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國製造業復甦,船公司將通過提高運價來彌補損失


隨著中國製造業復甦,船公司將通過提高運價來彌補損失

遠洋運輸公司正準備迎接預訂滿員的船隻。

據報道,中國製造業的復甦達到了新年前水平的80%左右,地區運輸活動似乎也恢復了原來的速度。

東方海外表示:“我們看到許多碼頭和倉庫恢復了正常運營。”“上海、天津和寧波的冷藏塞短缺問題也在逐步改善,更多的貨運服務已經恢復。”

該公司的觀點得到了在線貨運市場Freightos的支持。該公司本週報告稱,中國製造業已朝著正常方向邁出了“明確的步驟”。

至於多式聯運的情況,Freightos表示:“上週是一個主要的痛點的跨省貨運,現在也以80%的運力在運作。”

上海集裝箱運價指數(SCFI)本週的評論報告稱,歐洲的船隻使用率為75%-80%,美國約為70%。

自1月25日中國農曆新年以來,航空公司被迫撤回了亞歐航線和跨太平洋航線近一半的運力。據海情分析機構估計,這一數字約為190萬teu。

這位分析師表示,這一激進舉措可能導致集裝箱班輪公司損失約20億美元的收入,儘管在病毒危機最嚴重的時期,運營商似乎成功地保護了現貨費率不受任何嚴重侵蝕。

事實上,今天SCFI的北歐部分上升了3.2%,達到每teu 830美元,而地中海港口略有下降,為每teu 915美元,下降了1.4%。

各航空公司正準備在本月晚些時候上調航空費率,以彌補第一季度的嚴重虧損。

來自中國的落料船帶來的連鎖反應,給歐洲出口商帶來了一個重大問題。首先,已經將貨物送到集裝箱碼頭的託運人不得不在裝貨前等待數週,其次,由於進口貨物箱無法退回,導致倉庫設備嚴重短缺,導致一些承運人拒絕預訂。

不過,據德魯裡的WCI指數顯示,過去兩週,該公司接到了一波又一波北歐和亞洲地區運營商宣佈的“旺季附加費”(PSS),導致現貨費率在過去一週飆升了24%,達到每40英尺786美元。

一位英國貨代表示:“由於我們的航空公司實行配給制,我們不僅不能進行任何預訂,而且當我們最終進行預訂時,誰知道PSS會是什麼樣子。”

Flexport歐洲海運主管Martin holt - mikkelsen表示,上個月襲擊北歐的Loadstar風暴也導致了出口延遲。

霍斯特-米克爾森表示:“暴風雨天氣導致在海上碼頭等待出口的集裝箱積壓日益增多,促使人們引入了限制交貨時間的做法。”

在跨太平洋地區,SCFI記錄的美國東海岸港口本週的現貨價格幾乎沒有變化,為每40英尺2679美元,而西海岸的現貨價格小幅下跌2.4%,至每40英尺1361美元。

Freightos表示:“4月1日宣佈的上調費率表明,航空公司預計3月份將會放緩,隨後4月份將會出現強勁增長,甚至更久。”

作者:Mike Wackett 06/03/202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