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向浸润性癌是什么?

用户97846177021


倾向浸润性癌这是对于肿瘤组织生长方式和生长程度的一种描述,常出现于临床的病理报告中。

肿瘤生长方式

良性肿瘤常常是膨胀性生长,周围边界清楚,而恶性肿瘤常常呈浸润性生长,癌细胞可侵犯周围组织,分界不清。

浸润癌的含义

如果在病理报告中读出这个倾向于浸润性癌,我们可以得到的信息就是,这个并不算局限于基底膜内的原位癌等早期癌症了,已经突破基底膜侵范间质或者其他组织了,相对于早期癌症来说,预后会差些。根据其实际浸润范围临床的分期不同,预后也有很大的差别。

至于为什么要加倾向呢?

因为病理报告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受限于肿瘤标本多少,很多活检的病理报告都会加入倾向于xx癌,或者XXX癌的可能,也就是希望临床医生再进一步结合影像学、病史、症状体征等其他辅助检查进行综合诊断。

说实话一般病理出现了倾向于XXX癌的话,患癌的可能性就非常大了,一定要及时复诊和尽快手术等规范治疗。


骨肿瘤科张余医生


这种表述一般出现在病理诊断报告中。

病理诊断是对手术切下或胃肠镜、纤支镜、膀胱镜等取下的肿瘤标本,在显微镜下进行组织学检查,以诊断疾病的良恶性。尽管现在各种影像学技术飞速发展,但是病理诊断仍然是肿瘤各种检查方法中最可靠的,病理诊断被喻为“金标准”,也是疾病的最终诊断。

然后病理诊断也有它的局限性,比如手术没有切取到肿瘤组织或者取的组织太少,深度太浅,又或者半有大量的炎症坏死都不能给出一个十分肯定的答案。

倾向于浸润性癌这样的表述就是这样,因取的肿瘤组织太少,太浅,或者坏死太多干扰诊断,不能直接诊断浸润性癌,但是癌的可能性非常大了,所以一定要去医院进一步诊断,不要错过治疗时间。

希望有所帮助。


啊长医生说


不得不说医疗的专业术语非常多,其实很多行业术语都非常多,但是有些词一辈子行业外的也用不到,并不需要知道;但是医疗就不一样了,绝大部分的人一生都会接触不少,自然就会看到一些很生僻的术语。

在肿瘤检查中,所谓的浸润性就是癌细胞形成的原位癌开始突破基底层,这是癌细胞进入间质,进一步进入淋巴或者血行的(都是癌细胞转移的主要途径)。基底层(也有被称为基底膜的)指上皮细胞与深层结缔组织之间。在粘膜下层。

在癌症形成的初始阶段,也是有一层膜包裹的。这时候是原位癌,如果能够在检查中发现并手术切除治疗效果会很好。医生病理检查报告中会提到切缘阴性,表示切除的很干净,如果是切缘阳性,就需要做后续治疗了。(这是原位没有突破基底层的时候,如果还有别的情况也是需要做其它治疗的)

如果癌细胞都突破了基底层,上图中最右的那部分,可以确定为浸润性癌。

如果检查的时候刚刚是癌细胞在基底层那里,检查的结果不能完全确定时,会评估为倾向浸润性癌。

一旦到了浸润性阶段,在治疗时的难度会增加。除了能够切除的部分,还需要做化疗或放疗的辅助治疗。

如果属于早期阶段,治疗效果还是不错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