,許多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詩人如韓愈、劉禹錫、王宏中、張浚等,被貶之後都通過秦漢古道來到或經過連州,為連州帶來了中原的先進思想和文化,因此連州也成為了百越荒蠻之地的文化之城。據《廣東通志》載:北宋百六十六年,全省進士一百二十七位,連州佔了四十三名,連州因此有“科第甲通省”的美譽。

連州古驛道:楚越千年古城,嶺南山水畫廊

▲秦漢古道(陳馥敏/攝)

在順頭嶺下,連接秦漢古道的是一條河流,這條河流就是古代著名地理學家酈道元在《水經注》中所記載的“洭水”的源頭。《水經·洭水注》:“洭水出桂陽縣……《山海經》謂之湟水。徐廣曰,湟水一名洭水,亦曰洭水……桂水其別名也。”即今廣東省西北的湟江、連江。後又將英德至清遠一段北江稱洭水。

洭水,今稱為湟水,湟水之源雖是涓涓細流,但卻能匯成滔滔江河,奔向浩瀚的海洋。多少物資從嶺北車載馬駝、肩挑背扛,彙集於此,然後從這裡上船下水,進入長途的水上運輸,踏上“海上絲綢之路”的征途。“海上絲綢之路”就是從這裡出發,而洭水是真正的“海上絲綢之路”的水陸交接點。

獅頭嶺:古村見證歷史風霜

橫亙在湖南、兩廣、江西之間有五座大山,由西到東,分別是越城嶺、都龐嶺、萌渚嶺、騎田嶺、大庾嶺,故稱“五嶺”。五嶺是中國江南最大的橫向構造帶山脈,是長江和珠江二大流域的分水嶺。在古代,五嶺山脈以南的地區稱作嶺南,被視為“蠻夷之地”。


連州古驛道:楚越千年古城,嶺南山水畫廊

作為五嶺之一的騎田嶺,不但是中原進入南越的關隘,而且還是中原與嶺南的分水嶺,順頭嶺就是位於騎田嶺南麓的一座大山。當地人把騎田嶺上的大山叫作“順頭嶺”,是希望取個好兆頭,過往行人都能順順利利登上山頭的意思。嶺上有一個古老的村子:順頭嶺村。秦漢古道上的驛站很多,順頭嶺就是其中一個。

連州古驛道:楚越千年古城,嶺南山水畫廊

▲歲月把街面的石板磨得鋥亮光滑(邱勁松/攝)

順頭嶺村是原山塘鎮政府所在地,村子建在高高的山塘黎水嶺上,比山腳的東村崗村高出海拔數百米。該村分老鋪和新鋪,兩地相距約一公里,村中石板街至今還有古夥鋪老屋,似還能尋覓到古人的行蹤。

據當地老人講,順頭嶺石街在抗日戰爭時期過住客商最多,擔鹽北上、販牛南下,賣布、賣油、賣米、賣唱的,人來人往,很是熱鬧。由於當時日寇控制了粵漢鐵路,扼住物資供應大命脈,很多商販就從順頭嶺這條古道,用人畜之力,翻山越嶺,販運商品,特別是戰爭緊缺的食鹽,古道當時又異樣的興旺起來。

連州古驛道:楚越千年古城,嶺南山水畫廊

▲古道人家話秦漢(潘賢強 /攝)

從這裡,你可以清晰地看到秦漢古道如何順著山勢,蜿蜒逶迤。古道寬約三米,多用青石鋪就,或依山石逐級鑿成,從山下到山上共有8800多級。古道向北為順頭嶺老鋪、新鋪村,至湖南、湖北直通中原;向南急下黎水嶺約3公里,海拔落差數百米。

古道陡峭險峻,上山下嶺都很艱難。唐朝元和十年(公元815年),劉禹錫被貶為連州刺史時,走的也是這條古道。他帶著一家老小翻過騎田嶺後,不禁感嘆而歌:“桂陽嶺,下下復高高,人稀鳥獸駭,地遠草木豪,寄言千金子,知餘歌者勞。” 千百年過去,古道保存完好,唯有路面斑駁的痕跡見證了它的風霜。

連州“南天門”,雄風今猶在

到過山東泰山的人都知道,登上三千多級石階,可至雄偉的南天門。在粵、湘、桂三省(區)交界的歷史文化名城連州市,也有一座千古雄關——連州南天門。

連州古驛道:楚越千年古城,嶺南山水畫廊

連州南天門是一座涼亭,就在獅頭嶺老鋪村南頭的黎水嶺古道上,始建於何時,難以考證,重修時間是清代乾隆年間。涼亭用厚厚的青石條砌約1.5米的基地,基地以上是加厚的磚牆。涼亭的兩個大門是用青石條架成的拱門,拱門上各有一塊題寫亭名的石匾額。北門的石匾上刻著“廣蔭亭”三個楷體大字。

連州古驛道:楚越千年古城,嶺南山水畫廊

廣蔭亭

亭名有兩層含意:一是過了涼亭就是廣東,廣東會給商旅帶來“福廕”;另一層意思是這座涼亭能“蔭庇”過往大眾。涼亭南門的石匾額上寫著“南天門”三個大字,意思是登上了這座涼亭就如登上了天界之門,也告訴行人,到了涼亭就已經登上了山頂。

至今,石砌的南天門古樹依掩,石門楣上所刻的“南天門”字體依然清晰剛勁。在新鋪村和老鋪村之間古道邊,至今尚存古代民眾紀念民族英雄岳飛所建的嶽王古廟。在南天門南下石階古道邊,建有石砌古亭,旁有清泉汩汩流出,冬暖夏涼,四季不斷。

可以想見,這亭,這水,為當時的過往行人歇腳納涼、小飲、充飢,帶來多少方便,多少溫情。南天門古道邊有兩座山好似兩少女依偎,當地群眾稱“姐妹嶺”。據說從前每年都有“擔油客”跌倒油擔(主要是茶油),群眾指為“姐妹仙”討油搽頭美髮。當然,這只是民間傳說。

連州古驛道:楚越千年古城,嶺南山水畫廊

▲秦漢古道(李世榮/攝)

天下稱“南天門”的古蹟不多,而登千級石板古道而至的“南天門”更少,即是珍貴了。連州南天門,位於古代中原通南越的官道上,其古深遠;其勢雄偉,在3公里石級之上。雖說由於公路的開通,現在南天門古道已經沒有交通要道價值了,但青山綠水作證:它是連州揮不掉、抹不去的一筆寶貴的歷史文化財富。

連州古驛道:楚越千年古城,嶺南山水畫廊

▲李世榮/攝

站在南天門南望向大路邊,有“一覽眾山小”之感。雖說由於公路的修通,南天門石梯古道已非交通要道,路邊雜草叢生,但當你從南天門下數千級石梯路或從黎水嶺腳上數千級石梯路至南天門,帶給你的,還是那種古韻深厚的震撼之感,這是任何新建公路都無法比擬的。所謂發思古之幽情,往往只需要一個瞬間。

黎水古村:三地建築藝術之大成

秦漢古道沿途有一個獨特的古村,叫黎水村。村子始建於南宋寶祜年間(1253—1258年),全村村民源於同一祖宗,全村1700多人全部姓唐。黎水村最初時稱為“麗水”,是因有一條從山洞中流出來的“美麗的水”而得名。黎水古村自古便是嶺南通往中原古道的驛站。黎水古村距連州城區約40公里,現在連(州)臨(武)公路穿村而過,沿公路翻越順頭嶺即可到達湖南臨武縣。

黎水古村的最大特色,是樓村有一排清朝乾隆、嘉慶年間的古堡式建築——古鍋耳樓,由於每座樓的頂部都砌有鰲頭飛簷,護欄兩邊的防火牆頂部都砌有漂亮的流線,形成型似古代的鐵鍋耳,故稱鍋耳樓。當地人亦稱之為水樓,“樓村”之名也由此而來。

連州古驛道:楚越千年古城,嶺南山水畫廊

這種“鍋耳”形的火山牆是典型的嶺南風格建築,而高高翹起的飛簷卻又是湘南和江西的建築形式,可見黎水樓村的戍樓是粵、湘、贛建築形式的結合體,是粵、湘、贛三地建築藝術相融合的結晶,是難得一見的古建築形式。

1、鍋耳戍樓的整體設計匠心獨到,它巧妙利用了水溪東高南低的地勢,臨水而建,因勢建瓴,高低錯落有致。

2、牆體全部用青磚砌成,樓高四至五層。牆底層用50多公分厚的石條砌成,堅固異常。牆由下而上逐漸收縮,至第四、五層時,牆厚降至約30公分。

3、古人建鍋耳樓的主要目的是防禦盜賊、土匪的搶劫,一旦遭遇匪情,全村人都可以上戍樓躲避。因為堅固,所以建成幾百年來,儘管沐風櫛雨,但房屋仍然固若磐石,保護著全村人的安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