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祕晁蓋死因之謎,到底是不是宋江所為?施耐庵給出了答案

晁蓋是《水滸傳》中,梁山泊的第二任大首領,此人仗義疏財,義薄雲天,頗有江湖大哥範;不料在攻打曾頭市的時候,卻被一隻毒箭射死,從此退出了梁山的舞臺。對於晁蓋的死,各界說法也都不同,900多年來一直爭論不休;有人說是被史文恭所害,因為箭上帶著他的名字;也有人說是宋江所為,畢竟晁蓋不死,他就沒法徹底的掌控梁山。

揭秘晁蓋死因之謎,到底是不是宋江所為?施耐庵給出了答案

宋江為什麼要殺晁蓋

宋江與晁蓋分別是梁山的正副頭領,可實際上倆人的權利差不多,甚至服從宋江的人馬反而更多一些。宋江與晁蓋,雖然都是落草梁山的豪傑,可本質上倆人又不一樣。

一、晁蓋的想法很簡單,那便是聚集人馬,沒事出去溜達一圈,通過“劫富濟貧”的手段,讓兄弟們的生活更加的愜意舒爽。當然了這裡的“貧”,指的卻是他們自己,與窮苦百姓沒半毛錢關係。

二、宋江的想法卻要複雜很多

  • 眼瞅著勢力範圍越來越大,在朝廷奸妄高俅等人的躥騰下,底層百姓的日子越發不好過;落草為寇,佔山為王的事情日漸增多;而梁山此時無疑是最大的“山頭”,他宋公明又名聲外顯,凡是混不下去的,都過來投奔,時間久了梁山泊早晚有盛不下的那一天。
  • 朝廷會放著如此大患而不管嗎?顯然是不可能的,萬一哪天騰出手來,派個幾萬大軍剿匪,就憑著梁山這點人,能翻起多大的浪花?所以未雨綢繆有很大的必要,而唯一能解決的辦法,便是效力朝廷。不光手底下的兄弟們能當官,就連小嘍囉們也能拿俸祿、吃皇糧。
揭秘晁蓋死因之謎,到底是不是宋江所為?施耐庵給出了答案

宋江晁蓋劇照

三、這樣的意見分歧,隨著梁山泊的逐漸強大,越發的明顯了:

  • 晁蓋走的就是混江湖的路線,天老大、地老二、他老三,至於皇帝是誰?心情好了或許知道,心情不好連官府都搶,自己與眾兄弟們,活得滋潤一天是一天。
  • 而宋江走的有點偏政治化路線,當時梁山泊聚集了好幾千人馬,絕對是不可忽視的力量。因此用如此大的籌碼,去跟朝廷談判,不怕皇帝不答應。只要金口一開,到時候不但眾人的所有罪責全免,以前的一切全部洗涮,甚至還能解決溫飽等問題,到時候衣錦還鄉、封妻廕子,兩全其美嘛。
揭秘晁蓋死因之謎,到底是不是宋江所為?施耐庵給出了答案

所以宋江的確有殺晁蓋的理由,除非晁蓋什麼都聽自己的,要不然與絆腳石有何區別?只有將梁山所有的權利,都拿捏在自己的手中,到時候才能順著自己的意願發展,反正不管怎麼看,宋江的嫌疑最大。

流言蜚語終結者

然而事實真的是這樣嗎?宋江就因為晁蓋不聽話,便結果了他,絲毫不念及兄弟之情?水滸中有句話“山東呼保義,河北玉麒麟”,說的便是宋江與盧俊義兩個人。盧俊義在金聖嘆的筆下,乃是上等人物,正派的化身。可宋江既然能與他齊名,難道宋江的秉性會那麼差?

揭秘晁蓋死因之謎,到底是不是宋江所為?施耐庵給出了答案

古人對於忠義二字看的極重

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孟子·告子上》

《後漢書·臧洪傳》:“將軍舉大事,欲為天下除暴,而專先誅忠義,豈合天意?”

所以說宋江縱然是有些小心思,也斷然不會幹那種齷齪事,本身他就是個讀書人,或許在以前當押司的時候,也有中飽私囊過,不過從以往宋江的為人處事上看,晁蓋的死確實與他無關。縱然是他將晁蓋死時的臨終遺言改變了:

晁蓋:賢弟保重。若那個捉得射死我的,便教他做梁山泊主!

宋江:晁天王臨死時囑咐,如有人捉得史文恭者,便立為梁山泊主。

可試想一下,真要是按著晁蓋的心願來報仇,那無異於大海撈針吶,況且宋江哪有那麼多的時間,在這件事上耽擱;偌大的曾頭市去找個放箭的,當時對方好幾百人,黑燈瞎火的,也著實有些胡鬧。

因此宋江這麼一傳話,反倒是好辦了很多,既然箭上有史文恭的名字,那就捉史文恭嘛,順帶著將照夜玉獅子馬搶回來,也算變相的報仇了。

揭秘晁蓋死因之謎,到底是不是宋江所為?施耐庵給出了答案

晁蓋到底是怎麼死的

宋江二次攻打曾頭市的時候,有一封往來的書信:

向日天王率眾到來,理合就當歸附,奈何無端部卒施放冷箭,更兼奪馬之罪,雖百口何辭……今頑犬已亡,遣使講和。

意思很明顯,晁蓋就是亂箭射死的!還原下當時的情景:當時晁蓋誤信了兩個僧人的話,然後不聽眾頭領勸阻,騎著馬帶著呼延灼等人就出去了,結果中了對方的埋伏。晁蓋在逃走的過程中,遇到了一彪軍馬,然後迎來的就是一頓亂箭齊射。

晁蓋眾將引軍奪路而走,才轉得兩個彎,撞出一彪軍馬,當頭亂箭射將來,不期一箭,正中晁蓋臉上。

話裡話外說的很明顯了,具體是何人放的箭?沒人知道,也許是史文恭,也許是小嘍囉,反正亂箭齊發,誰知道是誰放的。所以晁蓋的死,並不帶有太多的懸疑,施耐庵已經說的很清楚了。

揭秘晁蓋死因之謎,到底是不是宋江所為?施耐庵給出了答案

宋江是真沒勸說過晁蓋嗎?人家也勸說了,說此次攻打曾頭市,自己願意帶兵前往,讓晁蓋在家裡等著就好;只能證明晁蓋是將才,而不是帥才;如果真是能執掌一方的帥才,手底下出了個如此有能力的人物,他就應該高興才是,而不是繼續親力親為的領兵出征。

之所以急急忙忙的帶著人馬,去攻打曾頭市,不就是害怕在各位兄弟的心中,老大的地位與形象被宋江搶走了嗎?想通過一戰,重新樹立大首領的形象與地位,而宋江還真沒有晁蓋想的那般小心眼。

揭秘晁蓋死因之謎,到底是不是宋江所為?施耐庵給出了答案

宋江雖陰險,卻也講究忠義

結語

晁蓋中了毒箭不假,可萬一對方射出去的都是毒箭呢?自古以來兩方對壘,本就沒有什麼公正而言,只要能有效的消滅敵軍,那便是好計謀。之所以千百年來一直爭論不休,主要還是宋江本人太敏感,倆人的領導思想不同,政治理念也不一樣,自然的也就洗不乾淨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