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儿有女,7旬老人却进敬老院,女儿:钱给谁,就让谁来养老

有儿有女,7旬老人却进敬老院,女儿:钱给谁,就让谁来养老

父母养我们长大,我们给父母养老,是我们彼此之间的责任,也是义务,更是一件正常的事。但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养老也成为了一件难事,导致许多老人孤苦伶仃的入住在了养老院中。

有儿有女却住养老院,女儿的话让老人脸红

某村庄的姜大妈就是这种情况,她如今已经年过七旬,有儿有女却无人给她养老,被逼无奈之下她只能在养老院中度日。可在那里呆的时间长了,她感觉不应该有这样的待遇,所以她回到了村中,想要让村干部帮自己解决问题。

有儿有女,7旬老人却进敬老院,女儿:钱给谁,就让谁来养老

村干部找来了老人的儿子和女儿,儿子声称,姜大妈之前一直在自己家中居住,可是住的时间太长了,而自己的经济状况也不很好,若是一直由自己来给姜大妈养老,那么就无法再养育孩子了。听到这番话后,村干部认为姜大妈有女儿,应该让女儿和儿子一同承担养老的责任才好。

可女儿却对村干部说:她的钱留给谁了,那你就让谁给她养老,我一分钱没得到。听到这番话后我们恍然大悟,姜大妈是一个典型的重男轻女老人,她把所有的钱都给了儿子,所以女儿才不愿意给她养老。得知原因之后,姜大妈也非常后悔,为自己重男轻女的举止感到脸红。

有儿有女,7旬老人却进敬老院,女儿:钱给谁,就让谁来养老

姜大妈将所有的积蓄都给了儿子,女儿因没得到姜大妈的公平对待拒绝养老,让姜大妈很是困扰。出现这样的问题,无非是与姜大妈没有一碗水端平有关。

家中有二胎的话,父母应该如何做,才能公平对待大宝和二胎呢?

首先,在要二胎时一定要经过大宝的同意。给大宝一个思想准备,让大宝有即将要做哥哥或姐姐的念头,这样也会更容易接纳二宝的出生。

二宝出生之后,大宝很可能会觉得自己失去了父母的疼爱,这时父母应更加重视大宝,并让大宝参与进照顾二宝的过程中,大宝慢慢看着二宝长大,也会感觉这是自己的成果。久而久之,两人关系就会越来越好。

此外,在给孩子购买物品时,也要做到公平对待。二宝拥有的东西,大宝也一定要有同样的,才不会让两个孩子感觉父母对自己与另一个兄弟姐妹是不公平的。

有儿有女,7旬老人却进敬老院,女儿:钱给谁,就让谁来养老

姜大妈的两个子女不愿意给她养老,其实也是因为没有良好的感恩理念。为此,家长应该对孩子进行以下这样的感恩教育才好。

第一, 以身作则

在孩子年幼时,尚且听不懂家长给他所讲的说教言辞,反而对于一些行为举止会感兴趣,也会模仿家人做一些类似的举动。这时,就是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的最好机会。只要

父母懂得感恩长辈,那么孩子得到言传身教之后,也会成为一样懂得感恩的人。

有儿有女,7旬老人却进敬老院,女儿:钱给谁,就让谁来养老

第二,给孩子讲一些报恩的小故事

孩子最喜欢听的就是故事,太多卡通人物组合而成的故事,只会让孩子拥有无限的想象力,但古时候的一些名人故事,却可以让孩子通过故事懂得做人的道理。因此,在孩子年幼时不妨给他讲一些寓言故事或者名人小故事。

尤其是一些关于报恩的故事,在听故事的同时,孩子也会思考故事中的人物为何要做一些事情。这时,父母也要跟孩子讲解故事中的情节,让孩子懂得人物报恩的原因以及如何报恩。通过这些故事,孩子同样也会明白知恩图报的道理。

有儿有女,7旬老人却进敬老院,女儿:钱给谁,就让谁来养老

父母将孩子养育成人是一种责任,孩子给父母养老是一种义务,这都是互相不可推脱的。但在父母重男轻女的情况下,拒绝给父母养老同样是一种错误的做法。不过,这时父母应反省自己究竟是哪里做错了,才会出现这样的局面。找到问题后用适当的办法解决,才能避免类似的情况再次出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