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不要的“破袈裟”,被門外漢9萬元“撿漏”,結果轉手賣1.3億

收藏家們都有一個夢想,那就是“撿漏”,古董撿漏一直以來都是非常令人興奮的事情,有不少人在古玩市場成功的撿漏,花費了幾百元就買到了幾萬元的物品,還有的人在古董市場花費百萬撿漏上億文物。



撿漏古董,就是花費很少的錢買到了很貴的古董,這樣的事情是可遇不可求的,尤其是在假貨氾濫的古玩市場,很多看似真實的古物,其實都是現代工藝品,在北京潘家園就曾發生這樣的一起烏龍事件,故宮的專家在北京潘家園看到一系列的陶俑,經過觀察,專家認為這極有可能是北魏時期的文物,於是就花錢買下了一些,帶回去進一步研究,結果研究後,科室裡的專家都確定這就是北魏時期的文物。


於是故宮的專家申請了90萬的文物經費,將潘家園裡的這些陶俑全部買了下來。本來以為潘家園裡的文物是盜墓賊偷出來的,結果專家們在買回了這一批陶俑不久後,又有一大批相同的陶俑出現了。


一座古墓裡,有這麼多一樣的陶俑嗎?專家不禁起疑了,隨著調查的深入,他們發現這些陶俑並不是什麼北魏時期的文物,而是一個名為高水旺的河南村民燒製的。


高水旺從小就非常喜歡研究古代陶瓷,並且有不小的工藝天賦,因此他燒製出來的陶瓷能與古代文物十分接近,已經達到了能夠以假亂真的程度了。



不過真的撿漏事件也有不少,像是在2005年的時候,有一名秦先生就成功的撿漏了,他在拍賣會上看到了一件沒人要的商品,這個商品看起來確實不值錢,黃黃的舊舊的,上面還有不少的經文,看起來就像是一件“破袈裟”。


但是秦先生就覺得這個破袈裟一點也不破,這些使袈裟看起來破舊的,正是它的歷史歲月。秦先生對這塊破袈裟一見鍾情,他覺得這一定是價值不菲的物品,在拍賣會上這件商品流拍了,第二天秦先生就去找到了負責人,以9萬元的價格買下了這破袈裟。


後來專家們更是確認了,這是為乾隆量身打造的緙絲陀羅尼經被,這世界上僅有一件,經被上有經文,傳說這是西藏的高僧獻給乾隆皇帝用的,有驅邪的作用,這是清朝的經被中,等級最高的一件。


在2018年的北京中美宏凱威拍賣會上,這件緙絲陀羅尼經被拍出了1.3億的高價,起初,秦先生只花了9萬元購入這件緙絲陀羅尼經被,如今卻用它賣出了1.3億,可以說這是十分成功的撿漏了。



結果被黑心專家鑑定成為了真正的漢代文物,在2011年的北京中嘉國際拍賣會上,這個漢代玉凳成為了當晚最受矚目的收藏品,一舉賣出了2.2億,不過很快就有人發現,其實漢代是沒有凳子的,這個漢代玉凳根本不可能是漢朝文物。


後來,在專家的不斷追查下,製作漢代玉凳的工坊被查出來了,不過這個工坊的員工對此拍賣會並不知情,他們早就將這個玉凳賣給了一位老闆。


現在購買這個漢代玉凳的古董商人,就成為了一個笑話,所以即使是在拍賣會上“撿漏”,也是有風險的,不是人人都像秦先生一樣幸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