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玉兒:諸葛大名垂青宇

諸葛玉兒:諸葛大名垂青宇


本期作者簡介: 諸葛玉兒,原名朱玫梅。中國散文協會會員,南陽作協會員。有百餘篇詩歌散文在《躬耕》《世界漢語文學》《遵義文藝》《青年一代》等各類報刊上發表。連續三年獲得中外詩歌邀請賽特等獎、金獎等獎項。出版有散文集《行走天地間》《花間去》,多篇文章被選入《唯美散文集》、《文化江湖》等書中。現從事教育工作,南陽市骨幹教師、學科帶頭人、優秀班主任,師德標兵、優秀教育工作者、作文優秀教師。

一個平凡的女子,只想用文學豐富人生,用筆墨表述心聲,在寫作中成長。行走天地間,在花開時節,品味歲月無聲的饋贈,在流年的感嘆中,寫意出如詩如畫的情節,把每個瑣碎的日子過得清新透亮。

《南陽三國曆史文化故事作品集》

諸葛大名垂青宇

諸葛玉兒 文


為酬三顧出臥龍,漢運匡扶效親躬。

戎馬馳騁聲遠震,雲龍傲矯氣何雄。

一生未遂吞曹志,千載仍推治蜀功。

羽扇綸巾遺像在,我來懷古慕英風。

——題記

祖輩口中,我知道您;研讀書卷,我熟悉您;隔著時空,我仰望您;穿越歷史,我走近您——三國蜀漢丞相---諸葛亮。

您,就是一顆閃亮的星。在那個刀光劍影的亂世,在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放射著耀眼的光輝。您,用過人的才智,鞠躬盡瘁、嘔心瀝血,輔佐兩代君王,成就了三足鼎立的蜀漢政權,被後人視為智慧的化身。您,一生清廉,家無餘財,更是為人稱頌。您,神機妙算、神仙般呼風喚雨的故事,家喻戶曉。您,性於巧思,發明木牛流馬,並改造連弩等。您,才學高深,著有《前出師表》、《後出師表》、《誡子書》等文章傳世。而您與劉備君臣之間的知遇之恩,更是被世人傳為佳話……

然!光陰流逝,歷史奔流,朝代更迭,都不可逆轉,這是必然!那個三足鼎立的朝代,相互牽制,最後走向衰落,終究無藥可救。正應了: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東漢自然也不例外,那註定又是一個亂世。臥龍潛虎、懷抱志向的一介書生,也註定是一個受傷的時代標誌。

“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您選擇了南陽,是南陽的福祉;南陽有了您,是南陽人的自豪。心懷臥龍,您選擇在臥龍崗上。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一年四季風雲變,斗轉星移志決絕。清風徐徐,柳暗花明,您在崗上躬耕;皓月當空,潭水幽靜,您在崗上讀書;興來賦詩白水,趣遊嘯傲獨山。寧靜的月如水,水深莫測;和煦的風如手,輕撫自信。把崢嶸的歲月結繫於竹林,看一畦畦菜地瑩綠透碧,看一架架秧苗瓜長豆扁;晨享朝露沾溼衣衫,暮浴夕輝吟詠唱哦。勞作、讀書,相映成趣,自成風流——閒適舒雅。您自比管仲、樂毅,廣納韜略,眼觀天下。

龍臥南陽,您在等待時機,一等就是十載……

皇天不負有心人!您終於等到了那個破落的漢室皇族,偏偏他又求賢若渴:桃園結義,三位英雄,三匹駿馬,三次拜訪,屈身佇立在臥龍崗上您那間草廬之下。那是一場風雲際會的見面,促膝長談,相見恨晚,一個是抱負遠大的沒落皇族,一個是躊躇滿志的有為青年;一個要在亂世中成就一番霸業,一個要在亂世中完成修齊治平的願望。因此你們一拍即合,闊論天下大勢,您睿智地提出統一天下,恢復漢室應先走鼎足三分、聯吳抗曹之路:“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的政治藍圖。您高屋建瓴、睿智超人,這也為有雄心而無規劃的劉備,點亮了指路明燈。讓這個好哭的劉皇叔涕淚交零,濡溼衣襟,雙手緊握,久久不放,仿似抓到了救命稻草,顫抖不已……



十年寧遠樓觀書,十年隱居求志,十年壯懷激烈,您決定出山輔佐劉備集團,那一年您27歲,終於要龍騰天下了——先生您走下了臥龍崗:

隴畝柴扉遠去了,布衣草履遠去了,甘冽純甜的白水遠去了,鬱鬱蔥蔥的臥龍崗遠去了……

自此,您和劉備集團駕起了隆隆戰車,踏上了開疆闢壤的沙場。

您記得:彼時劉備屯兵新野,待您如師,同吃同住。曹操怕劉備不除,日後更難對付,便命夏侯敦引兵十萬,殺向新野,劉備讓您迎戰。您初用兵便起兵新野,在光武帝劉秀的皇后陰麗華少女時嬉戲的大槐樹下,向北,打響第一仗——火燒博望坡。您升帳點兵,一支支令箭往下傳:博望坡左邊有座豫山,右邊有片樹林。雲長帶一千兵到豫山埋伏,曹軍到時,放他們過去,等南面火起,便衝出燒敵人糧草。翼德帶一千兵去安林埋伏,但見南面火起,便可出擊。關平、劉封帶五百兵,預備引火之物等候,敵人兵到,便可放火。子龍為前部,不要贏,只要輸。主公自引一隊人馬為後援。各人依計行事,不得有失!周密部署,成竹在胸,雄韜偉略,遊刃有餘,軍事才能盡展。接下來戰事的發展果如預料,夏侯敦中計了,這一仗直燒得敵兵哭爹喊娘,狼狽逃竄;殺得曹軍屍橫遍野,血流成河。這一仗只燒得中原濃煙滾滾,那個還在“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曹操,聞言當時就長嘆一聲——對手終於出現了。

您有不世之略!集百家兵法所長,將古代兵法三十六計用得活靈活現,天衣無縫到如有神助。幾場勝仗後,您搞起了步步為營的根據地建設,讓那些鼠目寸光、小富即安的庸碌之輩,一個個汗顏退了場。而聯吳抗曹,以弱制強,更是襟懷遼闊,目光遠大。一場赤壁大戰,草船借箭,江水沸騰,曹軍戰船一夜間檣櫓灰飛煙滅。大江東去,浪淘盡,三分天下,終成定局。



天府之國,因您的到來而熠熠生輝。幾年間,您把蜀地經營得如躬耕南陽時的菜畦,富庶而美麗。您是一個狷介的書生,一顆不安分的心是要獨步天下的。

正當劉備的霸業蒸蒸日上之時,蜀漢政權與東吳政權的矛盾卻越來越激化,剛愎自矜的關羽,不僅大意失了荊州,還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價。忿忿不平的劉備,決意討伐東吳,結果在夷陵被東吳陸遜打得大敗,被迫退逃白帝城,之後便身染重病,在生命彌留之際,他做出了人生最後一個重大的決定——託孤於諸葛亮。劉備對葛亮說:“君才十倍於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則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又詔後主曰:“汝與丞相從事,事之如父。”諸葛亮涕泣地說:“臣敢不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乎!”劉備臨終託孤,被後世傳為佳話:不愧為一代英主,有知人之明。

劉備死後,後主劉禪繼位。您依舊忠心輔主,大公無私,勵精圖治,屯田戍邊,對外繼續走聯合東吳的外交政策,對內通過七擒孟獲,改善蜀漢與西南各民族關係,穩定了蜀漢政權,打造了一個十分勤廉、公平、高效的政府。為了完成興復漢室的偉業,您又不辭辛苦,六出祁山,七伐中原……然世間事都不是隨心所欲,一廂情願的。民間有語:“扶起竹竿扶不起井繩”!您雖智高天下,但“扶不起劉阿斗”啊!

由於蜀國本身的國力有限,加之曹魏政權的客觀強大,司馬懿防守策略得當,終究造成您數次北伐無功而返。

連年征戰,民力耗盡,人才匱乏,先帝在世時的英雄相繼過世,“蜀中無大將,廖化當先鋒”。您的心在淌血,您太要強了,要強得甚至有些發昏。

您積勞成疾,但強忍著病疾,再次誓伐中原。也許是時局造成的無奈,您不得不戰,您“自負”得連佩服您的另一位南陽英雄——魏延“出奇制勝”的良言也聽不進了——只能飲鴆止渴。五丈原軍旅征途中的那一個地方,註定是您的不歸路。“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沾襟”!歷史和現實從不動情於扼腕和眼淚,窮兵的王土,終沒有逃過命運的厄難,三足天下因您的病逝而岌岌可危、搖搖欲墜。



晨昏交替,四季輪迴。1800年過去了,而今您端坐在各地武侯祠的正堂中,羽扇綸巾,溫文爾雅。拋開《三國演義》中的人物形象,真實的您在中國歷史上獲得了無與倫比的聲望……

元微之詩云 :“收二川,排八陣,六出七擒,五丈原前,點四十九盞明燈,一心只為酬顧;取西蜀,定南蠻,東和北拒,中軍帳裡,變金木土草爻卦,水面偏能用火攻。”表述了您運籌帷幄、戰績卓著。

文天祥詩懷孔明:“撥亂扶危主,殷勤受託孤,英才過管樂,妙策勝孫吳;凜凜出師表,堂堂八陣圖,如公全盛德,應嘆古今無。”盛讚您的蓋世奇才、忠貞美德。

“斜谷事不濟,將星殞營中,至今出師表,讀之淚沾胸;漢賊明大義,赤心貫蒼穹,世以成敗論,操懿真英雄。”李商隱的詩充滿了對您出師未捷的惋惜,但更多的是尊崇——您乃真英雄。

回首歷史,儘管您沒有完成興復漢室,一統寰宇的偉業,您在治理蜀國上也不是盡善盡美,但這絲毫沒有掩蓋您偉大、光輝、傳奇的一生。您少年修身養性,淡泊明志。廣博經史,學有所成,樹立消除災難、統一國家的偉大抱負,走上興復漢室的艱難道路。之後您輔佐勢單力弱的蜀漢兩代君主,殫精竭慮、整治法度,恢復生產,東聯孫吳,南扶夷越,北伐曹魏,鼎足而立。生前您受蜀人愛戴,死後受萬世景仰。如今,當我們再次回望您的傳奇一生,依舊會對您未竟的事業感到惋惜,依舊會對您光輝的形象,肅然起敬,崇拜不已。

我個人一直認為,您享有“智聖”美譽,多半是因為您兩篇著名文章的文化傳播:一篇《草廬對》,對亂世有比較清晰的梳理和縱論,從軍事和政治上給劉備集團帶來了整治亂世的雄心和自信;一篇《出師表》,流盡了“忠臣淚”。真可謂:諸葛忠心昭曰月,鞠躬盡粹效先賢。死而後已蓋棺定,從此英名萬古傳。

諸葛先生,您去了,南陽將因您而謀劃未來,瑰麗多姿,您將因南陽而更加儒雅風流,流芳百世!諸葛大名垂青宇!我因諸葛嘆不已!

諸葛亮躬耕於南陽臥龍崗


南陽作家群《南陽三國曆史文化故事》選粹

主辦單位:南陽市臥龍區文聯

丁小琪編於2020年2月11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