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为关羽和张飞谁更聪明一点?

大侃历史


关羽、张飞是刘备帐下的两位猛将,《三国志》中说:"关羽、张飞皆称万人之敌,为世虎臣。"在人们的印象中,关羽"夜读春秋",不但武勇过人,也有一定的文化水平;而张飞则凡事都喜欢用蛮力解决,于是常常犯下错误。那么,关羽和张飞谁更聪明一点呢?

我们分别看看二人做过什么展现智力的事情。先说关羽,在后世,关羽忠义无双的形象被大肆渲染,甚至到了"神化"的地步。民间传说中的关羽,忠心不二而义薄云天,被尊为"武圣"。而正史中,能够体现他的智谋的事例可能只有他水淹七军一战了。

建安二十四年(219),刘备赢得与曹操的汉中争夺战,并自封汉中王,关羽位列前将军。于是同年,关羽举兵北上,连战连捷,并趁着接连不断的暴雨大破曹军,擒获于禁。这一战可谓是关羽的巅峰之战,不过不久一代名将便被袭杀,令人唏嘘。

史书中关于关羽智谋的介绍并不多,不过后世的文学形象里,关羽一直是位儒将。在吕蒙对他的评价中,我们能看到"斯人长而好学,读《左传》略皆上口。"而南宋思想家陈亮则认为:"关羽好勇而无谋,恃气而骄功,此其势甚易谲也。"

而张飞则一直是以莽撞的形象为人所熟知,一大部分原因是他"据水断桥,瞋目横矛曰:'身是张益德也,可来共决死!'"的表现太过勇猛,而让人忽视了他的智计。笔者认为,张飞虽然起点不高,但非常好学。

刘备攻打成都,诸葛亮带着张飞、赵云等人一同前往益州增援。张飞来到江州,擒获了刘璋手下的重臣,巴郡太守严颜。张飞将严颜捆绑扭送到自己面前,先是用粗暴的语气质问道:"大军至,何以不降而敢拒战?"

严颜也回骂道:"卿等无状,侵夺我州,我州但有断头将军,无有降将军也。"被严颜的话刺激的张飞当即就要将严颜斩首,于是让身边的士兵拉严颜去砍头,而严颜仍然面不改色地喊道:"斫头便斫头,何为怒邪!"要是按照刚跟随刘备征战时的性子,张飞可能已经将严颜杀掉了,可是征战多年后的张飞有了很大的进步,将严颜"壮而释之,引为宾客。"

曹操占据汉中时,命夏侯渊、张郃镇守,张郃想要将巴西郡的百姓迁徙到汉中发展生产,便进军到张飞驻扎的宕渠等地,双方互相抗衡了五十多天。后来,张飞带着数万精兵将张郃引诱到狭窄的山谷中,大破张郃,以至于这位河北名将只能"独与麾下十馀人从问道退。"这一战可以看出,张飞的兵法进步很大。

关羽、张飞都是备受推崇的千古名将,关羽爱读《左传》,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张飞虽然受教育程度不高,但就在行伍,也逐渐习得了用兵之法。

我认为,看一个人是否"聪明",不应该看他们的文化水平,而是应该看应变能力、学习能力,这样看来,或许反而是张飞更加聪明。


煮酒君




东汉末年群雄并起,四处征伐的年代里。一个人单靠聪明,恐怕无法立身。 我们先举两个聪明反被聪明误的例子:

1.杨修,聪明人,整个三国里面估计他的智商最高,他懂一盒酥的事儿,他还懂鸡肋的事儿,最后反而因为他的小聪明后被曹操整死了。

2.蒋干,也是聪明人,为曹操献了两个计策。狠狠的把曹操坑了两次。一次是蒋干盗书,致使蔡瑁张允被杀,曹操失去水军大将;另外一次是引荐庞统给曹操,庞统献连环计致使曹操在赤壁被烧了。这两个例子说明:聪明人在三国里面屁用没有。

在乱世三国中能生存下来的只有三种人:

第一种以智慧见长的人:比如诸葛亮,荀彧,郭嘉,张昭,程普庞统,周瑜等人。

第二种以武力见长的人:比如吕布,赵云,关羽,张飞,马超,张颌,张辽,徐晃,典韦等人。

第三种统帅:比如曹操,刘备,孙权。

关羽,张飞二人,都是以武力见长的武将。能当上镇守一方的封疆大吏,在智慧上肯定不会差很多。但却不能用聪明二字去形容他们。因为他们手里有兵权,一个太聪明的并且有兵权的武将,是任何一个统治者都要提防的。关羽张飞二人自始至终都能得到刘备的信任,是因为他们有智慧。

如果非要区分一下他们俩谁的智慧更高的话怎么办?我们可以参考康熙当时立皇太子时的标准:儿子都非常优秀,不知道如何选择的时候——观圣孙。


少校柳下惠


思想支配行动,有什么样的秉性,就能制造什么样的因,有什么样的因,就会结什么样的果。三国时期的关羽和张飞二人的秉性有所不同,但二人最终却有一个相同的结果,那就是被人害死。

据书中记载,关羽是骄于士大夫而善待卒伍,东汉末年,魏晋时期,正是豪强地主盛行的时代,大姓大户的士人享有着特权,就当时的情形而言,所谓的天心民意,其实就是士人们的意愿。关羽出身寒微,从小受士族人的欺辱,自然痛恨士人,正因为在家乡不满豪强恶霸欺辱人,他才见义勇为,杀豪强恶霸,逃奔他乡,在耳濡目染中,骨子里恨透了豪强士人,感到这些豪强士人都是惧强凌弱,卑鄙之极,以致形成了后来一见到富贵士人,他就鄙视他们,总想给以侮辱以呈心志,但他深切体会下层庶民百姓的痛苦,给以同情给以援手。关羽这样性格的形成,让他得罪了不少士大夫,在他镇守荆州时,他辱慢东吴使者,拒绝孙权为子求婚,背离了蜀汉东和孙权的国策,与东吴关系搞疆,招致两面树敌,大意失荆州;在危难之际,部下士仁、糜芳因平时关羽对其的威吓鄙视不顾大义而投降东吴;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求救于刘封孟达,刘封孟达却因以往关羽对自己的傲慢谗毀,而拒绝发兵相救,最终关羽只能败走麦城,为东吴所擒杀。后来蜀汉灭亡,关羽家族也因关羽与士大夫阶层处不好关系结怨,斩杀庞德,而终为庞德之子庞会带人灭族。张飞性情暴躁,敬爱君子而日鞭笞身边小人,但他打过小人后,却依旧让其随侍左右,因此刘备早就提醒他这是取祸之道,但张飞依然不自醒。张飞虽做事浮躁不及关羽沉稳,但他粗中有细,故能擒严颜而降服,观庞统而佩服,败张郃,刺许褚。但他酗酒乱性,日鞭挝健儿,确是取祸之道,当身边范疆张达办事不力时,他酒后狠狠鞭笞二人,要求严期办好,凶惩二人后,又没事人一样放了二人,毫无防范戒心,终为二人所害。不过张飞因与士大夫关系处得好,刘禅喜爱,故旧相亲,两个女儿都嫁给了刘禅做皇后,家族幸免被灭门终得保全。

关羽张飞,三国勇将,被时人称为万人敌,为刘备建蜀汉立下汗马功劳,但二人性格都有缺陷,关羽易得罪士大夫,张飞好鞭笞小人,都为自己因此被害惨死,埋下隐患。但从关羽被灭族,张飞家人完好这点看,张飞是不是更聪明一点儿呢?但有人也许会说,关羽虽被灭族,后世却被封神封帝,千年受人顶礼膜拜,岂不虽死犹生?这又该怎样说呢?这真是:

无可奈何评前人,左推右出难定论;

哈哈一笑摊手罢,还是眼前最闹心。


sunjin72976689


聪明分为两种,一种是为人处世的智慧,一种是个人的能力。关羽和张飞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张飞要比关羽更加的圆滑,却经常打败仗,关羽比张飞的能力更强,却不擅长处理人际关系。关羽的优点是能力强,关羽善于用兵能够独当一面,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将才。从刘备占领徐州开始,关羽就开始独当一面,成为刘备集团的二号人物。刘备第一次占领徐州的时候(陶谦让徐州),刘备驻扎在徐州,关羽带领偏师驻扎在小沛,和刘备遥相呼应。到了刘备第二次占领徐州的时候(刘备偷袭曹操的徐州),刘备带领主力驻扎在小沛,关羽带领偏师驻扎在下邳。

刘备放弃新野的时候,就将水军的控制权给了关羽,后来刘备在长坂坡战败,关羽带领着水军及时接应了刘备。在刘备进攻益州的时候,关羽负责驻扎在荆州地区,期间多次击退曹操和孙权对荆州的进攻,并且在公元219年发动襄樊之战。襄樊之战中,关羽俘虏了于禁,杀死了庞德,一战威震华夏,曹操为了躲避关羽想要迁都,孙权因为畏惧关羽不惜背叛孙刘同盟。关羽白走麦城,败得也并不丢人。在关羽败走麦城的时候,曹操和孙权出动了全部的军队夹击关羽,在巨大的实力差距下,关羽战败也很正常。

关羽个人的能力是十分出众的,在三国时期能够超越关羽的武将屈指可数,然而关羽的缺点是缺乏为人处世的智慧。关羽一直十分的高傲,在马超投奔关羽的时候,关羽询问诸葛亮“马超这个人能力如何,能不能和我比较一下。诸葛亮知道关羽性格高傲,只能写信回答说:马超这个人能力和张飞差不多,比不上你美髯公关羽。看到诸葛亮的回信,关羽才放弃了找马超不愉快的想法。后来刘备封黄忠为后将军,关羽愤怒的说:大丈夫怎么能和老兵平起平坐?在孙权派遣使者给关羽的女儿提亲的时候,关羽大骂使者,搞得孙权非常愤怒。关羽无论是和同僚之间,还是和同盟之间,都无法搞好关系,只能说关羽的情商的确是太低了。

张飞的能力不如关羽,刘备第一次占领徐州期间,刘备带领着关羽外出进攻袁术,结果张飞丢掉了徐州城。在汉中之战前期,张飞被曹洪等人击败,损失了大量兵将。除了两次败绩外,张飞还不具备独当一面的能力。在刘备占领汉中后,张飞认为刘备肯定会让自己去镇守汉中,然而刘备却宁可提拔新将领魏延,都不愿意用老将张飞。张飞的缺陷是经常殴打士兵,在危难时刻往往不能节制士兵。张飞的优点是擅长和士大夫打交道,很多士大夫和张飞都是朋友,因此张飞的人缘比关羽好。

综合对比的话,假如让张飞去镇守荆州,荆州肯定丢失的更快,假如让关羽去镇守徐州的话,徐州很难被攻占。从将领的角度来看,关羽还是要强于张飞的。


史海泛舟摆渡人


张飞武功比关羽好

在三国中,张飞曾和吕布大战百余合不落下风。可是关羽却没有这种经历。关羽曾和纪灵(袁术手下大将)大战百余合不分上下,但后来张飞和纪灵战了三十余合就把纪灵一枪刺死了。由此可见张飞比关羽武力强。但关羽的谋略比张飞强,所以两人不分上下。

在三国中,张飞曾和吕布大战百余合不落下风。可是关羽却没有这种经历。关羽曾和纪灵(袁术

三国演义里,刘备能能拿得出手的虎将,大约就只有五虎上将了,五虎上将是谁?

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

各个都有万夫不当之勇,尤其是关羽、张飞,那更是厉害的不得了,简直就是“青龙刀起天地动,蛇矛到处鬼神惊”,

那么,这两个人究竟谁更厉害?

桃园三结义

当然,他俩第一次见面是打了个难分难解的,这个看不出什么,古城相会,也没正式开打,这个也看不出什么,那么,这么一来就没办法比较了吗,我看不是。

关于关羽和张飞谁更厉害的问题,三国演义里其实是有答案的,这个答案就是,三国演义通过一个人,做了个很清楚的比较。

这人是谁?

不是别人,也是个牛人,袁术麾下大将纪灵,纪灵怎么比较他俩的武功呢,三国演义里是这样说的:

先看看关羽跟纪灵的战绩:

……纪灵大怒,拍马舞刀,直取玄德。关公大喝曰:“匹夫休得逞强!”出马与纪灵大战。一连三十合,不分胜负。纪灵大叫少歇,关公便拨马回阵,立于阵前候……

由这段描述可以看出,关羽与纪灵大战三十回合不分胜负;

再看看张飞跟纪灵的战绩:

张飞

……玄德知袁术将至,乃引关、张、朱灵、路昭五万军出,正迎着,先锋纪灵至。张飞更不打话,直取纪灵。斗无十合,张飞大喝一声,刺纪灵于马下,败军奔走……

由这段记录可以看出 ,张飞用了不到十个回合,就一矛刺纪灵于马下。

一个三十回合还不分胜负,一个不到十个回合即杀死纪灵,由此可见,张飞的武功是高于关羽的。

也无怪关羽斩颜良、文丑之后,曹操夸奖他的武勇,而关羽却说:

某何足道哉!吾弟张翼德于百万军中取上将之头,如探囊取物耳。

当场就吓得曹操把张飞的名字写在衣襟上,以提醒自己随时注意了。

有人说,这只是关羽谦虚,谁把一句谦虚的话当真呢,但我看不是,

张飞比关羽智慧高

关羽何等高傲,他谦虚能把自己说的如此不堪,更何况,曹操何等聪明,他当面跟关羽交谈,能分不清人家是认真的还是客气的。

所以说,要问关羽和张飞谁更厉害?

三国演义里的答案是:张飞比关羽厉害,而且这一点关羽自己也是承认的。

三国演义张飞的智慧

智夺巴郡:张飞领军往汉川,巴郡太守严颜坚守不出,张飞几番进攻,又被乱箭射回。张飞于是教马军下马,步军皆坐地,引严颜出战,无效后又改教军士于城下叫骂,仍无效。张飞又令军士四散砍柴草寻觅路径,而后让假张飞迷惑严颜,自引军伏击,生擒严颜,占领巴城。猛张飞智取瓦口隘 (粗中有细)曹将张郃守着险隘不出战,张飞每日醉坐山前辱骂。诸葛亮命人送好酒给张飞。张飞布置了魏延等奇兵,让其他士兵大饮,还令二小卒戏相扑。张郃怒而下山劫张飞营寨,一枪刺中的是穿张飞衣服的草人。张飞率伏兵出,张郃退守瓦口关。张飞探得路径,令魏延佯攻,自己率五百轻骑从小路攻其后背,夺了瓦口关。(139字)张飞诈醉擒刘岱:刘岱、王忠奉曹操之命进攻徐州。关羽擒了王忠,张飞邀功心切,刘岱却任其叫骂,坚守不出。张飞情急计生,假作酒醉,打一士卒,使他误传信息,诱使刘岱上当,最后将刘岱一举活捉。


用户58664821885


当然是张飞更加聪明一些。

很多朋友看《三国演义》,总把张飞定义为一个傻大憨粗的莽汉,这是一个错觉。

其实在《三国演义》中的各个名将中,张飞是用计最多的一位,比独当一面的关羽多,甚至比帅才张辽还多。用计谋能和张飞相提并论的只有曹魏阵营中的张郃。


对比关羽和张飞,咱们可以把他们两人使用计谋的情况做一个对比。

先看看关羽:在关羽的战斗生涯中,曾经有三次使用计谋。

第1次.假扮敌军诈车胄 (结果:成功)

这是在《三国演义》的第二十一回中。

回目:曹操煮酒论英雄 关公赚城斩车胄

车胄坚守不出,关羽就让部下士兵穿上曹军的衣服,假扮成敌人,诈开了城门。车胄上当开城出迎,却被关羽追来斩杀。

第2次.调虎离山取襄阳 (结果:成功)

这是在《三国演义》的第七十三回中。

回目:玄德进位汉中王 云长攻拔襄阳郡

关羽北伐襄樊,曹仁率兵迎敌。关羽命令关平和廖化屡次诈败,将曹仁的主力部队诱出襄阳城,调虎离山,趁虚取下襄阳城。

第3次.扒开江水淹敌军 (结果:成功)

这是在《三国演义》的第七十四回中。

回目: 庞令明抬榇决死战 关云长放水淹七军

关羽北伐襄樊,
曹操派于禁和庞德来支援曹仁,双方僵持。于禁屯兵在低洼地带,被关羽抓住破绽,利用连日暴雨,江水暴涨的机会,掘开江坝,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

关羽共用计谋3次,全部成功。

再看看张飞:张飞共有七次用计。

第1次.诈作醉酒诱刘岱(结果:成功)

这是在《三国演义》的第二十二回中。

回目: 袁曹各起马步三军 关张共擒王刘二将

张飞奉命去战刘岱,刘岱却坚守营寨,拒不出战。张飞就假装喝醉了酒,并说要趁夜劫寨。刘岱的探子回报,刘岱将计就计,设下空营,四周埋下伏兵,准备伏击张飞。但张飞却派少部分兵力去假意劫寨,主力埋伏在外,里应外合,将刘岱生擒活捉。

第2次.以逸待劳夜劫营 (结果:失败)

这是在《三国演义》的第二十四回中。

回目: 国贼行凶杀贵妃 皇叔败走投袁绍


曹操率大部队远征徐州,刘备三兄弟商议,张飞提出,趁曹军远来,必然疲惫不堪,应该趁夜发动偷袭,刘备认为张飞的计谋“亦合兵法”。但是张飞的计谋被曹操识破了,将计就计,早早设下了包围圈,打了张飞一个措手不及。

第3次.扬尘浮土充伏兵(结果:成功)

这是在《三国演义》的第四十一回中。

回目:刘玄德携民渡江 赵子龙单骑救主

曹军取得荆襄后,奇袭刘备,刘备在当阳大败,部下四散。张飞据守当阳桥,他下令让命二十个士兵在马尾上拴树枝,前回奔跑,激起扬尘,诈为伏兵。曹军到来,信以为真,不敢进攻。

第4次.骂城诱战激严颜 (结果:失败)

这是在《三国演义》的第六十三回中。

回目: 诸葛亮痛哭庞统 张翼德义释严颜

张飞奉命率兵入川,支援刘备。路经巴郡,但守将严颜坚守城池,拒不出战。张飞派出士兵在城下骂阵,想把严颜激怒,激出城来交战,但被严颜识破诡计。

第5次.假装绕道诱严颜(结果:成功)


一计不成,又生一计。张飞又放出风去,说是要从巴郡城外的小道绕过去。这次严颜上了当,他率兵准备偷袭张飞后队中的辎重部队,却被张飞设下埋伏,将严颜生擒活捉。

第6次.假意醉酒诱张郃(结果:成功)

这是在《三国演义》的第七十回中。

回目:猛张飞智取瓦口隘 老黄忠计夺天荡山

张飞和张郃在瓦口关展开大战。张郃初战失利,龟缩关内,坚守不出。张飞就假装日日酗酒大醉,让小卒相扑作乐。张郃就率兵趁夜前来偷袭,被张飞设伏拦下,张飞另外一部则趁虚攻下了瓦口关。

7.狭道破张郃(结果:成功)
张郃退守宕渠,与张飞对峙。张郃屡次诈败,想将张飞诱入埋伏,但张飞很警觉,识破了张郃的诡计。张飞将计就计,把张郃的大军引入了狭窄的山道,首尾难以相顾,张飞趁机发动火攻,大破张郃。杀得张郃弃下部队,扔掉马匹,率着数名亲随翻山越岭而逃。

张飞的战斗生涯中共有7次使用计谋,成功了5次,失败了2次。远远超过关羽。

张飞这个人表面上粗豪鲁莽,实际上胆大心细,而且从不倚仗与刘备的关系,也从不居功自傲,蔑视他人,这一点确实比关羽要强,是大智慧。


馋嘴肥猫铲史官


你认为关羽和张飞谁更聪明一点?

关羽和张飞可以说是刘备在创业过程中的左膀右臂,而且对刘备时忠心耿耿。关羽和张飞两个人究竟谁更聪明?其实对于能够在乱世中跟随刘备生存到三国鼎立时期的每一个人来说都不乏聪明智慧,真要说谁最聪明的话要数表面粗鲁实质内心细腻的张飞莫属。但即使这样,这两个人也是有各自的性格缺点。

关羽是大事糊涂小事聪明

关羽是骄于士大夫而善待卒伍,这可能和关羽的出身有关。由于出身底层,所以对于所谓的豪强和士大夫阶层有着本能的厌恶,这也使得关羽在处理人际关系和上出现了很大的问题。

为什么说关羽大事糊涂小事聪明呢,这就和其处理人际关系有关了,在三国时期以及我国历史上的很长一段时期内,上层政权都是由豪强和士大夫把持着,处理不好和这些人的关系,作为一个大将,刘备的左膀右臂,就是在制造矛盾,因此说关羽是在大事上糊涂小事上聪明。我们通过几件事就可以看出来。

第一件事:刘备被自己收留的吕布打败后投奔了曹操,一次和曹操在许田围猎的时候,关羽建议刘备趁机杀了曹操,刘备认为当时的曹操是要匡扶汉室的,觉得杀了他可惜。关羽劝刘备杀曹操没错,可你不看看时间、地点、场合吗?曹操曾对刘备说过:“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可见曹操早就知道刘备的野心,岂会对刘备等人没有防备?更何况围猎的地方在哪?许昌,曹操的老巢,曹操其实那么容易杀的?即使杀了曹操,刘备关羽等人又怎么跑的掉?曹操手下也不乏中心之人,为曹操报仇,大军一围,恐怕刘备关羽等人就死无葬身之地了。身处险地还想铤而走险,这就是关羽在大事上的糊涂之处。

第二件事:当年曹操击败刘备,刘备落荒而逃后,关羽被曹操所擒,关羽投降了曹操。关羽为什么投降曹操?分析应该是得到刘备死亡的假消息,所以才投降的曹操。如果不是得到刘备死亡的假消息,相信以关羽的能力逃走应该不是问题。按照自西汉开始盛行的儒家观念,忠义礼智信,作为忠心刘备,视刘备为主公的关羽不是应该宁死不降,英勇就义吗?可关羽偏偏就降了,在当时的儒家观念中,这可是大是大非的问题,作为后来一直以忠义为傲的关羽应该明白这点,可是关羽却在这件事上糊涂了。或许也有可能是揣着明白装糊涂。

第三件事:刘备让关羽守荆州,荆州可以说是蜀汉东击东吴,北上中原的关键之地,可是关羽在守荆州的近十年时间里,却干尽了蠢事。首先搞不好和部下的关系,对手下将领常常因为小事呵斥谩骂,作为驻守关键之地荆州的主将,不和手下搞好关系,导致内部矛盾重重,这就是最后傅士仁,糜芳投降东吴的主要原因。其次蜀汉和东吴本是联盟关系,关羽却在破环两国联盟,一是截取东吴的粮草,二是孙权为儿子求取关羽女儿,关羽却说虎女岂能嫁犬子?这不是破坏两国联盟关系吗?即使不愿意嫁女儿,客气一点不行吗?最后关羽发动襄樊之战的时候,手下谋士劝说关羽防备东吴,可关羽怎么做的?仅仅是建立了几个烽火台了事?从关羽守荆州的时候关羽做的这些事来看,在大事方面关羽确实看不清形式,糊涂透顶。

第四件事:刘备夺取益州的时候,马超来降,益州平定后,封马超为平西将军。这件事被关羽知道了,竟然写信给诸葛亮,问马超的才能可以和谁相比,自己要去成都和马超比划比划。幸亏诸葛亮知道关羽的脾气,写信变低了一下马超,赞美了一下关羽,这才了事。就是这样,关羽还拿着诸葛亮的回信到处炫耀。刘备晋位汉中王的时候,文武受封,当使者从成都赶到荆州传递这一喜讯的时候,关羽听说黄忠竟然是四大上将军之一,竟然愤怒的说出“大丈夫终不与老兵同列!”这样的气话,从马超和黄忠的事来看,关羽是聪明人吗?在这样的事情上和同事闹矛盾,就是分不清楚利害关系,不懂稳定大局。

上面说的都是关羽在大事上糊涂的例子,至于小事聪明的例子一个就是关羽对刘备忠心,知道只有和刘备搞好关系自己才能得到重用。另一个关羽在曹操哪里知道刘备的下落后,知道自己离开曹营投奔刘备有一定的困难,曹操又厚待自己,只有为曹操立下功劳才能够走脱,所以帮曹操阵斩了颜良,并且分文不懂曹操的赏赐,挂印而去。这就是关羽的小聪明。至于演艺中关羽聪明的地方也有很多,就不说了。

张飞是小事糊涂大事聪明

至于张飞就和关羽恰恰相反,张飞真的是小事糊涂大事聪明。张飞敬君子而远小人,之所以这样,可能和张飞是屠户出身,经常和这些人打交道有关。因此张飞在处理和上层人物和名士的关系上得心应手,但对待下属兵士就差多了,而且脾气暴躁,爱汹酒,这也是其取死之道。

张飞在大事上的聪明之处我们也可以从几件事中看出,张飞在大事上面绝对是不糊涂。

第一件事:刘备起事,张飞倾家资助。当时刘备在涿郡招募义兵剿灭黄巾军的时候,张飞是薄有家产的,为了跟随刘备一起招募义兵,张飞可是把自己的家产都贡献了出来,不仅如此,还通过自己的关系,说动当时在涿郡的大商人张世平,苏双等捐献了金银、马匹,刘备这才能够招募到几百人的义兵。传送这也可以看出来,张飞为了刘备的大事,可谓是倾家荡产了,因为张飞明白,只有舍得钱财,才能招募到兵,才能助刘备成事。

第二件事:刘备接替陶谦成为徐州牧的时候,袁术来攻打刘备,张飞作为看守老曹下邳大本营的时候,可是万分用心的,因为这是事关大局的事情,万一后方有变,刘备在前方必然失败。果不其然,张飞发现了陶谦旧部曹豹和吕布勾结,准备乘机夺取下邳,虽然张飞发现后杀死了曹豹,但最后还是由于不敌吕布败走。英雄记记载张飞与曹豹有矛盾,张飞想杀曹豹,曹豹才招来了吕布,这样的说法明显有误,试想在刘备与袁术激战正酣的时候,张飞可能在这个时候窝里乱吗?什么时候不能杀曹豹,非得这时候?

第三件事:义释严颜。刘备攻取益州的时候,张飞俘虏了严颜,严颜宁死不降。张飞为严颜的豪气所感动,不仅释放了严颜,而且把严颜作为上宾对待。张飞之所以不杀严颜,一是其敬君子的性格使然,二是为了刘备的大业招揽人才。张飞知道刘备缺人才,不管是谋士文臣,还是武将都缺的很,因此才会施放严颜,并高规格的对待严颜。

张飞可以说在大事上绝不糊涂,知道什么是大局,为了大局涿县,知道什么事能干,什么事不能干。就像蜀汉成立后,张飞也是礼贤下士,刘巴到了蜀汉后,张飞马上去拜访,虽说对于刘巴不打理自己很恼怒,但张飞却从不抱怨。因为张飞知道刘巴有才,对蜀汉发展有大用。但张飞在小事上却很糊涂,脾气暴躁不知悔改,尤其是苛待下属。为此刘备多次责备张飞,可是张飞却没有放在心上,最后由于自己在这些小事上不注意,最终送了性命。

总结:对于张飞和关羽两人来说,各有各的长处,既有长处也有缺点。关羽长处在忠义,但人际关系处理不好,缺乏远见和大局观。张飞长处在顾全大局,上层人际关系处理的很好,短处就是对待下属过于苛刻,脾气暴躁。总的来说,关羽孤傲,张飞合群,张飞应该比关羽聪明点。


老王春秋观史


个人认为是张飞。有句话说张飞使计谋 粗中有细确实张飞很典型的一个角色 ,很豪爽 同时易暴躁 。



张飞只是为人粗暴一点,军事才干还是很不错的,张郃可是魏国一级名将,一样被张飞打败,张郃可是多次打败诸葛亮的!街亭就是张郃攻破的!关羽骄傲少谋,魏国谋士像荀彧,贾诩都觉得他没什么可怕的,而且关羽是个自大狂,张飞可是很谦虚的。



那为什么后人都觉得关羽要更聪明一些呢?

人们认识的是演义中的关羽,而不是历史人物。马超笨么?杀的曹操丟盔弃甲,马超的失败在于内部矛盾,并不是个人原因。而关羽失荆州则是因为个人性格缺陷导致内部矛盾。关羽攻打襄阳是凭借兵力压制,襄阳兵力我记得是八千,而关羽兵力在五万左右,擒于禁是天时地利,而不是个人将略。关羽坐镇荆州近十年,没有处理好内部关系,还搞乱吴蜀联盟,实在是有罪,因为他的自大,使蜀国失去了进取之地,完全困守蜀中。荆州是蜀汉一大粮仓,而且直逼曹魏腹地,一举而洛阳可得,而关羽丢了荆州,使得诸葛亮无力回天。



同样的,人们对于张飞的认识也基于小说,有失偏颇。张飞战绩显赫,入蜀要是没有张飞,刘备至少多用五年。没有张飞,刘备打不下汉中。张飞是刘备建立蜀汉的直接功臣。



因此我觉得张飞要更聪明些。


哦我是直男


关羽比张飞聪明,因为关羽无论是武功还是谋略,都比张飞强多了,开始张飞有勇无谋,不能担当重任,而关羽则不然,所以关羽被重用那是理所当然的


微言健康


关羽张飞都是三国时期名将,二人并称“万人敌”,要说聪明两个人还真分不清楚谁聪明,因为他们擅长打仗而且很莽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