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兔二號月球車凝視著神祕的月球表面下方

玉兔2號不斷向我們展示我們從未見過的事物


玉兔二號月球車凝視著神秘的月球表面下方

中國遠端月球飛行任務已將其歷史的目光轉移到月球地下。2019年1月2日,在嫦娥四號飛船降落在馮·卡門火山口寬185公里的地面上。成為有史以來第一個在月球神秘背面降落的探測器,軟著陸後其也將永遠背對地球。觸地後數小時,一輛名為玉兔2號月球漫遊車從靜止的嫦娥4號著陸器滑落。這兩臺太陽能動力飛行器現在已經通過多種科學手段測量了其周圍的環境,為我們提供了對月球背面的有效觀察。

由於玉兔2號的探地雷達儀器首次發佈的結果,這些觀點現在擴展到了地下。在2月26日發表在《科學進展》雜誌上的一篇論文中,嫦娥四號的科學家揭示了從玉兔2號前兩個月球運行期間收集的雷達數據,收集到的月球車車輪下方的灰色汙垢結構。(每個月球日大約是兩個地球周。在殘酷的月夜中,玉兔2號和嫦娥四號著陸器將冬眠。)

研究人員發現了馮·卡門火山下方三個不同的地質層。向下延伸12米的最上層由相對均勻的月球長石構成,第二層深約24至48米其中蘊藏著較粗顆粒的材料和更多數量的嵌入岩石。第三層下降到50米以下雷達無法可靠地穿透更深的區域,其特徵是帶交替排列的粗粒度和細粒度材料以及嵌入的岩石。這些數據表明,著陸點的地下內部結構基本上是由低密度,高孔隙度的顆粒狀材料嵌入不同大小的岩石構成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