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官僚政治》中国古代官僚制为何一直保持稳定运作?

第三部分

万历多年不理朝政,但国家依旧在运转,中国古代官僚政治的自我维持能力确实令人惊讶,它像是一部机器,只要摁下按钮,就能按部就班地运转起来,那第三个问题来了,

中国古代的官僚政治究竟是如何保持稳定运作的呢?显然,这跟中国官僚政治的组织结构和再生能力有关,值得展开讲讲。先说组织结构,按照这本书的思路,我们分成两个层面来讲,一个是中央政府,一个是地方政府。

《中国古代官僚政治》中国古代官僚制为何一直保持稳定运作?


中央政府的组成,最上面的是中枢机构,也就是前面介绍过的丞相、内阁或者军机处,它们为皇帝出谋划策,传达皇帝的旨意,督促百官执行。它们下面,按照不同功能设立了不同机构,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六部”。六部分别是: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和工部。光听名字,就知道它们各自负责哪一块。六部中最重要的有吏部、户部和兵部。吏部,负责官员的考核、任免跟升迁,很大程度上掌握着中下级官员的命运,它在官僚政治中的地位不言而喻;户部掌管财政、户口等事项,相当于财政部加民政部,地方的各种税费、摊派都归户部管理,一旦有军事行动,军费也要由户部筹措和发放,它堪称官僚政治的钱袋子;兵部的重要性就更不用说了,历朝历代的君主都把军队视作命根子,要牢牢抓在手里。

《中国古代官僚政治》中国古代官僚制为何一直保持稳定运作?


这样一个中央政府,领导着整个官僚政治的运作,那么地方政府的情况怎么样呢?我们主要看县级政府,也就是县衙。在中国古代的官僚政治里,县衙是最低一级行政单位,县官直接统治民众,所以被称作“亲民官”。县官的职位虽然小,却是国家正常运行的基石,非常重要。县官的职责,这本书的作者归纳了几条。

  • 一,鼓励农业生产。中国以农立国,农业是国家维持运转的根本,所以,这也是县官最重要的任务。
  • 二,征收税费。朝廷规定的常规税收、临时加的摊派费用,都要由县衙征收后上交中央。
  • 三,维持治安,审理案件。县官要抓捕辖区内的犯罪分子,保护社会秩序。对于县里的民事案件、刑事案件,通常也都是县官先处理,再上报给上司做决定。
  • 四,救荒赈灾。中国地域辽阔,气候多变,每年都有地方遭灾,遇到灾荒,县官就要负起责任,筹措粮款,安置灾民。

中央政府跟地方政府介绍完了,现在说一下监察机构,它也是官僚政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贪污腐败一直是官僚政治的顽疾,它一方面会侵害百姓利益,搞得民不聊生,严重的酿成农民起义;另一方面,贪污对于皇权也是一种危害。所以历朝历代都设有监察机构,对官员的违法行为进行监督和惩罚。这方面,明太祖朱元璋称得上是登峰造极。

在中央层面,他设立都察院和六科给事中,专门监督中央官员;地方上,他在每一个省都设立了按察司,并且派监察御史常驻,严格监督地方官吏。对于被查获的贪官,朱元璋毫不手软。按照大明律,哪怕只贪污了一贯钱,就要打70大板,贪污80贯,死刑。在朱元璋的高压政策下,明初的官场相对比较清廉。

中国古代官僚政治的组织结构讲清楚了,我们再来说它的再生能力。所谓再生能力,通俗地讲,就是官员的选拔。任何制度要运作下去,必须不断补充新鲜血液,官僚政治同样如此。古代选拔官员的方式有很多,大致来说,从秦汉到隋唐以前,主要采用察举征辟制,延续了六七百年;从隋唐开始,实行科举制,延续了1300年。

先说察举征辟制。察举跟征辟其实是两个词。察举,考察和举荐,意思是高级官员对平民或者基层官吏进行考察,如果发现才能突出的人,就举荐给朝廷。怎样算才能突出呢?有几个指标,一个是孝廉,即孝顺长辈,清廉正直;一个是贤良方正,即品学兼优,为人正派;还有一个叫茂材异等,就是才能特别出众。接着说征辟,征,就是授予官职,辟跟征是一个意思,所以征辟的解释很简单,就是皇帝或高级官员看中谁,就直接聘请他做官。察举征辟制确实发现和选拔了一些人才,特别是它打破了贵族对官职的垄断,使得平民百姓也有机会做官,但发展到后来,它暴露出许多弊端。比如,一个人到底算不算有才,由高官显贵说了算,这就给了他们安插亲信、培植个人势力的机会。弄到后面,推荐上来的人越来越不像样。东汉时期,社会上流传着这样的民谣:“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被推举为秀才的人,连书都读不懂;被推举为孝廉的人呢,把父亲赶出家门,根本就不孝顺。更严重的是,高官显贵逐渐把持了推举人才的通道,借机垄断高级官职。

《中国古代官僚政治》中国古代官僚制为何一直保持稳定运作?


魏晋南北朝时期,察举征辟制被改造成九品中正制。这里的“中正”,是一个官职,专门负责发现人才,然后推荐给朝廷,朝廷再将人才分成九个等级授予官职。听起来这是一个公正的选拔制度,但实际操作中,评价标准是由出身决定的:权贵子弟,等级就高;没背景的,等级就低。通过这种方式,权贵把重要的官位统统掌握在自己手上,代代相传,成了变相的世袭制,最终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就是说高官中没有寒门子弟,而基层官员中没有权贵子弟。继续这样下去,官员的选拔就会沦为近亲繁殖。一方面,这将导致阶层固化,底层永无出头之日;另一方面,官僚政治会出现机能退化,越来越不成样子。更严重的是,如果满朝大臣都是亲戚,他们就很容易形成强大的势力,对君主产生威胁,这是君主绝对不愿意看到的。

《中国古代官僚政治》中国古代官僚制为何一直保持稳定运作?


为了打破这个怪圈,从隋唐时期开始,科举制得到推广。跟察举征辟制比起来,科举制最大的优点就是公平,它不看出身、财富、社会地位,只要身家清白,不论年龄都可以参加科考。这就对考场纪律提出了严格要求,在唐代,考生还可以事先拜访主考官,请他看自己的作品,以此获得高分,到了宋代,这种做法就被禁止了。

考官一旦上任,就要被隔离,不得与外界接触;开考后,考场要封锁,与外界隔绝;试卷上的考生名字要封住,以免考官开后门;夹带小抄、代考更是不允许的。到了明清时期,考场纪律执行得更细致、更彻底,一旦发现营私舞弊的行为,从考生到考官都将受到严厉处罚,甚至丢掉性命。这些做法,都是为了考试能够公平地进行。当然,作弊不可能完全杜绝,在古代中国,几乎每隔几年就会爆发一次科场舞弊案,其内幕令人震惊,但是应该说,在科举制实行的1300多年时间里,还是做到了相对公平,中高级官职不再被权贵垄断,寒门出贵子的机会大大增加。

而且越到后来,科举就越重要,从七品知县到一品大学士,都得是科举出身。在明代,做过内阁大学士的161人里,157人是进士;在清代,汉人要想做高官,进士是标配,就算做个知县,举人也是起码的要求。于是科举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据统计,在实行科举制的1300年间,总共只有11万进士,平均下来每年只录取85人。考虑到明朝中期开始,中国人口大幅度增长,竞争就更加激烈,很多人别说进士,连秀才都考不上,鲁迅笔下的孔乙己就是这样。但是应该说,科举制总体上还是成功的,它保证了官僚政治的再生能力,不管怎么改朝换代,官僚政治都被保留下来,成为君主专制的统治工具。可是另一方面,这本书的作者也指出,中国古代的官僚政治有着无法克服的弊端,这就是我们要说的最后一个问题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