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教育这块蛋糕,究竟能做多大块?


线上教育这块蛋糕,究竟能做多大块?


自从沉迷网络世界后一直觉得自己的灵魂很肤浅,直到打开网易公开课的大门,时不时听着哈佛北大的课程就有种肤浅灵魂得到升华的错觉。

目前病毒疫情当道,学校开学时间推迟,大人和熊孩子们都赋闲在家,线上教育开始流行,并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教育压力,也因此很多人猜测此次疫情或许会使教育模式大转变,让本就向好的线上教育再上台阶,在教育市场里分得一份蛋糕,这种展望确实是有道理的。

很多人可能都是最近几年才关注到线上教育,但其实它的发展历史比我们意识到的早得多,基本是跟互联网同时起步的。并且令人出乎意料的,是由公共教育系统牵的头,没错,就是由支配我们整个学生时代的黄冈中学,另外还有北京四中等几家知名中学开设的网校开始的。


线上教育这块蛋糕,究竟能做多大块?


后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线上教育也开始迅速的发展起来,除了出现专业的线上教育机构以外,很多第三方教育机构也参与到了线上教育的发展中,目前各大教育机构都初步探索出了自己的商业模式,我国的线上教育市场已初具规模。

这一点从近些年的市场规模也可以窥见一斑,根据中国报告网报告2013年在线教育的市场规模有329亿元,到2018年已涨至1249亿元,平均的每年增速高达30%。

近年来的资本热潮也一直保持着对线上教育的热情不减,这次疫情期间,各家线上教育平台的股票一路高歌猛进,由此可以预见投资市场对线上教育的发展极为看好。

如此看涨的势头不是没有道理的,教育在我国是个永久不衰的话题,在网上随便逛一逛就能感觉到有孩子没孩子的都在知识焦虑。

但现状却有点尴尬,一方面是需求市场的求贤若渴,一方面是资源市场的分配不均,如何促进教育资源分配一直是困扰教育界的头等问题。而线上教育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种尴尬,现在没有考上清华北大的人也随时可以在网易公开课上听到清北教授的课程,只要可以上网随时随地都可以听到名师教学,三四线的城市仍然可以接触到一二线的教学资源。

不但接触到的教学资源更多,选择性也更广,可以根据个人情况自主选择更适合自己的优质资源,同时很多线上教育机构也都在探索更加低廉高效的全方位互动模式。

除了教育资源的增加,支持线上教育的技术也在飞速增长,AI、大数据、云计算等多重技术风口,让线上教育可以合理高效的根据用户们的习惯和喜好提供专业的帮助。也是资本看中的未来线上教育的发展潜力所在。


线上教育这块蛋糕,究竟能做多大块?


如此看来,教学和接受教学的低门槛,终生教育引导下无限的市场潜力,市场逐渐的规范化,外加技术进步的加持,让很多人猜想,在不久的将来,线上教育替代线下教育的可能性。而在这方面本编还是比较支持俞敏洪的看法,线上教育始终只能作为线下教育的辅助功能运行。

虽然线上教育可以满足知识供给,但选择性的增加和技术进步也只能丰富教育形式,却很难满足教育的实时性和互动性。在面对面的教授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反应以及与学生的互动得到实时反馈,并根据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保证教授效率的最大化。

另外,学生之间的互动不仅可以促进教学效果,也是他们社会性学习的开始。这些都是线上教学很难提供和保证的,特别是社会性的学习在线上教育中几乎是被阻断的。对于很多小朋友来说,上学的唯一动力就是找到同样不爱学习的小伙伴了,现在如果纯网上教学,可能就只有回笼觉这一个好处了。

当然,家长的监督和陪伴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种不足,但赚钱养家是常态的父母恐怕也很难做到全方位的弥补。

而线上教育变现难,教育模式创新不足,创新风险大,也是各家机构在运营中非常头疼的问题,“YY教育”就是很好的前车之鉴。

所以,线上教育虽然还有很长的路可以走,但是完全吃掉教育这块蛋糕却是不可能的,目前疫情期间虽然被暂时作为替代方式,可从效果来看捉襟见肘,一方面减少了老师的责任,一方面增加了家长的负担。

很多家长看到孩子盯着电脑屏幕认真听课的样子便觉得高枕无忧了,殊不知这才是考验的开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