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生产的歼11和2008年生产的歼11在技术上有没有差距?为什么?

国际外交忽悠团创始人


区别是很大的,2018年的重启生产型歼11B战斗机大量的采用了歼11D战斗机的技术,他并不是过去的老歼11B了,因此更加先进。

歼11B重启型战斗机是沈飞在基本停止歼11D战斗机的开发后重新改进的歼11B战斗机。原本,空军打算在歼16多用途战斗机之外再研发一种全新的专用空战重型战斗机,在歼20服役的同时用来填补我国对重型先进战斗机的需求,这款战斗机就是歼11D,他曾经被看做是苏35战斗机的有力竞争对手,但是我国进口苏35战斗机之后,对歼11D的需求锐减,外加歼20的大规模服役开始,歼11D越发的尴尬。

但是歼11D战斗机为我国的侧卫系战斗机积累了很好的发展经验,也指明了改进的方向,比如更换更加先进的有源相控阵雷达,比如使用更多的复合材料,比如换装推力更多的WS10B发动机等,都是能在不制造歼11D的情况下,把我国的战斗机质量升级到新高度的办法。而且这样比直接研发歼11D要更加便宜、可靠。于是我国开始利用歼11D的技术改造歼11B。

新生产的歼11B战斗机使用了太行WS10B发动机,推力为14吨,而此前的歼11B战斗机使用的是WS10A发动机,推力是13.2吨,虽然单发推力仅仅上升0.8吨,但是双发增加了1.6吨推力也足够改善飞机的飞行性能,提高飞机的挂载能力了。而且新的歼11B战斗机还使用了更多的复合材料,根据统计,大概能在不改变飞机机动过载能力和结构强度的基础上,减重1吨的重量,这样,发动机推力增加了1.6吨,机体减重了1吨,整个飞机的重量裕度一下子多出来2.6吨。

歼11B战斗机还使用了更加先进的机载雷达,把过去的1474脉冲多普勒雷达换装为如今的大孔径、大功率的AESA有源相控阵雷达,飞机的探测距离、探测精度、抗干扰能力、电子对抗能力、多目标交战能力都获得了提升。要知道,过去的歼11A战斗机曾经因为雷达不好,影响了中距离空战能力,导致被瑞典的JAS39在中距离空战中打了一个8比0。

当然,在第二次和泰国的JAS39战斗机的空战演习中,我国出动了中距离空战能力更好的歼10A战斗机,就一举改变了劣势。新歼11B战斗机的雷达比老歼10A的PD雷达要先进的多,中距离空战能力还提高了一个层次,足以在中距离压制几乎所有的四代半战斗机,因此新的歼11B战斗机比老歼11B的综合作战能力提高的可不是一星半点,早已经脱胎换骨,堪称是一个新的型号了。


海事先锋


让广大军迷失望了,基本上没什么差距。

近期,官方媒体密集报道了即将换装歼20的空军航空1旅“先锋大队”的模范事迹。在这些报道中眼尖的军迷发现了07批歼11B的身影(上图就是)。07批是停产多年后的歼11B在去年开始复产的最新批次。值得一提的是,作为我军第一个装备歼11B的单位,1旅目前非常罕见的混装了AL31F版和太行版的歼11B,再加上一批歼11BS。

网络上很多军迷对复产的07批次抱有很高的期待,甚至有人幻想这是沈飞用歼16、歼11D技术对歼11B深度改进的三代半战机。在歼16正在大规模铺货的当下,将歼11B改装成三代机也是很合理的,但是现实总是不尽如人意---复产的07批次歼11B与之前的批次在技术水平上基本没什么不同。

当然,以沈飞目前的能力,在歼16和歼11D两个项目之后,弄出一款三代半水平的歼11B并没有技术上的障碍。对于歼11B来说,主要换装先进的AESA雷达和电传飞控技术,再整合点多用途能力的航电系统,就可以摇身一变成为时髦的三代半战机。但是,上述几条改进方向都没有体现在07批的歼11B上,黑色的雷达罩就是最明显的证明。

至于07批的歼11B为什么没有进行明显的改进,这要从这批歼11B的出生讲起。

目前我国军队正在进行热火朝天的改革,对于空军和海军航空兵来说最大的改革就是“师改旅”,就是把原来的一些团级部队改成旅级作战单位。这样的改革最明显的结果是原来一个战斗机团下辖24架飞机(典型的歼11团),改成旅之后变成32架。多出来的8架就需要相方设备筹集。从别的部队抽调是一个办法,但是最根本的解决方案就是多采购一些,结果就是复产的07批次。

除了师改旅扩大编制需要补充的飞机,07批次的歼11B还有其它用处。

这是沧州飞训基地的07批歼11B。按说,装备了歼20、歼16、歼10C等先进战机的飞训基地不应该再装备歼11B这样的“落后”装备。其实,这是该部用于编写新大纲下的歼11B使用手册,为使用歼11B的部队进一步挖掘该机的战斗力。

在歼20、歼16、歼10C正在如火如荼换装的当下,空军再装备一批老掉牙的歼11B确实显得有点开倒车的意思。其实,正如前文所说,并不是我们没有那个技术能力,而是军队在权衡性能和军费支出后,以战斗力标准作出的合理选择。

诚然,我们可以开发出一款三代半水平的歼11B,但是那样会付出不菲的资金和时间上的代价,军队也得重新建立一套体系,这些都意味着额外的资源投入。既然这批歼11B是为了补充编制,数量也就是区区几十架,没有必要搞一个新型号。而技术水平相似的歼11B交付部队后,轻车熟路的使用单位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形成战斗力,这就足够了。毕竟,虽然这些年来军费稍微宽裕,但是空军需要花钱的地方太多,好钢要用在刀刃上不是?其实与军迷一味对武器装备的性能吹毛求疵不同,军队更看重装备能否快速、可靠的形成战斗力。

与其花费巨资舔几十架不痛不痒的三代半空优战机,倒不如省下钱多来点这个。


从此萧郎是路人甲


2018年还在生产歼-11B,就别提技术上和十年前的歼-11B有没有差距了,没有,至于为什么歼-20、歼-16都出来的今天,还要生产落伍的歼-11B?

一句话,斗争形势严峻,空军嗷嗷叫要飞机,三班倒都不赶趟了!

最近一段时间的国际形势,不便细说,各位肯定都很清楚,中国海、空军面临的压力在增加;海军新船如下饺子,空军则到处要飞机,廉颇老矣的歼-7、歼-8系列亟待换装,四代机没指望,三代机至少你得管够吧?

另外还有一个重大情况,空军在进行改革,从“团-师”的两级体系改为“旅”,也就是把团扩充为旅,一个航空兵团的24架编制数量至少要提升到32架、甚至更多,那么很明显,改制一个装备三代机的航空兵团,就要补充至少8架三代机。

一方面替换老旧机型,另一方面补充编制,这么多的战斗机从哪来呢?

咱国家的战斗机研发、制造基地,一共就两处,沈阳的601所、112厂(沈飞)和成都的611所、132厂(成飞),现在全都在开足马力造战斗机。

成飞这边没说的,歼-20是天字第一号工程,此外就是歼-10C,预计年产能为24架歼-20、24~32架歼-10C,粗略估计可整体换装一个航空兵旅、补充一到两个航空兵旅的编制;

而沈飞呢,情况就很复杂了,歼-16是重点工程,歼-15低速维持生产,歼-31还八字没有一撇呢,此外还有啥?没了。

每年24架歼-16,再加上几架歼-15,这就是老牌大厂、沈飞的贡献?

可拉倒吧,没看见现在空军、海军航空兵都饿成啥样了,看见战斗机就两眼放光,上头马上发话,不行,你沈飞是共和国航空工业长子,每年吃这么多国家拨款,赶紧拿战斗机出来,什么什么,苏-35?

那是买老毛子的、和你有啥关系,赶紧的、别墨迹,会造啥就赶紧造点啥!

沈飞还能干嘛,苏-27套餐包里扒拉扒拉,好吧,歼-11B复产走起……

话啰嗦,理不啰嗦,在2018年这个隐身战斗机满天飞的时代,为啥还要继续生产很不隐身的歼-11B嘞,谁不想机库里一水的歼-20,但没办法,别说一架歼-20要人民币10亿元,就是不差钱,也没生产线造啊。

今年新生产的歼-11B,据称,和十年前的歼-11B几乎一模一样,改进很小,就是为了和空军、海航已有的200多架歼-11B兼容,造出来就能直接用。

总而言之,一切贴近实战,准备军事斗争!

——


炎黄军武


是有差距的,雷达航电,配套武器以及发动机都有一定差距。

2008年的时候刚刚开始生产歼11B不久,配的是刚定型2年的太行发动机,也就是WS-10A。雷达用的还是平板缝阵的脉冲多普勒雷达,探测距离和多目标能力和相控阵雷达有不小的差距。当时使用的对空武器仅有霹雳-8格斗弹+霹雳12中距弹。

在06批次生产结束多年后,歼11B进入了长时间的停产状态。而就在大家以为歼11B彻底停产时,2017年的一则央视的报道,表明歼11B仍然还在生产,只是样子跟过去有所不同。

07批次的歼11B

央视对歼11B新批次战机生产车间的曝光

按照中国军网的一篇文章的披露,歼11B最新型号,已经装上了无源相控阵雷达,并可以使用我国第四代格斗弹和中距弹霹雳-10和霹雳-15.这意味着沈飞升级了歼11B的武器射控代码。

07批次的歼11B挂上了霹雳-15,战斗力大增

此外,歼11B和歼16一样,用上了全权数字发动机控制(FADEC)的WS-10B发动机,推力和飞行性能比之前的WS-10A也提高了不少。

歼11B一开始就不具备精确对地打击能力,以至于要挂着火箭巢和铁炸弹执行对地轰炸任务。直到今天,新批次的歼11B,由于换装了无源相控阵雷达,对地探测能力相比脉冲多普勒雷达有不小的提升,具备了合成孔径绘制地形的新歼11B理论上对地能力也是可以上一个台阶的,就看相关单位会不会给他研制配套的精确制导武器了。不过遗憾的是,时至今日,我们依然没有看到歼11B在任何报道中有使用精确对地制导武器的描述。。。


纸上的宣仔


首先呢空军大部分列装的并不是歼11,而是歼11的改进型号歼11B,歼11在装备部队没多少架之后就已经停止生产了。后续装备的机型都是歼11B,歼11B从2008年生产一直到今天。网友可能会好奇,今天生产的歼11B和以前生产的会有哪些改进,会有哪些区别呢?区别这肯定是有的,但是并不太明显。毕竟即便是现在技术已经很发达了,也拥有了先进的技术,肯定不会把四代机甚至五代机上的先进技术移植到三代机上面。那样成本合不来,就算是硬要把歼20上的隐身技术移植到歼11B上面,那么还要修改歼11B的气动布局。这一项还不如重新设计一架飞机。但是肯定会把歼11B的核心部件进行升级换代,毕竟10多年前的技术已经很落伍了。

18年版本的歼11B配备有比08年版本歼11B更先进的二代光电瞄准系统-EOTS光电瞄准系统。这种系统可以在雷达被干扰的情况下使用红外线探测来追踪敌机的位置。也就是说可以在自己雷达被干扰的情况下发动对敌人的进攻。虽然没有配备有源或者是无源相控阵雷达,但现在歼11B上面的机载雷达,肯定要比当初的多普勒雷达要先进的很多。

动力系统由原来的涡扇-10A换装为现在先进的涡扇-10B,续航能力和机动性能比以前有了大大的提高。挂载的武器也由原来的霹雳-8格斗弹和霹雳-12中距离导弹换装为现在的霹雳-10和霹雳-15,攻击性能比以前要大大的增加。从现在的综合性能来看,歼11B即便是达不到四代机的水平,也完全可以算是三代半的水平了。

有些网友可能会疑惑,我国都已经成功研制了第五代战机歼20,为什么还要装备第三代战机呢?那么我很不幸的要告诉你,我国不光装备有第三代战机,还装备有第二代战机呢。至于说这其中的原因,钱是一方面,一架歼20可不便宜,我国的军费又不像美国那样财大气粗,像膀肥腰圆的美国土豪才装备有几十架的F22。军事装备的换装都是循序渐进的。不可能说换就换。而且像我国装备的二代机和三代机还有很多的用途,没有必要直接把它们丢掉。


沐风谈兵论道


好吧!回答一下都知道歼11B是苏27的底子,气动布局已经接近于完美改无可改,用一下壳子没啥大不了,天下文章一大超吗!只有瓤子改就多拉去了,从模拟改成电传数字化成度和国内生产的歼10系列没有区别,区别在于歼10是单发歼11b是双发航程更远机动性都差不多连地面的维护工具和保障车辆都一样,沈飞并非无能,只是分工不同的至于五代机竞标失败沈飞自己搞了个歼31用于出口和对海军推消在正常不过了。本来吗重型机价格高造的慢正常至于空军采购是歼10是替换歼7的属于国土防卫型就是要量多的。像歼11B是主力虽然少一些干的都是脏活累活,国内引进的第一批苏27都已经退役报废了首批国产的歼11也快飞废了!证明战备强度有多大,海军和空间都指着歼11系列哪,有一点要说明当年咱们和俄罗斯签协议的时候是这么签的不准把授权生产型和自行改进型不准外销,为的是保护俄罗斯的军机市场。在一个大国重器怎可视人,别看俄罗斯卖给别的国家有一个算一个改的都不如歼11B系列的


小人物无名氏


既然生产的日期不同,那么相同的战斗机肯定是有技术差距的,只不过不大而已。2008年的中国科技,和2018年的相比可以说是天壤之别。早期生产的歼11B战斗机,是没有精确对地攻击能力的。而新生产的歼11B则增加了精确对地攻击能力,其他的则没什么变化。

为何早期的歼11B不具备精确的对地攻击能力?

首先来说,歼11B服役于2006前后,那个时期我国空军的主战装备还是早期的歼10(数量少),苏27,苏30MKK,歼8,歼7。而这些战斗机的制空性能也不怎么样,早期的歼10还不具备发射主动雷达制导的导弹,只能发射半主动雷达制导的霹雳-11。而唯一能够发射主动雷达制导导弹的也只有苏30了。所以说,那时可是急缺制空战斗机。而歼11B就在此时服役,时间紧,任务重,所以没有精确的对地攻击能力,主要性能还是放在制空上的。早期歼11B战斗机装备的是1493脉冲多普勒雷达,在当时,该雷达的性能也是比较好的,探测距离在120千米左右,能够同时跟踪10个目标,对其中的4个发动攻击。



为何歼11B又复产了呢?而不是大量生产歼16或者歼10C?

因为我国进行了军改,空军由师改旅。如此一来,就需要大量的战斗机进行补充编制。由于我国国土辽阔,只有重型战斗机才符合需求。因为其航程远,载弹量大的优势是歼10系列战机不能比的。

既然是重型战斗机符合需求,那么歼16,歼11D,苏35的性能要比歼11B强得多,为何不选择这三种呢?



因为苏35战斗机不是国产的,还要等俄罗斯生产,不知到了何年何月,速度过慢也不足以达到快速补充的目的。而歼16战斗机的造价高昂,且生产速度也不快,更不能快速补充部队所缺的。至于歼11D,那就更远了,目前来说没有一点消息。所以说,如果要快速量产,还是技术已经成熟的歼11B才能够担负起迅速补充数量的重任。沈飞目前就有歼16这个型号在生产,也与歼11B有许多相同之处,生产歼11B才是最快的选择渠道。

而且,随着歼20,苏35,歼16,歼10C等航电系统更为先进,空战能力更强战斗机的大量生产。正因为歼11B的新批次升级不大,对付周边国家的空军装备没有绝对的压倒性优势。所以就无需在挑起制空的大梁了,这也是新批次增强对地攻击能力的原因。



新歼11B相比老歼11B性能的提升。

新生产的歼11B相对于老歼11B增强了精确对地攻击的能力,其他的相对老款来说改变不大。这也是歼11B能够快速大量复产的原因,毕竟作为补充的机型,无需花费更多的精力。也见过歼11B挂载霹雳-15导弹的图片,或许新批次也能使用霹雳-15和霹雳-10导弹了。要知道最终挑大梁的还是歼20,歼16,歼10C等,而歼11B只需进行对地攻击和巡逻就行。(图片来自网络)


江山何沉


很多“军迷”小看了老大哥沈飞。

其实,几年间就有百架的歼16装备部队;歼15我们应该知道满载24架,那么肯定在路基备勤轮训还有24架,新的航母进展顺利,舰载机也得同步生产,改进型歼15不可能拖后腿,总共应该有不少于70架左右才能满足需求。

歼11D到底有没有投入生产?我因为已经装备部队。一、央视小撒采访歼11B部队的视频瞬间暴露11D,后来马上打上马赛克。二、在西南谋机场同时发现5架11D也会得到答案。三、歼16装备部队非常顺利,其实16、11D大多是共融,只是部分模块进行改变,因此生产11D没有任何技术难题。四、空军是我国三军发展的重中之重,新形势下我军急需重型歼击机,保持对周边国家及地区或海洋控制优势,需要16、11D、11B升级,需要沈飞系列战机。

最后一个问题也是正题,歼11B2018年与早年的11B有没有变化?我的答案是11B已经停产,只是列装部队部分歼11B回厂升级改造。主要改造内容是:信息化兼容、火控系统升级、更换雷达系统换装隐身新涂料等,细心的军迷早就得到海军也在“回炉”改造以前的军舰。

这是本人沈飞的认识,也是对关心人11B的回答。


沉语八卦


今年已经是2018年了,歼20已经在万众瞩目之中走进生产线,开始批量生产列装部队。那么现在生产的歼11b和十年前我国生产的歼11战机又有什么差别呢?虽然没有什么突破性的“魔改”,但是在火控,雷达,和火力上有这些大的改动。

首先,其火控系统有了较大的提升,首先一个大的改进是其装备了我国先进的第二代光电瞄准系统“EOTS”,这种系统能够在没有雷达的时候,使用红外探测等其他手段瞄准敌机,为我方导弹提供制导。这甚至能在我机雷达被干扰的情况下还能发射导弹,攻击敌方

第二,在一期央视的报道中,着重提到了歼11b换装了更新的高性能雷达,虽然从外形中可以看出并不是相控阵雷达,但是据军迷推断很有可能是国产的多普勒雷达。提高了歼11的搜索和航电水平。

最后,18年生产的歼11b使用了之后新研发的国产ws10a发动机,并且提高了火力兼容性,可以在其上运作更新更有威力的导弹,例如pl15等。

无论如何,我们可以确认的是。十年过去了,我国的军事技术一直在升级,这种情况下作为我军现役战机的歼11不可能一直原地踏步。事实上,在五代机发展的红红火火的的同时,作为其高低搭配的歼11也有了全面的进展。虽然这些进展略小,没有起到魔改或者质变的结果,但是这些进步还是可以确实的提高其战斗力,积小成多,聚沙成塔之下也能大幅提高我国空军的水平。


诸葛小彻


差距当然有啦。但并不深刻。

第一,量产的发动机不同,不管从推力,寿命,都比十年前的要好,十年前的已经停产了。

第二,电子设备略有提升,但不是很多。现在的战斗机,航电要占成本的很大一块。如果把四代机的航电装在三代机上,三代也不便宜了。但这批次的航电更完善,飞控更成熟。

第三,整体质量更好,先进工艺的应用可以缩短生产时间,提高生产质量。

但整体来说,还是小打小闹。更先进的歼11D因为太贵,不知道能不能投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