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1280億市值的瀾起科技還能繼續漲嗎?(一)

詳細看了瀾起科技的招股說明書和之前的歷史後,在分析瀾起科技的財務數據之前要清楚瀾起業務的以下的幾點:

半導體:1280億市值的瀾起科技還能繼續漲嗎?(一)

1.內存接口芯片不是DRAM芯片

2.內存接口芯片與DRAM芯片為伴生關係,內存接口芯片下游才是DRAM市場

半導體:1280億市值的瀾起科技還能繼續漲嗎?(一)

3.內存接口芯片的技術迭代可以稍慢於DRAM的技術迭代

瀾起科技和IDT 內存接口芯片崛起之路都是從新濤科技開始的,那麼接下來的分析就避免不了將瀾起和IDT做財務上的比較,但在此之前還有幾個很需要我們去注意的方面

(1)存儲市場繁榮景象已到末期

半導體:1280億市值的瀾起科技還能繼續漲嗎?(一)

從此圖可以看出從2001年後,DRAM的每次大的繁榮週期為6年,而目前從2013年起算,目前DRAM的景氣週期已經過去了6年多

(2)DDR5全面普及還有多久?

從第一條DDR4內存條在2011年三星宣佈完成開發,並採用30nm級工藝製造了首批樣品。於2012年投入商用,其後在2015年Intel六代CPU的發售標誌著進入DDR4時代,於2016年全面普及後,瀾起的招股說明書財務報表情況正是從2016年開始的,也正是說瀾起的崛起絕對是因為直接和JEDEC協同確定了DDR4內存接口芯片的標準,比其它主要廠商早完成認證,趕上了DDR4全面普及時代從而帶來了營收和利潤的大幅增長,但從DDR4內存條的出現到全面普及已經過去了4年多的時間

此時要關注的時間點是從2011年三星宣佈完成開發後到2016年DDR4的全面普及花了4年的時間

2017年9月22日,Rambus宣佈在實驗室中實現完整功能的DDR5 DIMM芯片,預期將在2年開始量產。

2018年10月,Cadence和鎂光公佈了自己的DDR5內存研發進度,兩家廠商已經開始研發16GB DDR5產品

在這裡要注意的是RAMBUS具有DDR5的先發優勢,而目前瀾起科技的DDR5內存接口芯片仍處於研發狀態中,預計量產為2021年-2022年

半導體:1280億市值的瀾起科技還能繼續漲嗎?(一)

半導體:1280億市值的瀾起科技還能繼續漲嗎?(一)

半導體:1280億市值的瀾起科技還能繼續漲嗎?(一)

半導體:1280億市值的瀾起科技還能繼續漲嗎?(一)

半導體:1280億市值的瀾起科技還能繼續漲嗎?(一)

在這裡有另一個重要的時間節點,即2013年10月,瀾起完成DDR4內存接口芯片的認證,是在2011年三星宣佈完成DDR4研發後兩年,而現在離RAMBUS 2017年9月宣佈完成DDR5工程樣片已經過去兩年的時間,如果瀾起到2020年底完成第一代DDR5內存接口芯片的量產版研發,完成認證可能要都2021年,到時就過去了4年時間

瀾起科技第一代DDR5內存接口芯片工程樣片是在2019年推出的,要到2020年底才能完成第一代DDR5內存接口芯片量產版的研發

,隨後形成量產可能要到2021年-2022年,從瀾起招股說明書中提及,DDR4內存條的面世時間是2014年,估計DDR4內存條也就是在2014年完成的生產線量產,而在量產一年前瀾起就完成了DDR4內存接口芯片的認證,瀾起是否能在DDR5內存條面世前形成量產,瀾起必須在CPU廠商完成新一代芯片迭代前完成DDR5內存接口芯片的三方認證,才能趕上技術迭代後的大規模擴產

這裡值得商榷的一點是RAMBUS宣佈的是實驗室中實現完整功能的DDR5 DIMM芯片,這個不是DDR5的面世,畢竟DDR5的內存條面世還需要搭載DDR5內存模組的系統,目前來看如果DDR5在2020年面世,如果瀾起在2022年才能完成DDR5內存接口芯片的量產,也就是在DDR5面世之後了,可能會錯過大好時機


(3)我國大陸資金大幅度的投入DRAM行業,同時海外廠家均有擴產計劃,下游DRAM市場的產能過剩會導致DDR4過快進入產能過剩

隨著國家集成電路基金在DRAM行業上的大量投放資金,目前所知的在建DRAM工程廠家有$兆易創新(SH603986)$ (兆易創新目前募資投放是用於DRAM芯片設計),長鑫存儲,福建晉華(做個比喻,國內DRAM廠商的行為就像國內通信業已經要進入5G時代,而你還在持續投入4G。


長鑫12吋存儲器晶圓製造基地項目(300mm)項目單位:合肥長鑫集成電路有限責任公司

項目內容:長鑫12吋存儲器研發項目總佔地1582畝,總投資約80億美元(約550億元),規劃月產12.5萬片DRAM存儲器晶圓。項目採取一次規劃、分三期實施,首期計劃投資約180億元,建設12吋存儲器研發線。

項目進展:合肥長鑫項目一期已於2018年1月完成建設一廠並開始安裝設備,2018年7月16日項目投片。按照規劃,該項目將於2019年末實現產能每月2萬片。

2019年9月20日,合肥長鑫DRAM存儲項目正式投產,由合肥市政府旗下投資平臺合肥產投與兆易創新共同出資組建。項目一期設計產能每月12萬片晶圓,屆時影響全球1Xnm制式工供應大概6%-8%(由於缺少全球1Xnm產能數據,僅能從長鑫本身預估市佔率取得數據)。從2020年開始,公司則開始規劃二廠,2021年則完成17nn的研發,也還是1Xnm制式工藝,我國內存接口芯片製造工藝落後國外巨頭至少5年

從消息來看,兆易創新、合肥長鑫的DRAM項目都是面向DDR4建立起來的生產線,現在合肥長鑫是國內內存芯片的龍頭,主要已建成和在建工程制式是1Xnm,而目前DDR4內存條的出貨增幅已經在開始下降,目前合肥長鑫的設計產能是每月2萬片晶圓,相當於海力士無錫二廠66%的產能,到1-2年後這批國內廠商在建工程完工實現量產後,估計會進一步破壞DDR4的供需情況,屆時就是DDR4走向終結的時刻。

現在國際三大DRAM巨頭量產內存芯片都是1Xnm制式,在建的基本是1Ynm和1Znm制式


總結:隨著內存條面臨的DDR5更新換代,全球像三星、海力士、美光這樣的超級巨頭已經在佈局下一代的製程和技術,而國內還在大幅度的投入資金到DDR4時代產物,會加快存儲市場景氣週期的終結,破壞2020年可能到來的DDR4供需平衡,而其中DDR5的量產版推出速度和Intel對於DDR5支持認證時間至關重要,而瀾起科技在內存接口芯片研發的速度上過慢可能導致趕不上DDR5迭代速度,從而被迫在景氣週期結束時在紅海里廝殺,真是在各大勢力夾縫中求生存

下一章主要分析瀾起營收增幅下降、全球DRAM需求情況和IDT市盈率對比問題

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建議,不構成投資建議。買賣自由,盈虧自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