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知不知,上;不知不知,病

老子:知不知,上;不知不知,病

知不知,上;不知不知,病。是以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译意】

能知道自己无所知,这是最高明的了;不知道自己无所知,这就是缺点。所以圣人没有这个缺点。因为圣人厌恶这个缺点,所以才没有这个缺点。

【解析】

“知不知,上;不知不知,病。”“知”是动词。“不知”是“知”的宾语。“不知不知”,上一个“不知”的“知”是动词,下一个“不知”是“知”的宾语。这句王弼本原作“不知知,病”。

历来各家的解释极为纷歧,《帛书老子》篆本作“不知不知”,意思豁然显露,所以就依据《帛书老子》改作“不知不知”。

一般人总认为自己无所不知,纵使不知,也要强以为知,而决不肯承认自己无所知。但是,一个人不可能事事皆知,一定有他所不知道的事物,只是愚蠢的自尊蒙蔽了自己而已。

所以当一个人能知道自己无所知,当然是很高明,是很了不起的;如果不知道自己无所知,这就是一个大毛病了。

“是以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不病”,是说没有“不知不知”的缺点。“病病”,上一个“病”字是动词,作“讨厌”、“厌恶”讲。下一个“病”是名词。意思是说:圣人没有“不知不知”的缺点,因为他厌恶这个缺点,所以才没有这个缺点。

这几句王弼本原作“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文字繁复,意思也不清楚。

《帛书老子》篆本及隶本都作“是以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比王弼本简洁而又明畅,所以就依据《帛书老子》加以删改。

【说明】

本章的主旨全在开头“知不知,上;不知不知,病”两句。

苏格拉底曾说过:“我比别人聪明一点,因为我知道自己愚蠢,而别人不知道自己愚蠢。”知道自己愚蠢是智者,不知道自己愚蠢,才是真正的愚蠢。

老子这两句话和苏格拉底所说的,文字虽稍有不同,意思却是相通的,读者只要稍加比较就可以知道了。

孔子曾经说:“吾有知乎哉?无知也。”(《论语· 子罕》)孔子是至圣,也说自己无所知。由此看来,只有真正的智者,才晓得自己无所知,一般愚人一辈子也不会晓得的。


本文摘自:《老子:生命的大智慧》作者:余培林,出版:九州出版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