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大臣眼中的世界列强,回国所提六条强国建议均未被采纳

1905年清国派戴鸿慈等人去欧美考察,回来后戴鸿慈写了份报告,有些意思,摘录如下:“美国是合众国,注重民权,德国是联邦国,而实际是君主国,奥地利和匈牙利虽然同盟,然后却各有各的制度,法国、意大利是集权,只有英国人遵循秩序而不激进,其宪法颁行百年而无弊端。”

晚清大臣眼中的世界列强,回国所提六条强国建议均未被采纳

“从国力来看,德国陆军最强,英国海军最强,美国国民最富。从政略来看俄法同盟,英日同盟,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同盟,这些是互相倚助以求国势稳固。因此列强对峙中没有一国孤立可以图存。且人民越来越多,智力和见识日益增强,内力也日渐膨胀。所以各国的政策,有为了殖民而造西伯利亚铁路的,有为了商务而修巴拿马运河的,有因为国家富强而把资本投给外国的,这些都是有深意的。”

晚清大臣眼中的世界列强,回国所提六条强国建议均未被采纳

“从民气来看,俄国人志向远大而少秩序,国家的缺点在于国民缺乏教育。法国人喜好美术而安逸,国家的缺点在于过于奢侈。德国人倔强而尚武,国家的缺点在于太骄傲。美国人喜欢自由而多放任,国家的缺点在于太复杂。意大利人崇尚功利而贪诈,国家的缺点在于贫困。只有英国人有自治精神,有独立不羁的气象,人格之高尚,风俗之淳厚,是各国所不及。”

晚清大臣眼中的世界列强,回国所提六条强国建议均未被采纳

“臣看出三条规律,一、没有开诚布公之心国家必危。西班牙对殖民地人民苛刻,导致菲律宾、古巴脱离自己。英国鉴于美国的反抗,而对于澳大利亚、加拿大人民给予自治之权,因而有今日的强盛,这是开诚布公的缘故。俄国灭波兰而用严法禁止波兰的语言流行,导致波兰人现在揭竿而起,要求权利。而且俄国办教育和练兵都以专制为目的,因此日俄战争不战而溃。俄罗斯莫斯科、彼得堡的暴动就是军人和学生搞得。防备越严密,而祸乱隐藏在所防之中,大患则发生于所防之外,这都是不开诚布公的缘故。

晚清大臣眼中的世界列强,回国所提六条强国建议均未被采纳

二、没有远见识国家必弱。俄国因交通不便,所以用中央集权,所以俄国地方自治不行。美国因疆域广大,而用地方分权,因此中央与地方同时进步。德国虽然是君主国,但人民都有参政资格。法国虽为民主国,但政务操纵于官吏之手,人民反倒没有自制能力。这就是法国比德国弱的原因。

晚清大臣眼中的世界列强,回国所提六条强国建议均未被采纳

三、没有同化他族能力的国家必然有大矛盾。美国用共和政体,重视人民权利,虽然人种复杂,但同化能力强,因此上下相安无事。奥斯曼帝国有几十个种族,语言宗教各不相同,又没有统一的机关,导致有今天的衰弱。俄国有100多种族,政府又歧视少数民族,以致有今天的纷乱。奥地利和匈牙利虽然拥戴一个君主,但两族容貌、习俗、预言、性情各异,所以早晚会分裂。”

晚清大臣眼中的世界列强,回国所提六条强国建议均未被采纳

最后他把目光回到中国,说:“中国是几千年文明古国,不免有尊己卑人之见,未尝与世界各国比较。臣想说,我们应该做六件事:一、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二、国事取决于公论,三、集合中外所长以谋国家之发达,四、明确官府体制,五、给地方一部分自治权,六、增强政治透明度。”但他提的这些清廷一条都没采纳。

晚清大臣眼中的世界列强,回国所提六条强国建议均未被采纳

在此提一下很多人怀疑戴鸿慈这篇奏折是秘书写的。原因嘛,您看了下面这个故事就知道了。戴鸿慈来到美国后,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知道他是清国法部尚书,问他:“听说贵国正改订法律,不知怎么样了?”戴鸿慈:“这事归法部侍郎负责,我从没过问。”翻译一听,你这一把手居然从美国问过,也太混蛋了!让我怎么跟人家说,于是翻译时将这句话略过。戴鸿慈连自己分内之事都不过问,更何况这份报告呢?所以史学家怀疑这份报告是找人捉刀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