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蒙古版圖到底有多大?

蒙古原是中國北方的少數民族,最初在貝加爾湖東部和黑龍江上游一帶,唐時稱“蒙古室韋”,分為很多部落。到了12世紀時,以戰爭、掠奪為榮的蒙古人佔據了大漠南北廣闊的草原。當時的版圖,東起貝加爾湖和黑龍江沿岸,西至額爾齊斯河和葉尼塞河上游,南抵萬里長城,北達西伯利亞。蒙古的大多數部落住在草原地帶,從事遊牧;少數部落住在林區和河畔,以原始的漁獵為生。

12世紀後期,蒙古社會進入高速發展時期,開始經營農業,生產鐵製工具,出現了私有制和階級分化,氏族社會解體。一家一戶的個體遊牧取代了以氏族為單位的集體遊牧方式。部落首領(汗)和貴族(那顏)擁有大量的牲畜和牧場。與此同時,各部落間的掠奪戰爭日趨頻繁。無休止的戰爭、仇殺,使社會生產和人民生活遭到了嚴重破壞,上百個分散部落,在聚散興衰中結為幾個大的部落集團。

13世紀初,出生於乞顏孛兒只斤部的鐵木真(1162~1227年)開始了統一蒙古草原的戰爭。從1200年到1207年的8年之中,他先後征服了塔塔兒、克烈、乃蠻和蔑兒乞部落,實現了蒙古各主要部落的統一。

1206年春,蒙古草原各部落首領在斡難河畔召開大會,會上推舉鐵木真為大汗,尊號“成吉思汗”,為“海洋”、“強盛”之意。這個新生的國家使世代飽受戰亂之苦的蒙古草原各部落,過上了相對安定的生活,並逐漸融合為一個民族。

成吉思汗制定了一套完整的統治制度,將行政、軍事和生產合為一體。他將全國居民分為十戶、百戶、千戶和萬戶,分別由成吉思汗的親屬和開國功臣擔任十戶長、百戶長、千戶長和萬戶長,統一管轄。分封制打破了氏族部落的血緣關係,按地域劃分人口,鞏固了蒙古的統一,也使封建關係逐步建立起來。


歷史上的蒙古版圖到底有多大?


成吉思汗還組建了一支直接歸他指揮的常備軍——護衛軍,這是一支職守明確、制度嚴格、裝備精良的隊伍。全蒙古的青壯年男子,一律為兵,由各級長官統領,實行軍政合一的制度,平時生產,戰時作戰。

1205年、1207年、1209年,蒙古3次向西夏進攻,西夏戰敗求和,向蒙古納貢稱臣。1218年蒙古滅掉西遼。隨後,又進行了3次大規模西征。1219~1225年,成吉思汗親率20萬大軍,進行第一次西征。當時中亞大國花刺子模國內部矛盾重重,封建主各據一方,不能協同作戰。蒙古軍隊勢如破竹,1222年便滅掉了花刺子模,佔領整個中亞。然後揮師北上,越過高加索山,進入頓河流域的草原地帶,一舉擊敗了當時的突厥人和俄羅斯王公聯軍,但在進攻伏爾加時,被保加利亞人打敗。1225年,成吉思汗率兵經裡海回到闊別近6年的故鄉。1227年7月,成吉思汗在西夏病死,但蒙古秘不發喪,待西夏國王投降被處死後,才發喪北歸,而立國近200年的西夏,也至此滅亡了。

1235年夏,成吉思汗的兒子窩闊臺召開忽裡勒臺大會,決定遵從成吉思汗遺訓,擴展疆土。他命令由各族宗王長子或長孫率兵西征,萬戶以下各級那顏也派長子出征。窩闊臺又以大將速不臺為先鋒,長子朮赤拔都為統帥,率領全軍西征。

窩闊臺汗八年(1236年),蒙古軍進至伏爾加河(舊稱也的裡河)中游,將欽察諸部征服,欽察酋長八赤蠻被蒙哥擒獲。次年冬,西征軍沿伏爾加河北上,先後征服了斡羅思本土和基輔。至此,蒙古遠征軍統治了斡羅思全境。隨著,蒙古軍又開始征伐波蘭,攻打捷克(舊名波希米亞)、匈牙利(舊名馬札兒),直至奧地利與德國邊境。在侵略了亞得里亞海東岸、塞爾維亞和保加利亞領土後,國內傳來窩闊臺去世的消息,蒙古軍東返欽察草原。1243年,拔都在伏爾加河下游建立了欽察汗國(1243~1480年),又稱“金帳汗國”。

1252~1259年,成吉思汗的另一孫子旭烈兀率兵,進行了第三次西征。這次西征的目的是征服波斯。諸王從所屬軍隊中每10人籤調2人組成西征軍。西征目標有兩個:一個是據有一些堅固要塞的“木剌夷”;另一個是以報達(巴格達)為都城的黑衣大食(阿拔斯王朝)的回教共主哈里發。

蒙哥汗六年(1256年),旭烈兀領西征軍渡阿姆河,進入波斯境內。11月,將木剌夷平定。接著,蒙軍開始攻打報達,至蒙哥汗八年(1258年)二月,報達城破,哈里發及其長子被殺害,阿拔斯朝第三十七代至此亡國。1260年,旭烈兀率蒙古軍隊繼續西進時,在攻下大馬士革之後,被埃及、蘇丹軍隊挫敗,西進中止。1264年,大汗忽必烈(1260~1294年在位)正式冊封旭烈兀為伊兒汗,旭烈兀遂在其征服的伊朗、阿富汗、兩河流域和中亞阿姆河西南地區建立了伊兒汗國。

蒙古通過3次西征,佔領了中亞細亞、西南亞及東歐大片土地,並在征服地區建立起欽察汗國、伊兒汗國、察合臺汗國和窩闊臺汗國,合稱“蒙古帝國四大汗國”,名義上均臣屬於帝國本部的大汗政權。

歷史上的蒙古版圖到底有多大?

蒙古騎兵押送戰俘圖

1227年,蒙古滅亡西夏後,解除了後顧之憂,遂進一步擴大對金戰爭。窩闊臺繼汗位後,採取聯宋滅金政策。1233年,蒙古軍攻克汴京,金哀宗出逃蔡州(今河南汝南)。1234年,南宋與蒙古聯合攻入蔡州,金王朝滅亡。隨後,蒙古軍隊佔領黃河流域的廣大地區,隔淮水與南宋為鄰。

1251年,蒙哥汗繼位,派他的弟弟忽必烈向川滇進軍,對南宋形成包圍之勢。1252~1255年,忽必烈滅大理,1254年招降吐蕃諸部,控制了藏及整個西南地區。不久,蒙古軍兵分3路,向南宋進攻。1259年,蒙哥汗病死於軍中,忽必烈繼汗位,建元“中統”,遷都燕京,稱大都(今北京)。1271年,改國號元朝。1273年,忽必烈發動了最後滅亡南宋的戰爭,他親率20萬大軍,分水、陸兩路南下。南宋政權無力抵抗,1276年宋都臨安(今浙江杭州)淪陷。1279年,南宋左丞相陸秀夫揹負幼主趙昺投入大海,南宋遂亡。

南宋的滅亡,使蒙古人建立了元朝,結束了五代以來長達300多年的分裂割據局面,完成了中國的大統一,鞏固和發展了多民族統一的國家。震驚世界的西征,給被征服地區的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災難,無數的社會財富被掠奪,無數的生命慘遭殺戮,生產力遭到極大的破壞。但蒙古軍西征,在客觀上衝破了長期以來各國之間相互隔絕的狀態,促進了東西方經濟、文化的交流。

蒙古汗國在崛起幾十年後,被成吉思汗及其後繼者創建成為歷史上疆域最大的帝國,它的版圖幾乎囊括了整個亞洲和大部分歐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