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应该如何诊断?有哪些常见的诊断方法?

安琪儿露露


选择权威科普,享受健康生活,欢迎关注医学博士团队


一般疾病的诊断方法是: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实验室检查。通俗来说就是,您哪儿不舒服+仪器检查+抽血化验。那么,肝癌也不例外。

首先是哪儿不舒服:

肝区疼痛 半数以上的人以此首发症状,多为持续性钝痛, 刺痛或胀痛。


全身或消化道症状 早期不太引起人们的注意,主要表现为浑身没劲,消瘦,食欲减退,腹胀等,晚期为贫血,黄疸,腹水,下肢浮肿,皮下出血等。

肝肿大 中晚期肝癌常见。


其次,仪器检查:

B超 一般用于筛查,如果发现可疑,需要进一步CT或者MRI检查。无辐射,价格低,是首选的检查。

CT检查 CT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对肝癌的诊断率达90%以上,应用动态增强扫描技术可以提高分辨率,提高对肝癌的诊断率。同时可以发现腹部其他脏器及骨骼有无转移。

核磁共振(MRI)检查 普美显是针对肝癌的一种比较特异的造影剂,换句话说,这个造影剂主要就是用来诊断肝癌的。MRI普美显增强检查对肝癌的检出率明显提高,特别是能够检出小于1厘米的小肝癌,做到早期诊断。另外,如果B超或者CT检查发现的肝脏占位不能确定是否为肝癌,应用普美显MRI增强检查,则有助于提高诊断准确性。

最后,抽血化验:

血清甲胎蛋白(AFP):如果AFP≥400微克/升,提示可能是肝癌,但是,临床上约30%的肝癌病人AFP为阴性,也就是说AFP并不高。

α-L-岩藻糖苷酶 (AFU):一旦机体发生肝细胞癌变, AFU分泌增多明显, 联合检测AFP, 可提升早期肝癌检出率。


最后,对于肝癌的诊断,具体应用哪种方法,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要根据每个人的病史以及临床表现来选择检查的方法。


“欢迎关注天坛医院、阜外医院、儿研所、北大口腔医院、中科院肿瘤医院医学博士团队!祝您身体健康,生活愉快!”


良医济世


我国可以称为肝癌大国,每年肝癌的检出率也在逐渐省上升,那么,肝癌确诊需要哪些方式?有的时候,医生做了肝部B超后,眉头紧锁,怀疑是肝癌,接下来会安排血检、CT、核磁、病理等明确性质。接下来,我们看一下,肝癌的确诊除了肝癌B超外,还需要哪些诊断标准:

一,肿瘤标志物

1,如果排除妊娠、活动性肝病、生殖腺胚胎源性肿瘤及转移性肝癌,进行肿瘤标志物出现这几种情况可以怀疑为肝癌:①AFP>200mg/ml。②典型的原发性肝癌影像学表现。②无黄疸而AKP或r-GT明显增高。④远处有明确的转移性病灶或有血性腹水,或在腹水中找到癌细胞。⑤明确的乙型肝炎标志物阳性的肝硬化。⑤检测AFP对流法阳性或放免法>400μgml,并持续四周以上,着可以怀疑为肝癌。

2,其他标志检查:有70%肝癌病人出现r-谷丙氨酰转肽酶(r-GT)升高;20%的肝癌病人出现碱性磷酸酶增高;约有80%的病人出现5-核甘酸二脂酶同功酶V(5-NPDase-v),阳性率更高;约90%的肝癌病人α-抗胰蛋白酶(α-AT)增高;铁蛋白酶,905肝癌病人含量也会增高。70%的肝癌病人癌胚抗原(CEA)升高,通常情况下异常凝血酶原>300mgml。

3,部分肝癌患者通常会出现肝功能异常及乙肝标志物阳性提示,常常会有肝炎病史或者肝功能异常的情况。

二,定位诊断

1,肝部B超,进行肝脏及邻近脏器切面影图可以发现2-75px以下的微小肝癌。

2,CT及MRI,当肝癌直径小于50px或密度近似普通CT难以显示,需要进行增强CT,可以显示直径在1~50px的病灶。而MRI能更清楚的显示肝癌的转移性病灶,可作不同方位的层面扫描。

3,当直径在lcm以内的肝癌,可以进行选择性肝动脉造影及数字减影造影(DSA),这种方式会更加灵敏。

三,病理诊断

部分情况下可以进行腹腔镜和肝穿刺检查,腹腔镜可直接显示肝表面情况,而肝穿刺活检可以更加明确病理性质。 如果可进行手术的患者,也可以进行术中冰冻切片送检进行病理检测,明确分型及进行免疫组化,为后期治疗方案提供诊疗基础。

以上就是肝癌确诊的几种常用方式,除了肝部B超外,进行肿瘤标志物检测、影像学检测、病理检测都可以进一步确诊肝癌。根据个人情况不一样,医生也会根据临床症状及化验指标,明确性质后制定治疗方案。


美中嘉和肿瘤科普


你好,肝癌作为癌中之王一直被广大医患所关注。尤其我国又是乙肝大国。对于肝癌早发早治疗,很重要。因为身边有一个朋友是三十多年乙肝患者。有一定经验可以供你参考。

1、肝腹部彩超:这是对于肝脏情况一个最直观的检查方法,而且对于人体的危险极小。通常可以看到肝部有没有肿大,或者有结节等。尤其还可以观察到相邻脏器脾脏的变化。一般肝癌患者,除开肝的变化,再就是脾脏也相应变大。

2、乙肝病毒检测:俗称乙肝DNA。这个指标通常很高。

3、肝功五项:这个是通过血液最直观的反应,比如转氨酶,应该都很熟悉了


4、肝脏特异性MRI能够提高小肝癌检出率,同时对肝癌与肝脏局灶性增生结节、肝腺瘤等的鉴别有较大帮助,可以作为CT检查的重要补充。


5、肝硬度检查,尤其是对老年人的患者更是重要。


6、最终就是医生经常推荐的肝穿,不到万不得已不要做这一个,因为取活的时候,很可能取不到病变组织。


这些就是我介绍的检查肝癌疾病的方法,如果还有疑问可以继续提问,希望有所帮助。如果你身边有乙肝的朋友,应及时提醒复查,避免恶化


PK666666


原发性肝癌(primary carcinoma of the liver):分为两大类,肝细胞性肝癌和肝内胆管细胞癌,以肝细胞性肝癌最为常见。

实验室检查

1、甲胎蛋白(AFP)应用于:原发性肝细胞癌的普查、诊断、判断 治疗效果,及预测复发。

2、CA19-9:主要用于肝内胆管细胞癌的诊断。


影像学检查

1、超声检查:是肝癌诊断中最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也是目前普查和初筛的首选方法。

2、增强CT/MRI: 25px左右肝癌检出率可>80%,是诊断及制定治疗策略的重要手段。MRI无放射性,能在短期内重复进行;CT平扫为低密度占位,可见中央坏死;增强时呈“快进快出”特点。

3、选择性肝动脉造影:,有创性检查。是肝癌诊断的重要补充手段。能明显提高小肝癌的诊断率,对直径1-2cm的小肝癌,准确率>90%。

4、肝穿刺活体组织检查,有创性检查。目前在US和CT的引导下细针穿刺,行组织学检查,是确诊肝癌的最可靠方法。危险性:出血、肝癌破裂、针道转移。

肝癌诊断的精髓在于早期诊断,即争取对肝癌的早诊早治,以提高人群健康水平,降低医疗费用。

慢性肝炎、肝硬化,35岁以上的HBV、HCV感染者为高危人群,每6-12个月作一次AFP与B超检查,可以有效地发现早期肝癌。


小马医僧


通常检验甲胎蛋白和做超声波检查就能有效地诊断肝癌。确定肝癌的常见的诊断方法是:一、体格检查。1、肝大、质硬并有节结感,或肝脏有局部性整块;2、以数肋缘下、剑突下肝不大而肝上界抬高;3、晚期患者可出现恶病质、黄疸、腔积液、右侧胸腔积液、下肢水肿等。二、血液检查。1、甲胎蛋白(AFP)检测中70%左右的肝细胞癌患者呈阳性反应。2、血请r谷氨酰转肽酶测定(正常值6u),肝癌患者90%左右增高,碱性磷酸酶测定(正常值<31kⅰng-Armstrong单位),肝癌患者60%左右增高,乳酸脱氧酶及碱性磷酸酶同工酶80%左右阳性,但也有较多的假阳性;3、肝功能检查多在正常范围内,HBsAg多数患者呈阳性。三、其它检查。1、肝脏B型超声检查,超声显像提示占位性病变;2、放射科同位素扫描,肝区缺损(占位性病变)直径在3cm以下者不能显示,应注意少数呈假阳性;3、胸部透视,了解肺部有无转移、膈面的肝癌,可见右膈肌活动受限、抬高或有局限性隆起;4、CT检查,比B超更为准确,但小于2cm的病灶难于显现;5、肝动脉造影,小于2cm的病灶清晰可见。


如一凡夫


段医生讲科普☞带你一起涨知识!

肝癌,在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中排第四位,在恶性肿瘤致死病因中排第三位,而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能明显提高治疗效果。



通过相关检查能帮助发现和诊断肝癌

(1)肝脏彩超:这是发现肝癌最常用、最简便、最经济的检查,能发现大于1cm的占位病变,小于1cm也能发现,但对于良恶性判断困难。

(2)甲胎蛋白:这是诊断肝癌比较特异性的肿瘤标记物,约70%左右的肝癌患者出现甲胎蛋白升高,但是在肝炎、肝硬化、生殖细胞肿瘤等情况也可升高,必须排除。

(3)异型凝血酶原:也是发现肝癌的肿瘤标记物,发现率高于甲胎蛋白,部分医院已开展此项检查,但尚未普及。

肝脏彩超和甲胎蛋白两者同时检查,能提高肝癌的诊断率,其中彩超是必不可少的。



(4)肝脏强化CT或核磁:当筛查手段发现可疑的肿瘤时,必须做强化CT或核磁明确。

(5)肝动脉造影:对于了上述检查仍不能明确诊断时,可以进行此项检查,不仅可以诊断,还可以进行治疗。

(6)肝脏穿刺活检:这项检查是最准确的,但是取材时不一定能取到确切的病灶,所以目前不主张。




那么,哪些人应该定期筛查肝癌呢?

①有乙肝或丙肝感染者;②长期酗酒;③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硬化;④长期脂肪性肝炎;⑤长期食用被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食物;⑥直系亲属中有得肝癌的人群,40岁以上的男性风险更大。

建议上述人群每隔 6 个月进行至少一次检查。

☞关注段医生,健康又养生!

段医生答疑在线


您好,我是黄志艳大夫,很高兴为您解答在这个问题。


肝癌应该如何诊断?有哪些常见的诊断方法呢?


肝癌的临床诊断方法如下:



1、查临床病史;


2、进行临床检查:如查体时触及明显腹部肝区包块;


3、进行影像学检查,临床上最常用且最简单的检查为B超,还有其他方式,如CT、核磁共振、肝血管造影等;


4、进行肝脏穿刺活检,即在超声或CT引导下进行穿刺,行细胞学检查诊断肝癌。活检为临床上最可靠的检查;


5、肝肿肿瘤标志物的检查,主要用于原发性肝癌的诊断,高危人群的辅助检查,普查,肝癌复查,或转移的监测。



二、肝癌患者在饮食方面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肝癌属于消化系统相关的恶性肿瘤,发病后会影响患者的消化功能。因此,肝癌患者的饮食,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清淡饮食:避免进食油腻性较大的食物;


2、进食易消化食物:可避免加重胃肠负担;


3、避免过多摄入糖分含量较高的食物:可适当增加蛋白质的摄入,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但应注意饮食卫生,务必要保证清洁。


黄志艳大夫


肝癌重在早期发现,才有治愈的机会。早期肝癌尤其是极早期肝癌,发现后行肿瘤切除或者肝移植等手术,生存率是很高的。

对于有慢性乙肝和丙肝、长期酒精性肝病和非酒精性肝病,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和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血色病等疾病的患者,定期做癌症方面的筛查,是早期发现肝癌的唯一途径。

肝癌做的筛查,包括血液检查、影像学检查以及临床症状的自我判断。龙大夫今天主要是讲讲血液检查和影像学检查。至于症状的自我判断,是很不准确的,容易让人产生误会。特别对于有些一些恐惧癌症的人,很容易对号入座,对心理可能会产生不良影响。



1、甲胎蛋白系列

血清甲胎蛋白是诊断肝癌最常用的生物标志物。乙肝病毒携带者应定期进行检查,有助于降低肝癌的病死率,但甲胎蛋白的假阳性率很高,也就是说,很多不是肝癌的,有可能也出现甲胎蛋白升高。

因此,近年来又发展了甲胎蛋白异质体的检测。这些异质体的检测,在肝癌的早期诊断和良恶性肝病鉴别方面的特异性比单纯检测甲胎蛋白要高一些。甲胎蛋白异质体超过甲胎蛋白总量的20%,需要引起注意。



2、血清异常凝血酶原2

血清异常凝血酶原2,也叫脱-γ-羧基凝血酶原(名字真是拗口),是一种近年发展的致癌因子。这个因子和肝癌增殖、侵袭、转移等有一定的关系,血清异常凝血酶原2在肝癌患者中含量显著升高,而在肝硬化、酒精性肝病、慢性肝炎等患者中表达很少。

所以,这个检查的特异性要比甲胎蛋白表现更优秀一些。血清异常凝血酶原2,也有一些假阳性的患者,比如,患者维生素k缺乏、饮酒,或服用华法林等抗凝剂等情况下,也可以导致异常升高,在临床上应用中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避免对诊断结果造成干扰。

这个检查可以跟甲醛蛋白结合使用。

3、α-L-岩藻糖苷酶

又叫AFU,是一种酸性水解酶,广泛存在于人体多种组织,肝癌患者血清AFU水平明显升高。不过,其水平升高与肿瘤大小无关,和肝癌转移潜能增强和术后愈合较差等密切相关,其诊断价值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不过,有一些糖尿病、胰腺炎的患者,也会明显升高,要引起注意。

4、其他血清标志物

比如TGFβ1、磷脂酰基醇蛋白多糖 3、磷状细胞肿瘤抗原、高尔基体蛋白73等血清标志物,对早期诊断肝癌可能有一定的意义,但是临床应用价值有待进一步证实。

5、B超

国内外肝癌筛查指南,都建议年龄大于40岁的男性、年龄大于50岁的女性、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慢性丙肝病毒感染者、有长期饮酒史者、有肝癌和肝硬化家族史的高危人群,每隔6个月至1年进行一次肝脏B超检查,尤其是动态B超的检查+能够发现结节的变化趋势。



6、CT和磁共振

CT和磁共振的对直径大于2厘米的肝癌检测的灵敏度大于90%,直径更小的肿瘤,需要做增强对比,两种办法是目前确诊肝癌的最主要方法。对于有怀疑肝癌的,可进行全身骨扫描,也有辅助诊断价值。至于PET-CT检查,由于敏感性比较低,不适合用于肝癌诊断。

7.血管造影术

CT或磁共振联合血管造影,能提高对肝癌的检测准确性,更好的显示肝癌的特征。主要有肝动脉造影和动脉性门脉造影,不过这些检查具有创伤性,主要用于肝癌的术前评估。

科普最用心,靠谱龙医生!


龙大夫的肝病课堂


目前诊断肝癌比较特异的化验指标是AFP,即甲胎蛋白检测。如果其升高得比较明显,往往对指向肝细胞性肝癌有比较大的把握。

另一方面,影像学检查对肝癌的诊断价值更高,一般是将B超作为体检的首选方法,但如果希望判明是否有肝癌或是否就是肝癌,CT增强扫描更有价值。MRI检查由于扫描序列丰富,可以取得更为准确的诊断信息,对于CT检查后仍难以确诊的病变,联合MRI检查往往都能够得出准确的结论,特别是对于小结节的早期肝癌,MRI的特异性对比剂增强扫描,在鉴别诊断方面作用很大。

目前的医疗实践中,往往是影像学检查结合化验检测,漏误诊现象越来越少了!


王芳军医生


日常临床工作中发现的现象,是国内同胞大部分对定期进行医院筛查,对肝癌或者乙肝认知度非常低,从数据可以看到,相当一部分病人即使自己有乙肝,对这方面认识欠缺,所以有必要普及对乙肝的认识,对肝癌高危人群的认知。只有通过普及,尽早发现肝癌、尽早处理,才能获得比较好的长期生存效果。按照我国明确的指南,只要是高危人群必须每半年,就是180天,来医院做规范的检查,所谓高危人群包括乙肝、丙肝、酒精肝这类或者家族肝癌史的病人,或者男同志超过40岁以上称为高危人群,要求按照指南每半年内医院做一次抽血、B超,每次花费大概300-400元,比较明确自己身体情况,不要超过半年以上,很多乙肝病人对自己认知不够,往往把自己等同一般人,1年才做一次检查,这是不行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