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安陈姓村探源


“天下陈姓出义门,高安陈姓出延赏。”这是笔者在好奇心驱使下探索出的结果,不知这结果对于高安陈姓人来说有没有道理。当然,这是在众多有关高安陈姓发脉的信息中综合出的笼统结果,而实际中他的后代是怎样分支开叶的?在他之外还有没有其他祖源呢?带着这些疑问,我又顺藤摸瓜,对高安陈姓的分支作了一番大略的梳理。

我所寻源的依据是1985年编撰的《高安县地名志》,以陈姓独立的村庄为主。如果《地名志》没有错误的话,我寻源的结果便是:高安陈姓的陈家湖之源共派生出22个独立村,其中筠阳街道有“院背”、“斋郎”、“金川门”、“黄湖”4村;灰埠镇有“南陵和”、“花苑”、“塘下”、“塔泉”4村;上湖乡有“坑东”、“古子桥”、“白竹山”、“埂子口”4村。

高安陈姓村探源


另外,从陈家湖还派衍出独城镇的“椒坊”、“板塘”2村;新街镇的“云下”1村;太阳镇的“陈和”1村;相城镇的“大泉”1村;建山的“泉富”1村;田南镇的“桥头”1村;矿山水库管理局的“斛城”1村;村前镇的“陈村”1村;汪家圩乡的“石牛垅”1村。以上22村统称为“陈家湖系”。

陈家湖系再往外分支,大致有7个分支。第一分支是以灰埠镇的南陵和为祖源,始迁祖是陈继袭。由此分衍出7个独立村,其中有筠阳街道的“小湖”、黄沙岗镇的“大路”、上湖乡的“陈熊肖”、灰埠镇的“圩口”、龙潭镇的“北陵和”、以及杨圩镇的“贡园”和“后港”等村。这7村权作“南陵和系”吧。

高安陈姓村探源


再往下,南陵和系的北陵和也分叉,分衍出石脑镇的“社坪”、“肖家庄”和杨圩镇的“衙门陈”3村。这三村属“北陵和系”,北陵和始祖名叫陈文彬。

陈家湖系第二分支是以独城镇的椒坊为祖源,始迁祖是陈傥。曾听说独城有个陈姓“大城岗”,不知这“大城岗”是不是指椒坊。由椒坊分出去的独立村有荷岭镇的“上寨”、独城镇的“西塘”、“岭前”、“新坊”、“下保”、“八景”6村。这6村为“椒坊系”。

高安陈姓村探源


椒坊系的上寨又分出了荷岭镇的“下寨”、上湖乡的“庙下”、独城镇的“观里”、“熊家”、新街镇的“塘下”;西塘分出“和溪”,和溪分出“老屋里”和“田垄”,田垄分出“雷港”。

陈家湖系第三分支是汪家圩乡的石牛垅,始迁祖陈谦。从石牛垅分出的村有汪家圩乡的“仓下”、“炉峰”、“前峰”、“庙前”、“鼓楼”和伍桥镇的“东坊”6村。由庙前分出“岭背”、“湛上”2村,由东坊分出“狮子脑”、“汗里”2村。

高安陈姓村探源


陈家湖系第四分支是筠阳街道的小湖村,始祖不明。由小湖村分出的独立村有筠阳街道的“新湖里”、瑞州街道的“窝溪”、祥符镇的“石上”3村。

陈家湖系的第五分支是上湖乡的古子桥,始祖陈以异。由古子桥分衍出了上湖乡的“新屋里”、“东头”和蓝坊镇的“蓝桥”3村。

陈家湖系第六分支是田南镇的桥头,始祖陈浚。由桥头分出本地的“秋塘山”、“石下”、“排下”、“广城”4村。

陈家湖系第七分支是新街镇的云下,始祖陈延赏。由云下分出了附近的“铺背”、“老屋”2村。老屋又分出“新屋”等。

高安陈姓村探源


高安陈姓第二大祖源该属大城镇的赤土村。“赤土”其实是起源于“大田”的。大田不仅分出了“赤土”,还分出了“留田”、“下田”2个村。由于赤土分衍的村庄最多。所以在外人们都以赤土取代大田为高安北乡陈姓祖源。大田始祖为陈倜,赤土始祖不明。

粗略统计,赤土共分衍出大城镇的“田塅”、“眉岗”、“山背”、“樟婆垅”、“洲上”、“官庄”、“大庄”、祥符的“陈家岗”和建山镇的“荷塘”9村。其中由“洲上”又分出大城镇的“张家山”、祥符镇的“赤岗”;由“荷塘”分出“新屋”、和“店上”。

高安陈姓村探源


高安陈姓第三大祖源则要数独城镇的善富村。这里有个问题笔者至今不明,就是《地名志》上多个陈姓村庄都出于独城镇的“善富村”,但查遍所有资料都说善富村根本不姓陈,而是姓张。无奈,在无法到实地调研,又找不到知情人打听的情况下,笔者只好暂时按《地名志》所记来溯源。按照《地名志》的记载,从善富村迁出的村庄有独城镇的“三皇”、“太平”、和石脑镇的“牌楼”3村。而牌楼又分衍出附近的“桥东”、“桥西”、“梅江”、“濠上”、“马埠”、“左家陈”、龙潭镇的“庙背陈”。其中马埠又分出龙潭镇的“洛城陈”、“和”塔水陈”。

高安陈姓村探源


高安陈姓还有一个祖源就是相城镇的“塘里”村。塘里村始祖陈元良似乎与陈延赏没有关系,《地名志》记载他是从上高泗溪的良田迁进高安的,以后由塘里分衍出“官塘圩”、“和塘”2村,再由“和塘”分衍出“新村”和“桐树坑”2村。

以上是以高安本土陈姓为祖源而开支分叶的情况,至于其它高安陈姓村庄的起源,有的是直接从外县迁进后没有再开支分叶,有的是因为资料记载不详,搞不清楚其源出何处,故无法一一列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