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20即将换装国产发动机,“大象漫步”不是梦


运-20,是中国研究制造的新一代军用大型运输机,于2013年1月26日首飞成功。该机作为大型多用途运输机,可在复杂气象条件下,执行各种物资和人员的长距离航空运输任务。与中国空军现役伊尔-76比较,运-20的发动机和电子设备有了很大改进,载重量也有提高,短跑道起降性能优异。

运-20飞机研发参考俄罗斯伊尔-76的气动外形和结构设计,融合美国C-17的部分特点。运-20采用常规布局,悬臂式上单翼、前缘后掠、无翼梢小翼,拥有高延伸性、高可靠性和安全性。运-20作为大型多用途运输机,可在复杂气象条件下,执行各种物资和人员的长距离航空运输任务。

第十二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上,广受外界瞩目的运-20运输机第三次亮相航展,进行了“S”型机动、急上升转弯盘旋、小航线快速着陆等飞行内容展示。

此次支援武汉抗疫,运-20连续执行高强度输送任务,也向外界表明,运-20的装备数量和战备能力已经达到了历史的新高度,不过,相较于美国空军常常出现的数十架重型运输机“大象漫步”的壮观场面。运-20机队的数量还是略显单薄。因此,尽可能扩大运-20的生产和装备数量,将成为未来几年内航空工业部门的重要工作。

而制约运-20产能进一步扩大的主要因素就是发动机,目前运-20采用的还是从俄罗斯引进的D-30KP-2发动机。D-30KP-2涡轮风扇发动机,其最大推力为12.5吨,涵道比2.42:1,翻修寿命3000小时。综合外媒报道,最近十年间,中国一共向俄罗斯订购了463部D-30KP-2涡扇发动机,除了生产120架轰-6K系列轰炸机之外,大约只能够制造40架运-20。因此,未来我们需要更多数量的发动机来继


中国并没有继续向俄罗斯进口120架轰-6K系列轰炸机发动机的打算,因为我们已经有了国产型号的备选方案,那就是WS-18发动机,WS-18发动机是在D-30KP-2基础上,结合部分先进技术研制的国产化型号,WS-18的单机重量仅在2000公斤左右,比D-30整机轻300公斤,推力达到13.2吨,提高了0.7吨,油耗也下降了近两成。同时,整机推重比由4.75提高到5.01,因为,未来运20换装WS-1

早在2014年12月6日,就有网络上流传的图片表明,某型国产发动机在伊尔-76验证机平台上首飞成功,这应该就是WS-18发动机,此后,WS-18发动机一直在运-20、轰-6K平台上进行飞行验证,各项指标已经区域成熟,根据运-20总师唐长红在接受央视时透露的信息,运-20安装国产发动机已经有了时间表,应该会在最近一两年内正式装备于运-20之上。

我们还正在研制一款性能更加先进,最大起飞推力可以达到15吨左右,这个指标接近美国C-17运输机所用发动机的17吨,综合油耗也有了明显降低,运-20换装WS-20之后,由于发动机性能提高,其航程和载荷都会进一步提高,届时将完全具备和C17环球霸王一较高下的实力。我们也期待ws-18和WS-20尽快成熟,让装备强大的“中国心”的运-20翱翔蓝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