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志成城 防控疫情 民政在行动

众志成城 防控疫情 民政在行动 | 谢谢,我们身边的守护者

事迹不一定轰轰烈烈

平凡也可以打动人心

我们身边

就有这样一群人

用平凡的坚守做着不平凡的贡献

TA们的名字叫——守护者


老人守护者:执勤工作两不误


6点到小区门口执勤,9点回养老服务科为老人“站岗”,这样执勤、工作两不误的日子,延庆区民政局养老服务科的陈静觉得虽然辛苦但义不容辞。


众志成城 防控疫情 民政在行动 | 谢谢,我们身边的守护者


早上的北京还有些冷,在小区门口为居民测量体温、登记的陈静双手冻得通红。不过执勤刚结束,他顾不上休息,就赶回养老服务科,拿上防疫物资和最新指导文件,开车前往包片的养老机构。


隔着栅栏送物资,戴着口罩讲政策,查看出入、消毒记录,叮嘱防控要求……一圈下来已经是11点半了。趁着中午吃饭时间,他开始更新当天的数据和信息。


下午时间更忙,第一件事就是“电话督查”。为了更好地指导养老机构防疫工作,延庆区民政局建立了包片制度,养老服务科6名工作人员每人负责3-4个养老机构。陈静逐一给负责的养老院院长打电话,询问近日老人返院需求、工作中的困难,还要做离院老人家属的工作。


等打完电话差不多下午3点了,全区19家正在运营的养老机构开始上报数据情况。陈静又开始核对老人名册、梳理养老机构存在的问题、统计医药需求……


虽然每天的工作都差不多,但陈静不敢有丝毫怠慢,为了数据不出错,加班加点就成了常态。“晚上10点的马路格外安静,让我忙碌一天的心也平静下来。我坚信只要把各项防控工作做得更严更细,就一定能夺取疫情防控的最后胜利,迎来明媚的春天。”


居民守护者:陋室里筑起防护墙


众志成城 防控疫情 民政在行动 | 谢谢,我们身边的守护者


这间简陋的值班室,却是值守人员遮风挡雨的庇护所。


疫情暴发后,大兴区委社会工委区民政局按片区成立三个临时党支部,由骨干科室负责人担任临时党支部书记。第二临时党支部副书记孙玉国的执勤岗位是旧宫西里2号楼。这栋居民楼坐落在路边,没有大门,没有门卫室,也没有社区居委会和物业公司。


第一天到岗后,孙玉国立即与镇政府协调,搭建了一个临时值班室,由于夜晚温度低,暖壶都冻冰了,他又找来棉大衣和棉被来御寒。有了临时值班室,值守人员有了落脚地,做居民登记工作也更方便了。


心灵守护者:深夜未眠治愈人心


转转酸痛的脖子,又一个咨询者通过了心理辅导老师郑丽的微信,此时是夜里23点07分,郑老师的工作还在继续。


通过微信咨询的是在社区一线执勤的张女士,为了守护社区,她已经两周没有见到自己的孩子了,情绪十分低落。和郑丽沟通后,张女士感觉好多了,表示会继续在社区执勤,贡献更多的力量。


凌晨3点05分,李谦所在的心理小组完成了“战胜病毒、能量疗愈”的语音录制。为什么选在深夜?李谦说因为深夜最安静,录音效果最好,听众收听效果才好。


突如其来的疫情,不少人产生了焦虑、恐慌等负面情绪,给身体和心理健康带来双重冲击。为了加强心理疏导,顺义区石园街道依托港馨西区社区心理服务中心,开通心理支持热线和网络辅导服务,免费向公众提供心理支持、心理疏导等多方面服务。


20名来自灏奇心理的心理老师组成了援助团队,每周一至周六9:00-18:00,分成6个值班心理咨询师小组,每小组3-4名专业老师,轮流为居民提供心理援助。同时,在网上公布各心理小组组长的联系方式,方便群众第一时间求助。经常有失眠者深夜找老师们做心理疏导,他们没有丝毫怨言。


像石园街道这样依托专业社会组织树立居民抗击疫情信心的,还有顺义区空港街道、胜利街道。


他们依托顺心社会工作事务所、北城心悦社会工作事务所为居家观察人群提供心理测试、心理危机干预、一对一疏导;为普通人群提供心理健康自测、健康指导、心理援助热线等;为一线工作人员提供减压方法、自我调节方式、心理援助热线或进行线上心理服务,及时为广大居民和工作人员送去了心灵的慰藉。


众志成城 防控疫情 民政在行动 | 谢谢,我们身边的守护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