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山州德昌:此心安處即吾鄉

涼山州德昌:此心安處即吾鄉


2019年,東北“大男孩”劉詩洋從遼寧中醫藥大學研究生院畢業,懷揣著對兒科醫生這份職業的熱愛和憧憬,離開了家鄉,不遠萬里來到了涼山州德昌縣人民醫院,成為了德醫人。

初到德昌時,陌生的環境和不同的生活習慣,讓詩洋有點不適應。他去吃了德昌的羊肉粉,遊玩了鐘鼓樓、德昌坡,並努力去學習和理解“德昌方言”。終於在不久之後,他覺得早餐不吃麵也挺好,鐘鼓樓的夜色也很美,“德昌方言”其實也很好聽。

德昌縣人民醫院是詩洋職業的“啟蒙地”,讓他深深體會到了作為一名兒科醫生肩負的責任與使命。他把兒科中、西醫診療融合起來,運用到每天的工作當中,每當遇到疑難雜症時,總是第一時間查閱相關資料,充分掌握疾病相關知識,讓每一位“小患者”得到最好的診療。

只要來到兒科門診,就會看見一位東北“純爺們兒”,用別樣的“鐵漢柔情”對就診的小朋友說:“寶貝,你哪兒不舒服?”“這個藥有點苦苦的,不過一定要乖乖吃下去,病才會好哦!”

科室的同事問他:“劉醫生,你離家那麼遠,想家嗎?”

他總是笑著回答說:“必須的!家,肯定想念,可是好男兒志在四方!”

“那你準備在德昌待多久呢?”

“怎麼著也得待到退休呀!”

2020春節,來到德昌縣人民醫院半年的詩洋準備回家看望一下父母和女友了。他早早地買好了給父母拜年的德昌特產,有板鴨、臘肉,當然還有女朋友一直想吃的草莓,期待著踏上回家的歸途。可不曾想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阻擋了他回家的腳步,一顆顆新鮮紅豔的草莓還在身邊,卻沒機會帶回去了。

但是這場疫情並沒有阻擋他對工作的熱情,詩洋給家人報了平安,把草莓分送給朋友,迅速整理好心情。在不能與家人團聚的日子裡,他化思鄉之情為動力,義不容辭投身工作中。

當看著一批批的醫護人員前往武漢時,詩洋心中熱血澎湃,腦海裡閃現這樣一句話:“疫情當前,應該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我作為一名醫生應該去前線”!所以在醫院“踐行初心使命、匯聚磅礴力量”的志願者招募書上,他毫不猶豫地簽下了“志願前往”!

雖然沒去能去湖北疫區最前線,但是德昌縣人民醫院作為縣域內唯一一所“新冠肺炎”定點收治醫院也要堅守好自己的陣地。詩洋主動要求除夕夜值班,並請纓前往兒童發熱門診,在“危險”的工作環境下,面對一位位“未知”的小患者,這一席白衣時刻鼓勵著他。他說:“我是祖國花朵的治療師,要保證每一朵花都不被病毒傷害!只要小患者需要,我就在!”

對父母的牽掛、對愛人的思戀,詩洋只能默默地說一聲:“對不起”。這天,詩洋發現醫院裡的花都開了,面對這一朵朵美麗的花朵,他想:春天已經到來了,只要我們共同努力,疫情很快就會解除,到時我一定要帶父母和親愛的她來認識一下最美的德昌。

(彭海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