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意精求,独具一格——画家王经华的花鸟写意艺术

中国写意画,注重审美积淀,注重以形写神,讲究个性的笔情墨趣和风格的自我化,由此内在地要求画家从艺要遍习多家,融会贯通,使画艺自量变积累,自然地引起质变和飞越。当代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临沂艺术学校副教授王经华的从艺历程和绘画风格就体现了这一点。王经华自幼酷爱书画,常漫步田野,涂鸦摹绘家乡一带的景物;早年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美术系,后深造于国家画院,系统地接受了美育训练,诸如徐渭、陈淳及近现代虚谷、吴昌硕、李苦禅、王雪涛等名家传世范本皆成为他悉心研摩的对象。他不急不厉,不浮不躁,积学储宝,在画法演练、文化扩充和艺道解悟等方面肯下功夫,在夯实笔墨基本功的基础上不断强化了其写意文本的审美标识度,进而在形而上的人文关照层面谛视所写意象及其承载意义,复以书法、诗词入画,沿着水墨写意的审美轨道渐行渐臻佳境,自我风貌已然形成,在当今花鸟画界独具高格。

写意精求,独具一格——画家王经华的花鸟写意艺术

写意精求,独具一格——画家王经华的花鸟写意艺术

写意精求,独具一格——画家王经华的花鸟写意艺术

谈起自己的画作,王经华说:“在国画花鸟题材当中,其实就是以花、鸟作为感情的载体,表达中国画一种意境。我觉得,国画里面,笔墨和表现的题材以及绘画的这个造型因素,这几个组成部分,跟作者的修养和他的审美取向有关。我们作为在沂蒙山区的画家,当然,留心的都竟是身边的风土景物,也以临沂的沂蒙山区这些花花鸟鸟、花花草草长年作为抒发感情的载体。你像身边见的这些鹅呀,鸭呀,鸡呀,这样的东西经常表现,但是这些山花野草,不入名贵花卉的这种题材,在我眼里也是充满了沂蒙风情的,所以说,表现的时候,也觉着比表现这些珍奇的东西更有一番意味,借以表达自己的一种心境。”

写意精求,独具一格——画家王经华的花鸟写意艺术

写意精求,独具一格——画家王经华的花鸟写意艺术

王经华画路较宽,题材广泛,所绘景象繁多而生动,包括传统四君子、山草野卉、翎毛虫鱼、蔬菜瓜果、清供一类,不一而足,总体上形成了一种雅俗共赏的写意风貌:形象简括生动,色泽明丽丰富,格调清雅秀润,用笔古拙苍劲。尤其是其画面洋溢的生活气息,浓郁缱绻,诸如所写豆棚瓜架,似诉沂蒙乡情,欲说难休。显然,这一类作品源自他丰富的沂蒙生活阅历及其所形成的地域性特色风光记忆。其《金蝉长鸣》、《夏荫》、《乡间絮语》、《金犬献瑞》等佳作,生动定格了农村生活点滴,择取的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再寻常不过的一小段场景,别有用心地进行提炼升华,在其化俗为雅、点铁成金的创意思维作用下,在其文人诗意情绪融入的过程中,将之转化为一种悦人耳目而又打动人心的田园诗一般的意境。细细品味这种意境:清新,隽永,舒畅,豁朗,质朴,淡远,素雅,秀丽,标举着一种生态美学的时代精神,达到较高的审美层面。

写意精求,独具一格——画家王经华的花鸟写意艺术

写意精求,独具一格——画家王经华的花鸟写意艺术

可见,王经华依托其笔墨体会和从艺经验,对“传神”这一中国美术史上的重要理论范畴,有他独特而深刻的感知和悟解。正是由于深入理解并有效实践从“人之有神”到“物之有神”的理念,王经华汲取到文人画传统的许多精髓,又以画接地气而吸收到自然鲜活之气,从而别开自己写意画之生面,进而在其神与物游、情景交融的水墨写意创作中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花鸟意象。像家鸡、锦鸡、家犬、鸭、鹅、鹌鹑等,皆被他以形传神地予以刻画,做到形神兼备,气韵生动,成为画家本人极具自我审美个性的有意味的艺术符号,给广大观众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

写意精求,独具一格——画家王经华的花鸟写意艺术

写意精求,独具一格——画家王经华的花鸟写意艺术

王精华一直在他静心以求、累以功夫的花鸟写意学术探索之路上笔耕不辍,扎实稳健地走着,其画艺的外延和内涵在不断拓大。其《落叶满蒙山》、《蒙山秋》、《乡情》等国画作品被中国美术馆、国家画院、文化部人才中心等单位收藏。凭他厚实可观的创作实力而积极进取,我们坚信他必将在文人写意艺术上取得更大的进步,给社会创作出更多的花鸟佳作!(上官爵文/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