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州之戰:棋逢對手,看李存勖如何變被動為主動,擊敗劉鄩

自李存勖出世以來,幾乎從未遇到像樣的對手。奸雄朱溫被他嚇退最後身亡,“精兵三十萬”的桀燕亦被滅國,堪稱是五代第一殺神。

然而,如此強悍的李存勖,在魏州之戰中,卻幾乎被後梁劉鄩(xún)牽著鼻子走,先是中埋伏差點被擒,後是連大本營晉陽都差點丟。如此情況下,李存勖又是如何便被動為主動,擊敗劉鄩的呢?兩人又進行了哪些精彩的對決呢?下文為大家揭曉。

魏州之戰:棋逢對手,看李存勖如何變被動為主動,擊敗劉鄩

幽州之戰後局勢

起因:爭奪魏博藩鎮

幽州之戰後,李存勖成功消除後顧之憂“桀燕”,晉軍得以全力南下對付後梁。其時,河北之地,除卻魏博藩鎮外,盡歸晉國所有。在這樣情況下,心在後梁卻身在河北的魏博藩鎮的歸屬便至關重要:

於晉軍而言,魏博藩鎮實力強大,掌控河北相、衛、澶、魏、博、貝六州之地,又長久依附後梁,是後梁在河北存在的唯一勢力,與後梁隔黃河相互守望,猶如江淮地區與長江以南的關係。晉國要渡過黃河消滅後梁,魏博藩鎮必須剷除。因此,魏博藩鎮無疑成了晉國的“眼中釘”,必欲除之而後快。

於後梁而言,位於河北之地的魏博藩鎮,既是抵禦晉國攻擊後梁的屏障,也是後梁進攻晉國的橋頭堡。一旦魏博藩鎮喪失,晉國不僅實力大增,而且梁晉雙方將再無戰略緩衝,處於弱勢的後梁將直面晉國兵鋒。因此,於後梁而言,必須牢牢將魏博藩鎮掌控在手中。

但是自從朱溫去世以後,由於魏博藩鎮轄地廣闊,又多驕兵悍將,再加上朱友貞威望不足,難以有效管束,致使魏博藩鎮漸成尾

不掉之勢。在此情況下,朱友貞必然要採取措施徹底控制魏博藩鎮。

魏州之戰:棋逢對手,看李存勖如何變被動為主動,擊敗劉鄩

魏博之重要性

公元915年,魏博節度使楊師厚病死,後梁朱友貞旋即“割相、衛、澶三州別為一鎮,以德倫為魏博節度使,以張筠為相州節度使”,又令劉鄩領重兵渡過黃河,屯兵於南樂,以脅迫魏博。

朱友貞此舉,一是希望通過將魏博藩鎮一分為二,實現削弱其勢力,分而治之的目的;二是從其派遣重兵脅迫魏博的行動來看,朱友貞已然預料到分割魏博必然要受到排斥。

局勢正如朱友貞預料,魏博藩鎮旋即發起兵變。基於劉鄩軍勢強大,魏博節度使賀德倫向晉王李存勖求援。

基於魏博藩鎮的重要性,李存勖必然出兵。更何況,此時魏博藩鎮與後梁生出齷齪,正是李存瑁進兵直取魏博的良機。

時不我待!李存勖旋即派遣李存審先行進軍臨清,牽制劉鄩,爭取出兵時間;繼而親率晉軍主力傾巢而出,會合李存審,進軍魏州,而後梁劉鄩此時已攻佔魏縣,兩軍隔漳河對峙。

魏博藩鎮歸梁則可遏制晉國,歸晉則可以此為據點進攻後梁。對於梁晉而言,此戰不僅關乎魏博藩鎮的得失,更關乎國運,不容後退。

劉鄩先發制人:奇襲晉陽

此時戰場局勢可謂是柏鄉之戰的一個翻版,晉梁兩軍都是隔河對峙,且晉軍是趁後梁與藩鎮內亂,趁機遠道而攻。但不同的是,李存勖此次並沒有冒然強調速戰,反而採取了比較謹慎的態度,屯兵於漳河北岸,伺機打探梁軍虛實。

隔河對峙,對於探查敵情很不便。為觀察梁軍情況,李存勖親“率百餘騎覘梁軍之營”。然而李存勖此行卻被梁軍伏擊,史載“圍帝數十重”。後來晉軍援軍趕到,李存勖方才成功突圍。

魏州之戰:棋逢對手,看李存勖如何變被動為主動,擊敗劉鄩

晉梁對峙

李存勖中埋伏這件事看似是個小插曲,微不足道。但其實對整體局勢有著重要的影響。

一是從劉鄩成功伏擊李存勖的行動可以看出,劉鄩用兵極其靈活,既可調遣數萬大軍正面相抗,又能以小股部隊伺機陰人,孫子兵法有云:識眾寡之用者勝。從這方面來看,劉鄩足可成為李存勖的勁敵。

二是劉鄩伏擊李存勖的舉動,成功破壞了李存勖探查梁軍情況的意圖,更極大的限制了晉軍對梁軍探查行動,從而讓晉軍成為一隻“睜眼瞎子”,完美的隱藏了梁軍的軍事行動。

在這樣的情況下,劉鄩做出了一個驚人的舉動:奇襲晉陽。同時,“縛旗於芻偶之上,使驢負之,循堞而行”。

交戰之際,驚前掩後,衝東擊西,使敵莫知所備,如此則勝。法曰:敵虛,則我必為奇。

劉鄩奇襲晉陽,一是李存勖親征魏博,晉軍主力傾巢而出,河東留守兵力不足,防備力量必然空虛,正是劉鄩趁虛而入的好時機;

二是梁晉兩軍對峙於漳河,梁軍突然放棄正面戰場而奇襲遠在晉軍大後方的晉陽,聲東擊西之下,可謂出其不意;

三是梁軍此前伏擊李存勖,完美了隱藏了梁軍的軍事行動,為奇襲晉陽的隱蔽性奠定了基礎;又在行動之時,在城牆上用驢縛草人制造梁軍仍在魏縣的假象,迷惑晉軍視線,為奇襲晉陽創造更多時間。

魏州之戰:棋逢對手,看李存勖如何變被動為主動,擊敗劉鄩

奇襲晉陽

梁軍偷偷從越過黃澤嶺一路奔襲晉陽,晉軍直到兩日後才發現梁軍的意圖,可見劉鄩奇襲行動的隱蔽性。晉陽為李存勖的大本營,不容有失,於是李存勖急忙“發騎追之”。李存勖成功被劉鄩牽著鼻子走了!

孫子兵法雲:故善戰者,致人而不致於人。劉鄩奇襲晉陽,李存勖倉皇追趕,兩軍由對峙轉變為追擊,梁軍因先發制人而佔據優勢,晉軍則處於“趨戰者勞”的被動局面。

攻守轉變:李存勖變被動為主動

梁軍偷襲晉陽,講究的是一個速度,於後可甩開李存勖的追擊,留存出足夠的攻城時間;於前則可趁晉陽未來得及戒備之時,出其不意,一戰定乾坤。

但是,梁軍進軍途中,一方面由於“時霖雨積旬”,再加上“山路險阻,崖谷泥滑”,極大的影響了進軍速度;另一方面,梁軍“陷於泥淖而死者十二三”,軍隊減員嚴重,士氣受挫。

更為嚴重的是,由於霖雨影響,梁軍行動不便,已喪失了先機。此時李存勖追兵在後,晉陽又有了戒備,如若強行襲擊晉陽,梁軍將被晉軍前後夾擊,處境危險。

在這樣的情況下,行軍到樂平的劉鄩果斷放棄奇襲晉陽的計劃。說到這裡,不得不感慨一句: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從地圖上來看,此時的樂平距離晉陽距離已經很近了。若無“天時”的影響,劉鄩若成功偷襲晉陽,丟失大本營的李存勖要想翻身就很難了,五代局勢恐怕將為之一變。但劉鄩能“因敵變化”,調整進攻戰略,足可見其名將之風。

放棄偷襲晉陽之後,劉鄩率兵東進河北,一路轉戰,先從邢州渡漳河,再進宗城,後轉戰於堂邑,最後屯兵至莘縣。

魏州之戰:棋逢對手,看李存勖如何變被動為主動,擊敗劉鄩

劉鄩轉戰敵境

孫子兵法雲:軍爭之難者,以迂為直,以患為利。此時梁軍深入敵境,又有李存勖追兵在後,各地還有晉軍守軍扼守城池,稍有不慎便有覆滅之虞。但劉鄩卻能以迂為直,率領梁軍在晉軍大後方迂迴作戰,成功避開晉軍鋒芒,尤其是從劉鄩的這一系列進軍的地點來看,梁軍距離奇襲的出發地魏縣以及後梁越來越近,逐步擺脫了孤軍深入的困境,劉鄩可謂深知迂直之計也!

劉鄩屯兵於莘縣不久,李存勖亦率領晉軍追擊至此,並圍困了莘縣。從戰場態勢上來看,從劉鄩奇襲晉陽失敗開始,晉梁兩軍的攻守態勢逐步發生轉變;劉鄩千里迂迴轉戰,也是梁軍的戰略空間被晉軍步步壓縮的一個過程;到劉鄩被圍莘縣,晉梁兩軍攻守態勢徹底扭轉,李存勖已然完全掌控了戰場的主動權。

李存勖順勢而為:誘敵聚殲

劉鄩被圍莘縣,於梁軍而言,其千里奔襲,勞師遠征,卻未建寸功,一來士氣受挫,二來傷亡較多,軍勢減弱,相反晉軍則成功扭轉戰場局勢,士氣正勝,更有晉國“大殺器”李存勖坐鎮。在此情況下,梁軍只能固守莘縣。但是,長圍久困之下,梁軍必然糧草不足,繼而軍心潰散。這又註定梁軍必然要在固守中尋找機會伺機突圍。

於晉軍而言,雖然掌控了戰場的主動權,但是梁軍實力仍然強大,冒然攻城,必然死傷慘重。圍困莘縣,等梁軍士氣衰減之時,才是“擊其惰歸”的好時機。但是,莘縣畢竟遠離河東,地近後梁。如久戰於此,一旦後梁遣兵援救,晉軍將功虧一簣。因此,這注定晉軍會在圍困中尋找合適的機會主動出擊殲滅劉鄩。

公元916年,經過將近半年的圍困後,劉鄩已按捺不住,“將謀速戰”;同時,後梁朱友貞為削減李存勖的軍勢,令梁將王檀“率兵五萬,自陰地關趨晉陽”,以迫使李存勖回師救援,減輕劉鄩的壓力。

魏州之戰:棋逢對手,看李存勖如何變被動為主動,擊敗劉鄩

李存勖誘敵聚殲

而李存續則趁勢抓住這個機會,使了一招“誘敵”之術,意圖吸引梁軍出城作戰:“乃聲言歸晉陽以誘之,實勞軍於貝州也”,並令李嗣源守魏州,李存審繼續圍困莘縣,佈置天羅地網,等待梁軍中計。

李存勖此舉可謂高明。一方面梁軍進攻晉陽,李存勖順勢而為,回師援救,自然讓劉鄩不覺有詐;另一方面,李存勖威名太甚,梁軍多恐懼。此時製造主動撤離,製造晉軍軍力衰減的假象,而劉鄩又有速戰心理,可謂一拍即合。

此外,晉陽因此前劉鄩奇襲的緣故,已有戒備,加之城高地險,李存勖又令“張承業堅守於內,嘉才救援於外”,確保了晉陽無憂。

孫子兵法雲:“能使敵人自至者,利之也”。李存勖以利誘導,兼能詳順人心時勢,劉鄩之敗,豈能避免?

在這樣的情況下,劉鄩果然率兵出城妄圖奇襲魏州,並“遣其將楊延直自澶州率兵萬人”會於魏州城下,一頭扎進了李存勖設計的包圍圈中。

李嗣源從魏州直攻劉鄩,李存審從莘縣追擊斷其後路,李存勖亦從貝州率晉軍主力來戰。劉鄩在戰陣中看見李存勖,驚曰:“晉王!”,才知中計。而由此亦驗證了李存勖誘敵之計策的“出其不意”。

劉鄩率領梁軍慌忙後撤,一路退至故元城,但為時已晚,負責截斷其後路的李存審已在故元城列陣以待。前後李存審之軍陣,後有李存勖、李嗣源之追兵,梁軍已經插翅難飛。

從史籍來看,晉軍“圍之數重”,梁軍絕境之下拼死力戰,“步兵七萬殲亡殆盡”,戰事可謂慘烈。至此,魏州之戰以李存勖的勝利而告終。此戰後,河北之地,盡歸晉軍所有。

魏州之戰:棋逢對手,看李存勖如何變被動為主動,擊敗劉鄩

李存勖

從整個過程來看,劉鄩既能抓準時機,趁虛而入奇襲晉陽,又能以迂為直,轉戰敵後,將 “劉鄩用兵,一步百變”的特點演繹的淋漓盡致;而李存勖能於被動之中抓住“天時”影響之良機,圍困劉鄩,又可順勢而為,詳順人心,最終誘敵以聚殲,五代第一名將實至名歸。從這個角度來看,劉鄩與李存勖可謂棋逢對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