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城十大古园(转)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的劳动人民用自己的血汗和智慧创造了辉煌的中国建筑文明。中国的古建筑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体系最完整的建筑体系。从单体建筑到院落组合,城市规划,园林布置等在世界建筑史中都处于领先地位;中国建筑独一无二地体现了的"天人合一"的建筑思想。

诸城十大古园(转)


诸城为山东省的一座县级市,由潍坊代管,因传说舜帝出生于城北的诸冯村而得名,又称龙城,位于山东半岛东南、泰沂山脉与胶潍平原交界处,介于北纬35°42′23″至36°21′05″,东经119°0′19″至119°43′56″之间,东与胶州、胶南毗连,南与五莲接壤,西与莒县、沂水为邻,北与安丘、高密交界。城区距首都北京638公里、省会济南300公里、潍坊市90公里,总面积2183平方公里。[1]截至2016年,诸城市辖3个街道,10个镇。2018年,常住人口110.9万人。

诸城被誉为“舜帝之都”,是舜文化的发祥地,西汉吕后七年(公元前181年)置东武县,宋代为密州治所。境内有王尽美纪念馆、大舜苑、超然台、恐龙公园等名胜古迹。

今天就说说诸城历史上的“十大名园”。

1、邸家园

邸家园,旧址在今林家村镇石门村南。据清志记载:“今县东南七十里,有村名邸家河,邸氏族居焉。其园主之苗裔耶。”

宋代苏轼官密州时曾和孔密州五绝《见邸家园留题》:“大旆传闻载酒过,小诗未忍著砖磨。阳关三叠君须秘,除却胶西不解歌。”

由诗得知,当年苏轼曾游览过该园。该园也因苏轼而知名。后因修水库,园无存。

诸城十大古园(转)


2、西园

西园,在诸城县署西侧,超然台南面,故称西园。园名始于宋熙宁八年(1075) ,苏轼来密州任知州,曾住此园写作、会友,苏轼称其为“西园”, 始才有名。园处在超然台下,园内有西斋、西轩等建筑设施,并广植花木、假山等,以及菜圃、鱼池和种粮之地。它是一处集起居、休闲、集会、写作和从事农作等于一体的北方特有的小型园林,也是一处文化内涵相当深厚的文化艺术场所。难怪苏轼一切起居、养病、会友、饮酒赋诗等活动,都离不开超然台,更离不开西园与西斋。闻名于世的《超然台记》,就在西园之西斋中写成的。

诸城十大古园(转)

3、铁园

铁园,在县城东,铁沟河畔王家铁沟村。据清《诸城县志》记载:“明隆庆末年,累官户部、礼部司郎中、兵部佥事张世则所建。后来又归累官知府、布政使邱志充。园内亭榭、竹卉为一邑之冠”。邱志充在四川平贼有功,欲升巡抚,因忤宦官魏忠贤而入狱,后病死狱中,天下冤之。其二子石常、玉常,曾求以身代父,不准。父死后,二子跣足扶榇归里,读书铁园中,长日不出。海内文士诗文投赠甚多,邱氏兄弟择其优者勒石存之。志充诗沉痛悲壮,字亦雄伟。

后来,此园成为当地文士赋诗聚会之处,很多诗句人刊《东武诗存》中。

清乾隆时园归李宜蕃为菜圃,毛兰二株犹在,今皆无存。

诸城十大古园(转)


4、太古园

太古园,在南城臧氏庭院中(今兴华路与府前街交叉口西南侧),系县人臧允德在明崇祯年间建。据清志载:“太古园,崇祯间县人臧允德建,在南城,有石名‘小云门’”。

臧允德父臧尔令,继父兵部尚书臧尔劝。允德幼年读书勤奋用功,以求科举功名。适逢继父因靖边宁夏有功,朝廷恩赐世荫,例授臧允德锦衣百户,臧允德却怏怏不乐,不肯谢拜。在母亲王氏劝说下,才稽首拜谢。不久,拟提迁其任北镇抚。北镇抚掌诏狱(掌管狱讼),属东厂,受魏珰(魏忠贤)指使。臧允德说:“吾岂为中贵人作鹰犬乎?!”乃辞职还乡。崇祯十五年(l642),因抗清兵犯诸城,臧氏死难五口。臧允德于兵静燹中,忍痛逐一尽礼安葬。晚年开松梧旧居,名“太古园”,日与诸名士吟诗作赋,挥毫泼墨,欣然相得。年五十八卒。

诸城十大古园(转)


5、放鹤园

放鹤园,在潍河北畔,枳沟镇普庆村,系“张氏四逸”之园。创建于明代,为张氏五世祖张泰所建,始时规模甚小,后经张氏累世扩建,最后成为十亩之大的庭院。园内有放鹤亭、二李轩、追远堂、仁寿亭、朴亭及张氏祠堂等设施,并广植松柏、兰竹、藤萝、金杏、文梓等花木。此外,还有放鹤石碑及诸多文人名士的诗句、绘画等刻石。

诸城十大古园(转)

张氏各世,读书习礼于园中,历时三百余载。园中诸文士所作的诗词佳句,大大充实了诸城文化宝库,为促进诸城文化的发展,起到了巨大作用。可惜因战乱频繁及年久失修,今己无存,但众多石刻尚在。

诸城十大古园(转)


6、李氏易安园

易安园,在县城南门里李氏花园处(今兴华路与府前街交叉口东南约五十米)。李氏花园中,曾有一奇石,石高五尺,玲珑透豁,上有刻铭“云巢”二隶书,其下小摩崖处,题“辛卯九月德父易安同记”。据查“辛卯”,即宋政和四年(1111),正是赵明诚李清照夫妻二人,居青州时的第四年。当时,赵明诚偕夫人李清照归里省亲,就住在李氏园中。李氏为纪念此事,即将此园改称“易安园”。当然不同于青州之易安园,而是诸城之易安园。

诸城十大古园(转)

7、丁家花园

丁家花园,在县城南丁家花园村,为明代丁家花园而得名。丁氏为诸城五大世家之一,世居城里,其宅院(位于今密州宾馆院内)有一小型园林,内有假山、奇石,以及宋代经幢和苏轼题铭的“砚洗”等。因嫌其规模小,遂在城外三里处辟一园林,广植牡丹、芍药等花卉。每当春来,牡丹盛开,游人如织,同时县内诸多文人墨客集会赋诗,成为诸城的一大景观,丁家花园之名闻于乡里。后来丁氏后代居此成为村名。


诸城十大古园(转)

8、白乌园

白乌园,在县东南十二里大王璊村(今密州街道大王门)。王氏家有园,园有桧,桧上有白乌居住,故称“白乌园”。后建先祠于其中。王氏子弟于园中习礼、读书。其后代王敛福,为官清正,颇有政声,民为其立生祠于杭州西湖,节日祀之。

诸城十大古园(转)

9、彭氏园

彭氏园,在城西彭氏菜圃中。据《宋史》密州太守翟汝文之《翟忠惠先生传》载:“园中曾为东坡肖像,郡人岁时相率拜谒,至先生(翟汝文)往往绘像于家,以神明事之”。该记反映了宋代时,诸城城西彭氏园中,曾有苏轼肖像(可能为画像),密州百姓相率礼拜纪念苏公。后来,翟汝文亦来密州任职,十分敬仰苏公之为人,也曾绘苏轼像于家,以神明祀之。

彭氏园,后来改为菜圃,至清代时,园已无存。

诸城十大古园(转)

10、秋水园

秋水园,旧址在今舜王街道无忌村北辛庄子东侧,太古庄河之滨,为清代诸城著名文士、博学鸿儒李澄中仕罢归里后,于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所建。当时李澄中年已七十,绝迹闹市,在其村东辟一园。修筑茅屋,广植荷、桃、杏及柳槐等,建一楼以望远,建一亭名“秋水亭”,自称“秋水老人”。亭与茅屋相接,因其园及屋皆东向,故又称“缘木园”。

李澄中广邀本邑名士,来园相聚,结鸡豚社,相互唱和,全不知老之将至。康熙三十九年(1700) ,他关心乡里名士王钟仙、丁野鹤、丘海石、刘子羽四人诗,校订后亲自作序,刊行于世。不久即故去,享年71岁。本土文士私谥为“文确先生”,寿光高士安致远撰文吊唁。(任日新)

诸城十大古园(转)

(图片与内容无关,均来自网络,有侵权立刻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