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愛女性心血管健康,縮小心血管疾病預防中的性別差距

儘管近幾十年來防治心血管疾病(CVD)的治療干預措施有所改進,但是由於女性在初級保健中接受CVD篩查的可能性較低,特別是在農村和偏遠地區,不同性別在預防CVD方面仍存在明顯差異。然而,在中國龐大的人口中,有關CVD預防和長期管理的性別差異的研究數據目前尚且不足。

2020年2月18日,Circulation(IF:23)期刊發表了來自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馬長生教授及杜昕教授團隊最新的研究論文《Sex Differences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Prevention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China》,揭示了中國CVD一級和二級預防中的性別差異。

三八妇女节 | 关爱女性心血管健康,缩小心血管疾病预防中的性别差距
三八妇女节 | 关爱女性心血管健康,缩小心血管疾病预防中的性别差距

原文鏈接:

https://www.ahajournals.org/doi/10.1161/CIRCULATIONAHA.119.043731

研究方法

該研究於2014年6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進行。研究設計採用兩階段分層整群抽樣的方法,在中國7個地理區域中(東北、華北、西北、華東、華中、華南和西南)抽取具有代表性的人群樣本(年齡為≥45歲)。第一階段抽樣通過電腦程序隨機抽取了北京、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河南、吉林、廣東、雲南、江西、浙江共8個省、直轄市、自治區。在此基礎上進行第二階段非隨機抽樣,從每個省份的省會城市中抽取1-3個代表性社區,從農村抽取1-13個代表性村莊,每個省份共調查4000名城鄉居民(居住時間>6個月)。

三八妇女节 | 关爱女性心血管健康,缩小心血管疾病预防中的性别差距

研究對象

本次研究共調查了39個社區,包括14個城市和25個農村,共有64893人參與,最終有47841人(73.7%)完成了調查。其中61.3%為女性(年齡59.8±9.6歲),38.7%為男性(年齡61.4±9.7歲)。

有5454名(女性佔57.2%)已發生CVD,9532名(女性佔70.5%)具有較高的10年CVD風險(≥10%),其餘32855名(其中女性佔71.3%)被確定為具有較低的10年CVD風險(<10%)。

一般情況-性別比較

與男性相比,女性接受高等教育(大專及以上)的比例更低,家庭收入更高(家庭年收入≥30000元人民幣),女性患有血脂異常的比例更高(CVD高危人群:25.2% vs 16.7%,CVD患者:34.2% vs 31.3%)。

在CVD高危人群中,更多的女性有高血壓史(56.6% vs 41.7%)或糖尿病史(34.8% vs 15.1%);而在CVD患者中,女性中有高血壓史的比例低於男性(51.7% vs 54.8%)。

CVD高危人群一級預防的性別差異

從總體上看,CVD一級預防藥物使用率男女均較低

。只有48.5%的女性和39.3%的男性在服用至少一種指南推薦的藥物。相比男性,女性危險因素得到控制的可能性更低,血壓、LDL-C和BMI達標的幾率分別低了54%、40%和45%。

三八妇女节 | 关爱女性心血管健康,缩小心血管疾病预防中的性别差距

圖1. CVD一級預防和二級預防調整後的性別差異

CVD患者二級預防的性別差異

女性CVD二級預防藥物的使用率均低於男性。女性使用降壓、降脂和抗血小板藥物的比例分別為39.5%、16.4%和20.9%,而男性分別為46.7%、22.5%和34.2%。此外,僅48.6%的女性正在服用至少一種指南推薦的藥物,而這一比例在男性中為59.8%。與男性相比,女性服用降壓、降脂、抗血小板藥物和任何推薦藥物的OR值分別為0.79(95%CI:0.65-0.95)、0.69(95%CI:0.56-0.84)、0.53(95%CI:0.45~0.62)和0.62(95%CI:0.52-0.73)。

CVD危險因素控制

相比男性,患有CVD的女性,血壓控制情況較好(BP<130/80mmHg:35.2% vs 28.7%,OR=1.31,95%CI:1.14-1.50),但LDL-C達標情況較差(LDL-C<2.6mmol/L:27.5% vs 38.2%,OR=0.66,95%CI:0.57-0.76)。女性不吸菸(95.1% vs 64.7%)和達到體力活動目標(86.6% vs 77.0%)的比例遠高於男性。

不同年齡CVD預防中的性別差異

與≥65歲的相比,<65歲的CVD高危人群在使用抗血小板藥物方面,具有更為明顯的性別差異(女性 vs 男性:<65歲OR=0.58,95%CI:0.39-0.88;≥65歲OR=1.20,95%CI:0.92-1.56;交互作用P=0.0005)。

與<65歲的相比,≥65歲的女性的血壓不達標情況更為明顯(女性 vs 男性:<65歲OR=0.87,95%CI:0.55-1.36;≥65歲OR=0.49,95%CI:0.40-0.59;交互作用P=0.0002)。

三八妇女节 | 关爱女性心血管健康,缩小心血管疾病预防中的性别差距

圖2. 根據年齡、農村地區和教育程度,對10年高危CVD患者進行調整,觀察CVD一級預防的性別差異

在CVD二級預防方面,<65歲的CVD女性患者對心血管藥物的使用率更低,性別差異更為明顯。

三八妇女节 | 关爱女性心血管健康,缩小心血管疾病预防中的性别差距

圖3. 通過年齡、農村地區和教育水平對CVD患病的參與者進行調整,觀察CVD二級預防的性別差異

不同地區、不同教育程度CVD預防中的性別差異

農村居民在CVD預防中表現較差,特別是在使用預防性藥物方面

。農村居民與城市居民相比,患者服用降壓藥的情況(女性 vs 男性:農村OR=0.71,95%CI:0.56-0.90;城市OR=1.06,95%CI:0.83-1.36;交互作用P=0.01),服用降脂藥物(女性 vs 男性:農村OR=0.45,95%CI:0.25-0.79;城市OR=1.23,95%CI:0.93-1.63;交互作用P=0.04),LDL-C達標情況(女性 vs 男性:農村OR=0.50,95%CI:0.41-0.60;城市OR=0.64,95%CI:0.53-0.78;交互作用P=0.01),BMI達標情況(女性 vs 男性:農村OR=0.42,95%CI:0.35-0.50;城市OR=0.56,95%CI:0.46-0.68;交互作用P=0.03),在不同性別之間均存在較大差異。

而對於CVD二級預防,在預防性藥物治療或實現最佳危險因素控制方面,城鄉居民之間的性別差異沒有統計學顯著性。

對於不同教育程度,在CVD一級和二級預防方面,性別差異沒有因教育水平的不同而不同。

討論

該研究是國內第一項從性別的角度去評價中國城市和農村CVD一級和二級預防策略的研究,通過對中國社區中9552名10年CVD高危人群和5454名CVD患者進行性別比較,結果顯示我國CVD一級和二級預防總體上均未達到最佳標準。

與男性相比,患有CVD的女性使用指南推薦的二級預防藥物比例更低,CVD風險較高的女性血壓、LDL-C和體重的達標情況更差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與其他地區的女性相比,年輕女性接受的預防保健措施最少,農村女性的危險因素控制水平最差。

研究人員認為,中國的CVD預防工作亟需更好的發展。目前的初級醫療保健系統在控制高危人群的心血管危險因素方面似乎是無效的,而專注於治療急性疾病的醫院卻忽視了對已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進行長期的疾病管理和預防。

醫療保險覆蓋範圍的差異可能有助於解釋CVD預防方面的一些差異,儘管大多數農村人口(95%)參加了新農合,但其只能支付住院費用,而需要長期服用的降壓藥、他汀類藥物和抗血小板藥物則需要自付費用。相反,城市居民通常參加城鎮職工或居民醫療保險,可以為預防CVD支付一定程度的門診藥物和非處方藥費用(70%)。鑑於75%以上的CVD負擔可以潛在地通過控制代謝和行為等危險因素減輕,這種保險覆蓋範圍的缺失將是預防CVD的重要機會。

男性和女性在藥物治療和危險因素控制方面存在很大差異,原因包括個人收入的性別不平等,就醫行為不同,CVD危險因素患病率不同等,因此迫切需要有效的男女心血管疾病預防戰略,特別是以女性為重點的戰略,對於女性需要更多地關注血脂控制,而對於男性,吸菸和久坐不動的生活方式是需要解決的兩個最普遍的危險因素。

CVD二級預防藥物使用不足和危險因素控制不佳是一個全球性的問題,特別是在中低收入國家和農村地區,因此認識到在不同性別之間存在差異的原因對於瞭解當前中國的預防策略至關重要,可以為未來的治療提供更有價值的參考和指導,包括實施全方位干預措施,以提高患者意識和自我護理能力,採用複方製劑策略,增強全科醫生技能,建立社區居民初級保健網絡等,以改善人口健康水平。

1. EHJ連發8文,總結2019年度心血管進展(全文下載)

2. 母親患糖尿病,後代更易發生心血管疾病?

3. 重磅!2020 ADA糖尿病診療標準發佈(要點+全文下載)

關注醫咖會,及時獲取最新重磅研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