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四大美男之,蘭陵王高長恭。面具後的悲慘人生

中國歷史上名將如雲,美男也不少,但是能將這兩個標籤都貼在自己身上的只有一人-北齊蘭陵王高長恭。他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他有什麼結局、他為什麼要帶著面具?

蘭陵王高長恭(541年—573年),本名高肅,族名高孝瓘,字長恭,渤海蓨縣(今河北景縣)人。神武帝高歡之孫,文襄帝高澄第四子。他的父親高澄共有六個兒子,其它五子生母姓名現在都可以查到,只有蘭陵王的母親從未留下記載,原因就是他的母親地位卑微。在講究長幼尊卑的古代社會可以想象他們母子在這個帝王家庭裡的處境,父親的不聞不問,家人的輕視,幼小的蘭陵王只能和母親相依為命。也正是這樣一種處境讓蘭陵王自小養成了寬厚仁和的性格,他一生對人真誠、寬容,即使是最底層的士兵也從不輕視,史書記載高長恭“為將躬勤細事,每得甘美,雖一瓜數果,必與將士共之。”即使是幾個水果他也願意和將士分食。

中國四大美男之,蘭陵王高長恭。面具後的悲慘人生

蘭陵王出身皇族,但是和自己幾個兄弟相比早年仕途卻很坎坷,直到天保八年(557年)才被授為通直散騎侍郎。北齊乾明元年(560年)三月二十一日,高長恭受封蘭陵王。後來逐步升遷至幷州刺史。在乾明之變後,皇叔孝昭帝高演登基,給予蘭陵王高長恭進一步重用,邑一千五百戶,轉中領軍,加開府儀同三司。武成帝高湛即位之後,大寧元年(561年),被授使持節都督幷州諸軍事、幷州刺史。大寧二年(562年),別封鉅鹿郡開國公,食邑一千戶,進領軍將軍。

蘭陵王雖是皇族出身又地位顯赫,但是他一直待人寬厚。當初在瀛州的時候,他手下的行參軍陽士深上表告發高長恭收受賄賂,導致他被免官。討伐定陽的時候,蘭陵王是主帥,當初彈劾高長恭的陽士深也在軍中,他非常惶恐,擔心被報復。蘭陵王聽說此事後說:“我本來就沒有報復意思。”他沒有直接告訴陽士深自己的意思,而是隨便找了個小錯誤將陽士深打了二十板子就放了他,用這種辦法讓他不必擔心報復。

中國四大美男之,蘭陵王高長恭。面具後的悲慘人生

蘭陵王是中國古代四大美男之一,這樣一張俊美的面容是很多男人求之不得,但是在蘭陵王這裡就變成了麻煩。他是武將必然要經常上陣殺敵,按照常理兩軍陣前衝殺的武將最理想是要有一張凶神惡煞的臉孔,而蘭陵王的臉孔在戰場上就是對手嘲笑的對象,也很難在自己將士中產生威信。於是這位蘭陵王打造了一張恐怖的面具,凡是臨敵就帶在臉上。

河清三年(564年),北周攻打洛陽,武成帝高湛派蘭陵王與幷州刺史段韶、大將軍斛律光前往洛陽救援。北周已經圍困洛陽多日,城內人心惶惶,隨時都有破城的可能。到達戰場的蘭陵王面對嚴峻的情況沒有退縮,他率領五百騎兵直接殺進包圍圈,面對數倍於己的敵軍,他身先士卒、浴血衝殺,將有必死之心,士無貪生之念,他和手下將士殺穿包圍圈來到了城下,可這時候卻出現了麻煩情況,因為蘭陵王臉上帶著面具,城內士兵並不能確定這是不是自己的援軍不敢開門,於是蘭陵王摘下了自己面具,當城內士兵看到那張絕美面孔的時候彷彿看到了希望之光,城內士兵士氣大振,他們打開城門與城外軍隊一起殺向北周軍隊,北周軍被殺的大敗,史書記載:周軍“丟棄營寨,自邙山至谷水,三十里中,軍資器械,彌滿川澤。”。蘭陵王在此次戰役中威名大振,戰後將士為了歌頌高長恭的英勇,創作了千古名曲《蘭陵王入陣曲》。事情如果就這樣結束那必然是蘭陵王軍事生涯濃墨重彩的一筆,可是此後他和皇帝的一次談話卻讓自己陷入危險境地。皇帝為了表示關切,在說到這次大勝的時候說到:“你衝入敵陣太深,一旦失利恐怕追悔不及。”蘭陵王也許是被皇帝的關懷所感動,順口說到:“自己家的事,當時情況危急就沒想那麼多。”在皇帝面前把軍國大事當成自己的家事,又是面對高緯這樣一位懦弱多疑的君主,蘭陵王的命運似乎已經註定。

中國四大美男之,蘭陵王高長恭。面具後的悲慘人生

此後蘭陵王在戰場上又屢立奇功,因為一連串的戰功被封為鉅鹿郡公、長樂郡公、樂平郡公、高陽郡公等。可是他的內心卻越來越不安,功高震主、鋒芒太露的後果他自己很清楚,尤其之前與皇帝的那次對話,只會讓自己處境越來越危險。為了自保他故意貪財自汙,以求避禍。他手下謀士相願勸他說:“如果皇帝猜忌你,你這麼做只會更快惹來殺身之禍。”蘭陵王哭著俯身向相願詢問計策,相願說:“您之前立下的戰功讓自己聲望太大,最好假託有病在家,不要再管國家的政事。”此後每次再有戰事他便稱病不出。等到朝廷對陳朝用兵,蘭陵王恐怕再次被啟用,嘆息說:“我去年臉上長癰,現在為什麼不發出來!”從此有了病也不肯醫治。

儘管蘭陵王用種種手段以求自保,可是皇帝高緯卻不準備放過他。高緯是歷史名的昏君,荒淫、殘暴一樣不缺,殺起自己家人從不手軟。武平四年(573年)五月,後主高緯派遣使者徐之範送毒酒給蘭陵王,蘭陵王對他的王妃鄭氏說:“我對國家如此忠心,哪裡有辜負皇帝,而要賜我毒酒?”鄭氏回答說:“為什麼不親自當面去跟皇帝解釋呢?”蘭陵王說:“皇帝怎麼可能會見我?”於是就飲鴆而死,年僅三十三,追贈太尉,諡號武。四年後,失去了軍事支柱的北齊王朝被北周皇帝宇文邕滅掉,高氏子孫幾乎全遭屠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