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較那幅具有異國情調的女人油畫,我更喜歡賞析唯美的貴族女孩

喬瓦尼·巴蒂斯塔·提埃波羅(1696~1770年)以他在德國、意大利威尼斯和西班牙馬德里的溼壁畫而知名,出生在維也納的提埃波羅去過很多地方旅行,他的作品在全歐洲知名,一大批非常富有和有影響力的贊助人僱傭他,他的兒子多梅尼克和洛倫佐經常協助他完成作品。

相比較那幅具有異國情調的女人油畫,我更喜歡賞析唯美的貴族女孩

提埃波羅作品《年輕女人和鸚鵡》

提埃波羅的肖像畫名氣較小,不過也被人們熱烈搜求。《年輕女人和鸚鵡》中模特的身份沒有被記錄,據說她是提埃波羅的女兒,本畫為誰而作還不確定,但最可能是為俄國女皇伊麗莎白·彼得羅芙娜所作,在18世紀把女人和鸚鵡畫在一起十分流行,這象徵了異國情調的世界和奢侈墮落的生活方式,也暗示了私生活上的放蕩。

相比較那幅具有異國情調的女人油畫,我更喜歡賞析唯美的貴族女孩


提埃波羅的大尺寸作品的主題基於古典神話、古代文學、《聖經》故事和歷史上的大事件,它們總是富麗堂皇,但在小細節上也充滿機智和暗示,《年輕女人和鸚鵡》這幅肖像細節多樣的筆觸營造了深度的明晰感,這也是藝術家的溼壁畫和壁畫之所以聞名的原因,這幅吸引人的作品體現了提埃波羅傑出的素描技術、讓人過目不忘的對解剖學的理解和對鮮亮色彩的使用,英國作家菲利普·普爾曼把這幅畫視為他的“黑質三部曲”的靈感來源之一。

相比較那幅具有異國情調的女人油畫,我更喜歡賞析唯美的貴族女孩


畫家提埃波羅的年輕女人肖像的確很漂亮,丹麥洛可可藝術家尼爾斯·羅德(1732~1794年)筆下的《搖撥浪鼓的小孩肖像》也很唯美、可愛。洛可可風格於18世紀上半葉在法國興盛之後,開始在發源地走下坡路,直到18世紀30年代洛可可藝術才抵達丹麥,

相比較那幅具有異國情調的女人油畫,我更喜歡賞析唯美的貴族女孩


在《搖撥浪鼓的小孩肖像》這幅油畫創作的時候,洛可可藝術在丹麥還很受歡迎,羅德的老師約翰·喬治·希瑟尼斯是一位知名的丹麥洛可可畫家,是丹麥、英格蘭和德國宮廷的肖像畫家,可能在18世紀60年代,希瑟尼斯把羅德帶到了荷蘭,在荷蘭的海牙,羅德被引薦給畫家行會的其他洛可可畫家。

相比較那幅具有異國情調的女人油畫,我更喜歡賞析唯美的貴族女孩


這幅畫的主題人物是一個大約兩歲的小女孩,她緊緊地握著自己的撥浪鼓,綁在椅子上的細繩緊繫著她,她穿戴的衣服極為精緻,這暗示她一定來自貴族家庭,柔軟的粉紅色、白色和米黃色環繞著女孩,甚至她的頭部還裹著有精緻白花邊的粉紅色帽子,

相比較那幅具有異國情調的女人油畫,我更喜歡賞析唯美的貴族女孩

尼爾斯·羅德作品《搖撥浪鼓的小孩肖像》

她直直地盯著我們,有著善良的眼睛和淺淺的微笑,這都是洛可可肖像常見的矯飾成分,這些新的藝術特徵似乎開啟了觀眾和被畫人之間的空間,製造了親密之感,羅德作為肖像畫家的技巧忠實於18世紀遍佈歐洲的既有藝術技法,通過對粉彩顏色和輕浮主題的使用,讓肖像和風景生動起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