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十本最經典的茅盾文學獎作品,你讀過幾部,那部對你影響最大?


這十本最經典的茅盾文學獎作品,你讀過幾部,那部對你影響最大?


《白鹿原》


《白鹿原》/陳忠實

《白鹿原》是一部渭河平原五十年變遷的雄奇史詩,一軸中國農村班斕多彩、觸目驚心的長幅畫卷。主人公六娶六喪,神秘的序曲預示著不祥。

一個家族兩代子孫,為爭奪白鹿原的統治代代爭鬥不已,上演了一幕幕驚心動魄的活劇,家仇國恨交錯纏結,冤冤相報代代不已……

古老的土地在新生的陣痛中顫粟。厚重深邃的思想內容,複雜多變的人物性格,跌宕曲折的故事情節,絢麗多彩的風土人情,形成作品鮮明的藝術特色和令人震撼的真實感。

與其說《白鹿原》是寫史,倒不如說是寫中國人的信仰:白嘉軒和朱先生作為儒家文化中"賢"與"知"的代表,於動盪中掌舵,領著仁義村一路前行;而黑娃的認祖歸宗,則有叛後反思的意味,代表了背離傳統後的信仰迴歸。

這十本最經典的茅盾文學獎作品,你讀過幾部,那部對你影響最大?


《暗算》


《暗算》/麥家

《暗算》是一部令人驚異而又有大家風範的長篇小說。它是中國諜戰小說的鼻祖,又是中國新智力小說的典範之作。

小說既有人物命運和情節故事的獨一無二,又有思想和智力的深刻廣闊,構思的奇特,想象的高遠,情節的扣人心絃,語言的乾淨利落,都是中國當代長篇小說中所罕見。

書中有一位特立獨行的女性,她就是解密天才黃依依。在那個時代,她是一個異類,似乎單是流言蜚語的唾沫星子就能將她淹死。但黃依依不在乎,她照樣活得熱烈,活得瀟灑。

在別人戴著偽善的面具,一派道貌岸然之際,黃依依的內心卻如水晶般純粹,她是活在陽光下的,真實而坦蕩。

來到解密單位701後,黃依依很順利便通過了培訓。她在數學上有著卓越的天賦,常年無解的密碼,她輕輕鬆鬆就破譯了。破譯“烏密”後,黃依依成為了701傳說般的人物,也成了當之無愧的國民女神。

黃依依就是我們常說的“大女主”,不用別人的眼光衡量自己,也不用自己的眼光衡量別人,傾盡全力活成了她自己。

這十本最經典的茅盾文學獎作品,你讀過幾部,那部對你影響最大?


《芙蓉鎮》


《芙蓉鎮》/古華

這本書描寫了1963—1979年間我國南方農村的社會風情,揭露了左傾思潮的危害,歌頌了十一屆三中全會路線的勝利。

當三年困難時期結束,農村經濟開始復甦時,胡玉音在糧站主任谷燕山和大隊書記黎滿庚支持下,在鎮上擺起了米豆腐攤子,生意興隆。

劇照透著滿滿的年代感

沒想到“文革”開始,胡玉音被打成“新富農”,飽受屈辱,絕望中她得到外表自輕自踐而內心純潔正直的“右派”秦書田的同情,兩人結為“黑鬼夫妻”,秦書田因此被判勞改,胡玉音管制勞動。

冬天一個夜晚,胡玉音分娩難產,剖腹產了個胖小子。三中全會後,胡玉音摘掉了“富農”帽子,秦書田摘掉了“右派”和“壞分子”帽子回到了芙蓉鎮。

古華說,芙蓉鎮是一部“寓政治風雲於風俗民情圖畫,借人物命運演鄉鎮生活變遷。”的作品,在那個鬥來鬥去的年代,他用自己的人生體驗所見所聞縮成了這本書,每一個人物都如此真實豐滿。

這十本最經典的茅盾文學獎作品,你讀過幾部,那部對你影響最大?


《秦腔》


《秦腔》/賈平凹

《秦腔》並非寫戲臺上唱的秦腔,而是以凝重的筆觸,講述了農民與土地的關係、新時期農民的生存狀態,解讀中國農村20年曆史。

《秦腔》以一個陝南村鎮為焦點,集中表現了改革開放中鄉村的價值觀念、人際關係和傳統格局的巨大而深刻的變化,被稱為“一卷中國當代鄉村的史詩”。

賈平凹說:“如果你慢慢去讀,能理解我的迷茫和辛酸。”

這十本最經典的茅盾文學獎作品,你讀過幾部,那部對你影響最大?


《長恨歌》


《長恨歌》/王安憶

很久以前看的這本小說,印象最深的有兩處,一是早晨太陽照進弄堂底,鴿群從空中飛過,翅膀白亮。

另一個是王琦瑤穿著舊式旗袍,燙著捲髮,一張化著淡妝的有點蒼白的臉。眼瞼一垂,一個轉身,身影慢慢地消失在灰灰的弄堂裡。

電影裡的王琦瑤

一個女人四十年的情與愛,被一枝細膩而絢爛的筆寫得哀婉動人,其中交織著上海這所大都市從四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滄海桑田的變遷。

生活在上海弄堂裡的女人沉壘了無數理想、幻滅、躁動和怨望,她們對情與愛的追求,她們的成敗,在我們眼前依次展開。

王安憶看似平淡卻幽默冷峻的筆調,在對細小瑣碎的生活細節的津津樂道中,展現時代變遷中的人和城市,被譽為“現代上海史詩”

這十本最經典的茅盾文學獎作品,你讀過幾部,那部對你影響最大?


《蛙》


《蛙》/莫言

與莫言以往小說更注重歷史幻想色彩不同的是,《蛙》更接近歷史現實的書寫,主要講述的是鄉村醫生“姑姑”的一生。

“姑姑”的父親是八路軍的軍醫,在膠東一帶名氣很大。“姑姑”繼承衣缽,開始在鄉村推行新法接生,很快取代了“老孃婆”們在婦女們心中的地位,用新法接生了一個又一個嬰兒。

“姑姑”接生的嬰兒遍佈高密東北鄉,可喪生於“姑姑”之手的未及出世的嬰兒也遍佈高密東北鄉。姑姑一面行醫,一面帶領著自己的徒弟們執行計劃生育政策。讓已經生育的男人結紮,讓已經生育的懷孕婦女流產,成了“姑姑”的兩件大事。

小說通過講述從事婦產科工作50多年的鄉村女醫生姑姑的人生經歷,反映新中國近60年波瀾起伏的農村生育史,描述國家為了控制人口劇烈增長、實施計劃生育國策所走過的艱鉅而複雜的歷史過程。

這十本最經典的茅盾文學獎作品,你讀過幾部,那部對你影響最大?


《黃雀記》


《黃雀記》/蘇童

為了保持遺照的“新鮮”,祖父年年都要拍遺照。某天,少年保潤替祖父取遺照,從相館拿錯了照片,他看到了一張憤怒的少女的臉。

他不知道是誰,卻記住了這樣一張臉。他沒有想到自己後來會和這個少女走得很近,甚至改變了他一生的軌跡。

《黃雀記》延續了蘇童慣常的小人物、小地方的敘事風格和節奏。主題涉及罪與罰,自我救贖,絕望和希望。

這本書可悲可嘆,就像豆瓣網友說的,我走過千百個小鎮,千百里路,還是逃不過。我奮力捕捉我以為的運,到頭來卻還是被這命捕在了手裡。是謂黃雀。

這十本最經典的茅盾文學獎作品,你讀過幾部,那部對你影響最大?


《塵埃落定》


《塵埃落定》/阿來

小說講述了一個聲勢顯赫的藏族老麥其土司,在酒後和漢族太太生了一個傻瓜兒子。這個人人都認定的傻子與現實生活格格不入,然而就是這個傻子卻有著超時代的預感和舉止,不以常理出牌,在其餘土司遍種罌粟時突然建議改種麥子,結果鴉片供過於求,無人問津,阿壩地區籠罩在饑荒和殘廢的陰影下。

大批饑民投奔麥其麾下,麥其家族的領地和人口達到空前的規模,傻子少爺因此而娶到了美貌的妻子塔娜,也開闢了康巴地區第一個邊貿集市。

傻子少爺回麥其土司官寨,受到英雄般的待遇,也遭到大少爺的嫉妒和打擊,一場家庭內部關於繼承權的腥風血雨悄然拉開了帷幕。最後在解放軍進剿國民黨殘部的隆隆炮聲中,麥其家的官寨坍塌了。紛爭、仇殺消失了,一箇舊的世界終於塵埃落定。

人與人之間,因為利害關係不能和平共處,而是勾心鬥角,爭權奪利,充滿了流血鬥爭,則更是凸顯了“他人即地獄”這一荒誕主題。

這十本最經典的茅盾文學獎作品,你讀過幾部,那部對你影響最大?


《穆斯林的葬禮》


《穆斯林的葬禮》/霍達

古都京華老字號玉器行“奇珍齋”的梁亦清,原是回族底層的琢玉藝人,他家有兩個女兒,長女君璧和次女冰玉。

韓子奇是書中主人公,他因為摔碎了梁亦清做的碗而決定留下當學徒。師徒用三年時間精雕細琢出一件光耀民族精神的作品“鄭和下西洋”,不料梁亦清突然暈倒在轉動著的玉坨上,寶船被毀,人也喪命。

為了抵債,梁家將奇珍齋轉給落井下石的匯遠齋老闆,韓子奇則為了報仇潛伏到“匯遠齋”當了學徒。

三年後,他學有所成,回到奇珍齋娶了長女君璧,決心重振家業,十年之後名冠京華,之後日寇侵華戰爭爆發,韓子奇擔心玉器珍品被毀,隨英商亨特來到倫敦。

冰玉與姐夫一起前往英國。在倫敦,因為感情不順,冰玉在孤獨、傷心中愛上了姐夫韓子奇,並生下私生女新月。

電視劇中的新月和楚雁潮

戰後一同回國,姐姐君璧不容母女倆,冰玉決定帶女兒遠走他鄉,韓子奇苦求留下女兒。新月逐漸長大成人,以優異成績考上北大西語系。上學後與班主任楚雁潮發生愛情,因楚系,為梁家反對,他們的愛情卻在阻撓中愈加熾熱……

愛情是本書的主題之一,是書中描寫的最美好的事物,新月和楚老師的愛情,充滿著理想主義色彩,深刻而富有力量,讀起來都讓人熱血沸騰,那散文詩般的表白,情感火山的爆發,觸動和震撼著人的神經。

這十本最經典的茅盾文學獎作品,你讀過幾部,那部對你影響最大?


《平凡的世界》


《平凡的世界》/路遙

這本書講的是我們每個人的生活。小孩的世界很大,志存高遠,當科學家、宇航員……但大人的世界很小,小到只有柴米油鹽,戰勝生活中的種種突如其來,平凡地活到老,就是一種幸運了。

在書中,孫少平是一個貧困的農村青年,然而他有文化、務實。勇於聽從精神的召喚。無論是吃著高粱面饃、喝著剩菜湯的高中生活,還是下地務農、進城打工,孫少平身上都昂揚著精神的高傲、揮灑著靈魂的矜持。

物質的匱乏和精神的充盈讓孫少平的生活始終五味雜陳。面對歧視他忍辱負重,看到不平他拔刀相助,關鍵時刻不計前嫌等等,自身的物質窮困根本沒有成為他道德修養的束縛,反倒映襯出他人格的完善。

他的愛情選擇也顯示了他的個性特徵。面對高幹子女、大學生田曉霞,他沒有逃避,也沒有感到自卑,他的精神高度足以和她站在一起。這種不卑不亢的態度特別動人。

這部小說在展示普通小人物艱難生存境遇的同時,極力書寫了他們克服重重困難的美好心靈與堅韌不拔的奮鬥精神。孫少安立志改變農村貧苦落後的現狀,而孫少平渴望進城改寫命運,他們身上體現出了不同的生活態度,生活不是非此即彼,當你覺得“沒得選”,可能只是懶惰的藉口。

你讀過幾本呢?你覺得那本最好,那本對你的人生產生了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