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减轻你“负”不了的重?《抗压力》2个真相6个技能,给你答案


如何减轻你“负”不了的重?《抗压力》2个真相6个技能,给你答案

芳芳是公司的活动策划主管,今年,因为疫情的影响,估计上半年活动都处于停滞状态。由于长时间的宅家,老板似乎开始对短视频有了极大的兴趣,一复工,就要求芳芳能够从零开始做抖音,且在三五个月呢,进行直播卖货,为公司赚大钱。没有任何经验,没有任何流量,没有合适的团队,没有资源支持,甚至于没有产品……但是公司,却要靠在抖音上卖产品赚钱了!

芳芳很是苦闷,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老板的指示,总得去做啊!可是试了两个星期了,做出来的短视频并不理想,照这个速度,根本玩不成老板的指标。偏偏,老板就知道要数据,要成果,要赚钱,芳芳压力山大,觉得每天都在“负”着千斤重,直压得自己喘不过气来。该怎么办?芳芳陷入了迷茫!

心理学家拉扎卢斯曾经说过:“压力是对个体无力应对知觉到的心理和生理威胁时的反应”。

简单来说,压力就是一个人觉得自己无法应对环境要求时产生的负面感受和消极信念。正如芳芳无法应对老板给出的方向。

如何减轻你“负”不了的重?《抗压力》2个真相6个技能,给你答案

社会经济的发展,互联网信息的风靡,导致现在的人压力越来越大,压力的来源大致有三个方面:

1.职场因素

职场因素,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工作带来的压力:

  • 超过8小时的上班,不间断的加班,带来压力;
  • 对工作数量和质量不满意,无法承受工作要求,带来压力;
  • 工作报酬与劳动付出不成正比,感觉到被压迫,带来压力;
  • 不良的职场人际关系,勾心斗角的思想猜测,带来压力。

长时间的工作压力,如芳芳一般,就会陷入迷茫、自我怀疑,甚至开始抑郁。

2.社会因素

生活环境中偶尔会发生一些重大的事故(变动),例如婚姻不顺、失业在家等都是构成压力的因素。日积月累的生活琐事,也会造成人的困扰,比如孩子吵闹、车子抛锚、东西摔碎等,单一事件对个体并不会造成压力威胁,但如果这些困扰都在同一天发生,对个体而言可能就是不小的压力。

3.性格因素

不同的人对待不同的事情,会有不同的看法和反应。外在的环境及事件确实会给个体带来压力,但相同事件发生在不同人身上,却未必会构成同样的威胁。因此,个人性格决定了个人如何看待压力事件,以及个人如何应对和调节压力。


如何减轻你“负”不了的重?《抗压力》2个真相6个技能,给你答案

面对压力,我们需要抗压力,那么如何获得抗压力呢?

关于抗压力的两个真相

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威廉·唐姆斯曾经说过:“我们这个时代的最伟大的发现就是,人类可以通过改变他们的心态来改变他们的生活”。我们常常以为,压力的反面是抗压力,而抗压力就代表了积极、成功、没有烦恼,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在《抗压力:逆境重生法则》一书中,日本积极心理学学校校长久世浩司从现代人遭遇种种压力的来源入手,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创造性地提出“抗压力”这一概念,希望大家通过正确认识“抗压力”来面对“压力”。

抗压力这个词是来源于“resillience”,原意为“恢复”、“再生”,指的是一种复原能力,美国心理学会将其解释为“能够直面逆境、麻烦、强压的应变能力和心理过程”。

有的人在工作上,失败了一次就一蹶不振,认为自己没有这个能耐,做不好工作;有的人失败了,却能从中分析出教训,把之变成成功的垫脚石。就像一个人被刀子划了一刀,心态的好坏,决定了伤口的复原程度。通俗地说,抗压力是一种改变行为,从害怕失败回避行动,到重拾信心,继续前进。久世浩司认为,抗压力有两个真相:

1.真相一:抗压力不等于积极思维

你会问,这不是和定义相矛盾吗?没有积极的思维,如何从失败中获得勇气?久世浩司认为,对未来的不安和疑惑、对失败的恐惧和无助,都是人的正常反应,我们要做的不是去抵触,而是去接受。就像你会接受自己拥有缺点,但你不会被缺点主导你的人生一样,你还是要靠着优点去争取自己想要的成就。同样的,只要不被消极思维牵着鼻子走,这些坏情绪就会反作用于积极思维,成为助推的燃料。因此在培养抗压力的过程中要重视三种态度,一是直面现状,二是灵活机动的认识问题,三是科学合理的思考。

如果芳芳在遇到压力的时候,想的是,不该拥有这种想法,不该有退缩的念头,那不是抗压力,那是反人性。如果芳芳想的是,如何化压力为动力,如何把不安变成踏实,直面现实,认清问题的本质,进行积极的思考,这才是抗压力。

如何减轻你“负”不了的重?《抗压力》2个真相6个技能,给你答案

2.真相二:只有了解,才不会惧怕

在电视剧《哦!我的皇帝陛下》里,因为大家不认识小龙虾,所以惧怕其为大虫,甚为忧虑。只有女主,来自于现代,对小龙虾爱不释手,大呼过瘾。你瞧,有时候并不是无知无畏,而是因为了解,才不会惧怕。

针对失败,同样如此,我们必须认识到,失败是人生常事,若是你不能接受,就会在不断的失败中养成无力的习惯,并且不断将无力扩散蔓延,给自己造成压力。美国哈佛商学院的艾米埃德蒙森教授将失败分为三种,我们应与之好好相处,对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态度,对待不同的失败,也有不同的方法,是清蒸蒜炒还是红烧,都看个人口味:

  • 第一类,可以预知的失败,是不留心不用功造成的。学生考试时的错别字,看错选项等,就属于此类,是没有做好事先准备导致的失败原因。
  • 第二类,不可避免的失败
    ,是超出自己可控范围,有复杂流程等环境因素造成的。这类失败是我们无法掌控的,不应该感到自责和内疚。
  • 第三类,智慧型失败,是值得欢迎的有价值的失败,可以从中汲取经验,改良方法。是向新事物挑战后产生的失败,可以促进个人成长和进步。

针对这三类失败,久世浩司提出了面对失败的处理方法:

  • 首先,直面现状,要将失败分类,将其正确归属到类型里;
  • 其次,纠正态度,对于已经发生的事情不过于自责,正确认识问题;
  • 最后,合理思考,根据分类妥当对应,积极吸取教训。

芳芳面对老板的要求,一直陷入到无法完成的罪恶感里,既没有正确认识问题,也没有积极思考。那么,问题永远是问题,压力也只会与日俱增。

如何减轻你“负”不了的重?《抗压力》2个真相6个技能,给你答案

看清了“抗压力”的两个真相,如何训练抗压力,我们需要有6个技能

我们知道了抗压力和积极思维不能划等号,我们也知道了,抗压力最关键是要了解失败,那么如何拥有抗压力呢?就像力气是练出来的,抗压力,也是可以训练的。在《抗压力:逆境重生法则》一书中,作者提出了7个技能训练,让我们一一往下看:

1.技能一:用行动打破消极情绪循环

在面对新的任务挑战时,芳芳不安、恐惧、忧虑、烦恼、狂躁、自责,一系列的消极情绪像一个闭环,套在芳芳的脑袋上,犹如孙悟空的紧箍咒,不能自拔。芳芳不断地想把消极情绪压下去,可那像个叛逆的孩子,在压制中反而生长得越快。

正如“抗压力”真相中所说,面对这些情绪,不是压制,而是接纳。出现消极情绪,我们不是靠意志力去对抗,而是靠行动去解决:

  • 做运动:众所周知,有氧运动对于缓解压力是十分有效而无副作用的良“药”,随着身体的发热、血液循环的加快、血管的扩张,能使工作和劳动所带来的神经紧张、脑力疲乏、情绪紊乱得到一个积极的调节。当你在工作中碰到不能消除的情绪,赶紧停下来,去公司楼下走走,放慢呼吸,稳定心情。
  • 听音乐:美国德雷克塞尔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音乐可以减轻癌症患者的焦虑。个人喜欢的音乐,是因为当音乐的节拍与人的脉搏达到和谐状态时,会让人觉得很惬意;节奏适中的音乐是因为可以激活大脑中对于惯性刺激起反应的领域,“吉姆”的音乐、“宫下富实夫”的音乐、“乔治文斯顿”的音乐等都是很好的选择。
  • 呼吸法:如果你不能出去散步,或者不方便听音乐,那么不妨坐在椅子上放松脖子、肩膀,挺直后背,集中注意力呼吸。呼气时想象自己把压力排出去,吸气时想象自己吸收了新的能量。
  • 写文章:短句子、日记、长文案都可以,将自己心里的情绪、思维用笔抒发出来,有助于减轻意志力的疲劳,起到冷静凝神的效果。这其实是一种自我对话的方式,成为另一种世界,消极情绪需要有一个口子,写文章就是一个很好的口子。
如何减轻你“负”不了的重?《抗压力》2个真相6个技能,给你答案

2.技能二:将思维当做猎犬驯服

《抗压力:逆境重生法则》中指出,在人们的内心有着一种负面的思维,被称为7只思维定式犬,分别是:

  • 愤怒不满时的批评犬:都怪老板突发奇想要做抖音短视频,表达愤怒;
  • 厌恶嫉妒时的正义犬:凭什么是我做这件事,感到不公平;
  • 悲哀郁闷时的投降犬:我怎么这么没用,一点点事情就难成这样;
  • 不安无奈时的放弃犬:我能力不足,做不到这件事情;
  • 害怕恐惧时的忧郁犬:我不会,不知道;
  • 罪恶内疚时的内疚犬:
    是我不好,我竟然辜负了大家的期望;
  • 疲倦无力时的冷漠犬:无所谓了,别人爱怎么想怎么想吧。

所谓思维定式是过去的体验所造成的信念价值观,以高压或者困难体验中产生的刺激为契机,思维定式能引发一系列感受和相关行为。

正如芳芳接受到这个任务,她会觉得公司在不具备条件的情况下,贸然开展短视频业务,对老板的决定感到愤怒;同时,因为是她,而不是别人转岗来做这件事,她又觉得不公平;其次,因为达不到预期目标,芳芳觉得是自己能力不足,感到失望、无奈,甚至放弃。整件压力事件下,7只思维定式犬,只只强势。

要想将思维定势犬驯服,有三种方法,驱逐、接纳和训练。驱逐,换位思考、找人倾诉、转移情绪,比如,芳芳可以认为老板是在培养她,而不是遭遇了不公正待遇;接纳,自我鼓励、换位思考、心灵鸡汤,比如芳芳可以鼓励自己下次一定可以;最后,识别思维定势犬的吠叫内容是否正确、延迟反应、选择方法,通过ABC模式,得到自己想要的行为。

ABC模式,即思考、情感、行动模式,由“体验——思维——反应”的顺序简单组成。问题发生时,信息就会受到信念、思维方式的诠释,其结果又会引起某些感受和行为。A引起B,B又引起C。

比如芳芳运营短视频失败的事情,这是一个体验,本来的思维是7只犬,但现在通过驱逐和接纳,转换思维,最后做出的反应,改放弃为努力。

如何减轻你“负”不了的重?《抗压力》2个真相6个技能,给你答案

3.技能三:培养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这一概念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于20世纪70年代在其著作《思想和行为的社会基础》中提出的,班杜拉对其的定义是指“人们对自身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项工作行为的自信程度”。班杜拉认为除了结果期望外,还有一种效能期望,结果期望指的是人对自己某种行为会导致某一结果的推测;效能期望指的则是人对自己能否进行某种行为的实施能力的推测或判断,即人对自己行为能力的推测。

比如,芳芳运营抖音的过程中,抓到了一个热点,是搞笑类的,那么她会继续这个方向,这是结果期望;而效能期望,需要芳芳在知道搞笑类能带来流量的同时,确信自己的能力能抓到痛点,才会去做。

如何提高自我效能感?这里,有四个方法:

  • 创造直接成就感,即实际体验。比如,做一些能够成功的小事,不断提高自己的效能;
  • 收集代理体验,通过观察他人顺利处理问题的行为,来获得范本。比如,芳芳自己不会做抖音运营,通过固定学习模仿一个号,来获得成就;
  • 他人认可,接受他人有说服力的鼓励。比如芳芳的家人、朋友,甚至公司的同事,对她的付出表示肯定,鼓励她继续做下去肯定会有成绩;
  • 制造兴奋的氛围,唤醒生理和精神。比如说大家都很有信心,对做新任务有一种兴奋感而不是惧怕感,去创造这样一种工作的氛围。
如何减轻你“负”不了的重?《抗压力》2个真相6个技能,给你答案

4.技能四:发挥自我优势

如果你让一个程序员来写文案,让一个文案去写代码,那么只能给双方都带来痛苦。抗压力强的人,会懂得把握、练自己的优势,在关键时刻能够发挥自己的优势。在自我优势下开展工作,更容易达到目标,也更容易获得成就感,激发工作热情,不易感觉到压力。

于是有人会说,我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有什么优势,那该怎么办?关于如何发现自己真正的优势,有两种方法:

  • VIA-IS优势行动价值问卷:240个题目分为24个分量表对应24种性格优势,帮助你找到自身的优势。这个方法的有点在于,列举的优势没有偏颇性,具有普遍适用性,它诊断出的结果能立刻让人理解。
  • 盖洛普优势识别器:才干是你油然产生并贯穿始终的思维、感觉或行为模式,优势识别器所评测的便是你的各种才干主题;知识由所学的事实和课程组成;技能是做一件事的步骤,这三者合在一起就构成了你的优势。 盖洛普首先通过大量的实证研究,把五彩缤纷的人类天赋归纳为“交往”、“奋斗”、“影响”和“思维”这四组共三十四个主题。如思维方面,有分析、关联、统筹、前瞻、理念和战略等主题。如交往方面,有和谐、体谅、交往、个别、沟通和责任等主题。

这两个方法,都可以在网络上找到测试题。如果判断现在的工作不适合自己发挥优势,那就马上寻找能够发挥自我优势的领域和行业或是改变自己的工作方式。

如何减轻你“负”不了的重?《抗压力》2个真相6个技能,给你答案

5.技能五:建立心灵后盾

后盾指后边的支援力量;也指提供支持的人。我们生存在这个世界上,不是独立存在的,所以他人的支持,对于我们消除压力至关重要。

每当芳芳遭遇压力的时候,她都会与自己的闺蜜倾诉,无话不谈,闺蜜会对其进行肯定,以缓解芳芳的压力,这就是心灵后盾。

为了培养抗压力,单单只有闺蜜是不够的,我们可以列出5个贵人,帮助自己。先列出对自己很重要的人;然后邀请他们成为心灵后盾,同时让自己也成为他人的心灵后盾,这是一个相互的关系。

6.技能六:常怀感恩之心

感恩是一种积极的情感,没有感恩之心,只会索取更多,每天生活在求而不得之中。感恩有利于中和消极情绪,满怀感恩之心的人有利他主义精神,使人积极主动。久世浩司认为,我们应该有意识养成将注意力放在自己拥有之物的习惯,人的不快乐,就在于总是羡慕别人有的,而忘记自己有的。为了提高感恩之心,我们可以:

  • 写感恩日记:今天工作当中,有哪些事,哪些人,是值得我们感激的,哪怕是一个肯定的眼神,或者一句肯定的话;
  • 想三件好事:今天的工作上,发生了什么好事,比如有了一丝小进步,比如得到了认可;
  • 写感谢信:把你想要感谢的事、感谢的人,要说的感谢的话,都写下来,养成感谢的习惯。


如何减轻你“负”不了的重?《抗压力》2个真相6个技能,给你答案

所在最后的话

真正的精英与普通的精英的不同之处在于,精神上的抗压力,能让他们从失败中重新站起,突破逆境。

曹雪芹说因为天堂地狱的变故,有了《红楼梦》诞生;司马迁因为宫刑,激起创作心潮,有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问世;严文井因四次落榜,立志做一文学家……他们都是在失败和压力下,成为了千古流芳。

所以压力不可怕,抗压力也不要求我们只能拥有积极情绪,通过训练,将压力转化为动力,才是最好的结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