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这是我们热爱的河口


因为!这是我们热爱的河口


从开始实施“居家令”,已经过去整整快一周了。


河口,从未有过如此的“静默”。安静到仿佛能听到一个城市的呼吸。


因为!这是我们热爱的河口

置身河口,记者24小时被多次测试体温。“当曾经的车水马龙回归“从前慢”时代,时间仿佛被拨慢,但人们防控的意识正在上紧发条。”


这就是现在的河口


因为!这是我们热爱的河口

因为!这是我们热爱的河口

冬日的河口,依旧温婉。只是没有了商场街的行人如织;


因为!这是我们热爱的河口


没有了街头小店冒着热气的一碗碗豆腐脑、也没有了那份爱吃的凉皮。


为了战“疫”,

河口人把这些“心头好”,

暂时地藏进心底。

一种情感,

正在这座创造过无数辉煌的城市里生发——

“大音希声”

是为了更有力地“反击”。

河口人身处其间,迎难而上。

面对危机,

河口人何曾退缩过?!

静默的底下,

是河口人一贯的高效、果敢、抱团、温情。


这,就是我们热爱的河口!


面对突如其来的战“疫”,

河口的迅速行动,

老百姓每天都在感受。

因为!这是我们热爱的河口

1.遏制传播上

发布多条紧急措施,涉及人员、交通、生活必需场所、复工复产等各方防控。通过网络渠道,发布多条防护手册、倡议书以及各类公告。

因为!这是我们热爱的河口

众志成城

万众一心

因为!这是我们热爱的河口

因为!这是我们热爱的河口

众志成城 万众一心

因为!这是我们热爱的河口

2医疗保障上


河口区人民医院作为河口区唯一一家定点医院,合理调配医疗救护力量,第一批安排20名医护人员固定发热门诊上班,安排第二梯队和第三梯队医护人员46名。成立了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和综合协调信息上报组、医疗救治专家组、疫情调度组、疫情处置组和后勤保障组五个工作组。


因为!这是我们热爱的河口

因为!这是我们热爱的河口

河口,向来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城市。

战“疫”以来,无数“逆行”的身影,

给了这座城市所有普通市民“淡定”宅在家的底气。

因为!这是我们热爱的河口

他们是直面病毒的

医生、护士、疾控人员。

防护服一穿就是十几个小时,

脸上被勒出了深深的红痕,

手指被汗液浸泡成了“老人皮”,

为了减少上厕所,

一天也不敢喝几口水。

很多人已经在病房奋战超十天。


因为!这是我们热爱的河口


因为!这是我们热爱的河口


因为!这是我们热爱的河口

他们顾不上自己的家,

奋力和病魔赛跑,

他们说:要对得起身上的白大褂。


因为!这是我们热爱的河口

他们坚守防疫站点,

叫停车辆,测试车内人员体温,

逐一登记,

每一班岗,都要坚守24小时!


因为!这是我们热爱的河口

因为!这是我们热爱的河口

他们是基层的党员干部、社区工作者,

每天走街串巷,不厌其烦。

很多人三餐不定,

就为了最广泛的防疫动员和宣传,

努力守好疫情防控的第一道“关口”。


因为!这是我们热爱的河口


因为!这是我们热爱的河口

他们来自社会各界,

把自己的力量,汇聚成一股股暖流。


因为!这是我们热爱的河口


因为!这是我们热爱的河口


因为!这是我们热爱的河口


因为!这是我们热爱的河口

还有很多河口人,

用剪纸、面塑作品等,

给河口加油、鼓劲,

宣传防疫知识。


因为!这是我们热爱的河口


因为!这是我们热爱的河口


因为!这是我们热爱的河口


因为!这是我们热爱的河口

这样的河口,怎不叫我们热爱?!


对很多人来说,

除了小时候的寒暑假,

恐怕这是有生以来最长的“假期”。

“宅”,

前所未有地成了生活中最重要的一个关键词。

河口是一座喜欢热闹的城市,

我们不喜欢这样的“宅”。

但我们步履一致地“宅”起来了,

在“宅”里,把战胜疫情的城市力量凝聚起来。

去思考灾难面前生命之脆弱与宝贵,

去发现曾经因为忙碌

而有多么忽视对家人的陪伴、孩子的教育,

去认真地坐下来,

看一本书、回忆一段人生。

还有,

把最大的关注投向河口的疫情防控。


因为,爱和希望,比病毒传播得更快!

因为,这是我们热爱的河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