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西安网评:从“援鄂”中感悟中华民族善于从磨难中崛起的密码

  “看到孩子的那一刻,好想抱一抱他。”3月8日,山东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手术室护士李伟,隔着手机屏幕看到妻子和刚刚降生的儿子,喜极而泣。“宝宝,来看看爸爸。”妻子崔亚飞将镜头转向在怀中的宝宝,“我和宝宝都特别好,你不用担心。你放心在那边好好干,我在家把宝宝照顾得好好的,等你回来。”崔亚飞安慰李伟。李伟早就和妻子商量好,要给儿子起名为“李援鄂”

  白衣战士给孩子起名的故事,让我想到了抗日战争时期革命前辈给孩子起名的故事,左太北,是原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与刘志兰唯一的女儿,因出生地辽县,是太行山的一部分,叫太北区。彭德怀以刘伯承的孩子叫刘太行,而建议取名左太北;想到了我认识的七十多岁的人叫建国的特别多。为什么想到这些?因为从给孩子取名中,笔者感悟到了中华民族善于从磨难中崛起的密码。

  首先,我们有勇对磨难的勇气。名不正则言不顺,我们中国人非常讲究给孩子起名,因为名字就是人生长河的灯塔,能够让父辈的精神永远滋养孩子的人生。从刘太行,左太北,到后边的建国、今天的援鄂。蕴含着的就是历史的记忆,就是父辈敢于面对困难,勇挑重担的精神,这种渗透在名字中的精神滋养,必然成为孩子永远的营养,必然代代相传,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的固定基因。敢于面对磨难,勇于挑战磨难,任何磨难都会在我们面前退缩。

  其次,我们有家国情怀的磅礴力量。为什么给孩子起这样的名字?李伟说,既是为了纪念这个众志成城、全民抗疫的特殊时期;也是让儿子知道,爸爸和其他同行者做的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让他懂得,国家危难匹夫有责,世间所有美好都是有人在默默守护。”李伟说,等儿子长大了,他会慢慢给儿子讲自己抗疫的故事。这是从小让孩子懂得,家与国是不可分割的,这种家国的情怀的力量,从很小的时候就在孩子心中沉淀、酝酿,这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这是公民最最宝贵的精神,这样的财富是强大之源。一个人只有在家国情怀的培育中,才能更有的担当,人人拥有家国情怀的力量,必然气势磅礴,助力我们的国家更强盛。

  第三,我们有同舟共济的伟大精神。太行也好,太北也好,建国也好,“援鄂”也好,这都是一个集体的名字,都是一个蕴含着同舟共济伟大精神情怀的名字。在这次抗击疫情的斗争中,我们中华儿女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团结奋进,同心战“疫”,我们宅家战“疫”,我们关爱聚焦武汉、聚焦湖北;我们全国支援武汉、支援湖北。这种同舟共济的伟大精神喷薄出伟大的战斗力量,打败病毒,战胜疫情。

  中国汉字是思想与情感的结晶,中国人的名字是精神与梦想的结晶。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生生不息,奔腾向前,那种精神的基因,华夏的血液,在文字中凝固,在名字中流淌。新生命“小援鄂”的到来,如一缕曙光,照亮黎明前的黑暗,给爸爸李伟信心,给我们所有人信心。今天的战“疫”,我们无愧于祖国,无愧于未来,我们凝聚起来的抗疫精神必然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精神财富,永远传承下去,继续助力我们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

 殷建光

「地评线」西安网评:从“援鄂”中感悟中华民族善于从磨难中崛起的密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