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天文系學生髮現可能適合人類居住的新系外行星

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的學生髮現了17顆新的行星,包括可能適合人類居住的地球大小的行星

英屬哥倫比亞大學天文學專業的學生米歇爾庫尼莫託(Michelle Kunimoto)在整理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開普勒任務”中收集的數據時,發現了17顆新行星。在這17顆新發現的行星中,包括了一顆具有潛在可能性適合人類居住的行星。這顆行星的大小,和地球差不多。在“開普勒任務”實施的最初四年裡,開普勒衛星一直致力於尋找不同行星系的行星,特別是那些位於 “適居帶”的巖質行星。,這些巖質行星的表面,有可能存在液態水。

英國天文系學生髮現可能適合人類居住的新系外行星

庫尼莫託把他的新發現發表在《天文學期刊》上,他發現的17顆行星裡,就包括了一顆這樣特別稀有的行星,這顆行星也被正式命名為KIC-7340288 b。它的大小僅僅是地球的1½倍—小到足以被認為是巖質行星,而不是類似於太陽系中的氣態巨行星。而且這顆行星剛好處在“適居帶”。“這顆行星距離我們大約有1000光年遠,所以我們不能很快地到達那裡!”正在攻讀物理學和天文學博士學位的庫尼莫託說。“但這確實是一個令人激動的發現,因為到目前為止,在“開普勒”的數據中只發現有15顆大小合適的且被確認處於“適居帶”的行星。”KIC-7340288 b的一年有142 ½天,它的軌道和被它環繞的恆星相距0.444AU(AU,地球和太陽之間的距離),這個距離只比水星軌道到太陽的距離大一點點 。

英國天文系學生髮現可能適合人類居住的新系外行星

它所獲得的光線僅佔地球從太陽那裡獲得的光線的三分之一。在其他16顆被庫尼莫託發現的新行星中,最小的只有地球的三分之二那麼大,這也是迄今為止“開普勒”發現的最小的行星之一。其餘的行星,他們的大小甚至能達到地球的8倍大。米歇爾邦本對發現行星並不陌生,在她哥倫比亞大學本科畢業以前已經發現了四顆。邦本現就哥倫比亞大學攻讀博士,她曾經以徑向測速法尋找新行星而聞名,通過研究開普勒計劃中大約200000顆行星數據。

英國天文系學生髮現可能適合人類居住的新系外行星

哥倫比亞大學天文系學生米歇爾邦本說“行星每次經過恆星的時候,會阻擋部分恆星的亮度引起短暫的恆星暗淡。通過找到傾斜角,也就是過境,就可以發現這顆行星關於大小和運動週期的信息。”

邦本和哥倫比亞大學校友亨利恩戈合作使用夏威夷雙子座北8米望遠鏡通過近紅外成像儀和光譜儀獲取到一些清晰的被過境恆星影像。

英國天文系學生髮現可能適合人類居住的新系外行星

"我用自適應光學從太空拍下了這些恆星的圖像,"她說。"我能夠辨別出附近是否有一顆可能影響開普勒測量結果的恆星,比如是它自己造成了傾角。"

除了這些新發現的行星,Kunimoto還利用凌日法觀測了數千顆已知的開普勒行星,並將重新分析整個系外行星普查。

“我們將估計有多少顆行星是由不同溫度的恆星組成的,”Kunimoto的博士導師兼UBC教授Jaymie Matthews說。“一個特別重要的結果將是找到一個陸地上有宜居帶的行星的發生率。有多少類地行星?請繼續關注。”

英國天文系學生髮現可能適合人類居住的新系外行星

相關知識

系外行星或稱為系太陽外行星是指太陽系以外的行星。

人們發現的第一個此類行星可能是在1917年,但當時沒有提出系外行星的概念。第一次觀測證實系外行星的存在是在1992年。早在1988年就監測出有不圍繞太陽公轉的行星。時至2020年2月,已經確認了4173顆系外行星分別屬於3096個行星系,其中有678個行星系確認不至有一顆行星。

英國天文系學生髮現可能適合人類居住的新系外行星

有許多方法可以觀察到系外行星,直接影攝法和多普勒光譜法。但是這些觀測法有明顯的觀測障礙,在接近恆星時才能較好的觀測行星。因此85%的系外行星在潮汐帶中被觀測。

在少數被觀察到的行星中,一些行星被觀察到圍繞一個恆星公轉。大約五分之一的類太陽星恆星中適居帶裡有一顆和地球大小相當的行星。

英國天文系學生髮現可能適合人類居住的新系外行星

假設銀河系裡有2萬億顆行星,可以猜測在銀河系中有110億顆類似地球的潛在行星適合人類居住,如果包括圍繞紅矮星環繞的行星,數據可能攀升為400億。

1.Wikipedia百科全書

2.天文學名詞

3.TECHNOLOGY-蘑菇蘑菇小小的兔子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於三十日以內聯繫作者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