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立新:攻打諒山的戰鬥中光榮犧牲


英烈事蹟|張立新:攻打諒山的戰鬥中光榮犧牲

張立新,1959年5月出生於湖南省華容縣鯰魚須鎮東崗村的一個農民家庭。

張立新從小沐浴著黨的陽光,接受共產主義遠大理想的思想教育。從小學到初中,品學兼優,深受學校老師和同學們的好評。由於家庭人口多,勞力少,15歲的張立新初中畢業後,回鄉參加農業生產,幫助父母挑起了家庭生活的重擔。

張立新在家務農期間,孝敬父母,愛護弟妹;為人正直,勇於吃苦,得到左鄰右舍的誇獎。1976年,由於他表現好,被選為生產隊的民兵排長。他按照上級的指示精神認真組織民兵軍事訓練,在公社的軍事訓練考核中,他帶領的民兵排獲得好評,他本人則取得了優秀成績。

華容縣地處洞庭湖畔,防汛搶險任務重。張立新是生產隊防汛、搶險等各項緊急任務的“突擊隊長”。每次防汛搶險,他都是走在最前面為大家做表率。早春排漬,水裡溫度低,寒氣襲人,但為排除抽水機故障,他曾多次主動潛入冰冷刺骨的水底工作。有一次,為了迅速修好抽水機故障,他連夜步行45公里購回零件,保證了機器的正常運轉。

張立新為人和氣,樂於助人,左鄰右舍有什麼事,只要是他能幫上忙的,都竭盡全力。他所在的生產隊(組)有一個五保老人唐春波,家裡擔水、劈柴、碾米等重活全部被張立新一個人包了,且幾年如一日。因此,老人逢人就誇張立新比自己的親生兒子還要好。

張立新從小就想當一名解放軍戰士,每當看到家鄉那些參軍後的青年回家探親,就羨慕不已。1979年冬季徵兵命令下達後,他第一個報名應徵,參加體檢政審合格後,他十分高興。由於合格人員較多,有關領導對他說:“考慮到你是家裡的主要勞動力,家裡很需要你,可否把入伍指標讓給別人?”張立新堅定地向當地領導和部隊接兵首長表示:“我一定要參軍!保衛祖國是我義不容辭的職責。家裡雖然需要我,可祖國更需要我。”在他的再三請求下,有關領導批准了他的要求。

接到入伍通知書以後,張立新本可以在家休息幾天或串串門,走走親戚,但他硬是連續幾天幫助組裡8戶人家把土磚碼成堆,腰痠背痛也不回家休息,一直堅持把事情做完才走。1979年1月,張立新帶著家鄉父老鄉親的殷切期望和囑託,來到部隊。剛入伍的新兵訓練是很艱苦的,可他從不叫累,刻苦鍛鍊,很快練就了一身過硬本領。由於他在新兵訓練中表現突出,成績優秀,多次受到部隊首長的表揚。

在張立新分配到連隊不久,越南政府掀起了反華排華的惡浪,大肆驅趕華僑,並多次在中越邊境向我挑釁。為捍衛祖國尊嚴,中共中央決定對越進行自衛反擊戰。

張立新主動向連隊黨支部寫下請戰書,表示了自己的戰鬥決心:願意在戰場上接受黨組織的考驗。他在請戰書上寫道:“我是一名軍人,我懂得軍人的天職就是保衛祖國,保衛祖國要有軍隊,就要有人當兵。當兵就要打仗,打仗就會有流血犧牲,如果祖國和人民需要,我會毫不猶豫、勇往直衝,拼死戰場。犧牲我一個,幸福十億人。”部隊正式參戰後,張立新在戰鬥中,出色地完成了上級交給他的戰鬥任務,多次受到連黨支部的表彰嘉獎。

3月1日,攻打諒山的戰鬥打響了。張立新所在排奉命攻打諒山外圍波寮,並擔任主攻,主要任務是正面進攻,奪取敵軍陣地。部隊節節向前推進。為儘快掃清諒山外圍之敵,配合主力部隊進攻諒山,下午3點,我軍向敵核心陣地發起總攻,敵人發現我軍的行動後,集中輕重火力向我軍瘋狂掃射,企圖阻止我部隊前進。張立新所在排冒著敵人猛烈的炮火勇猛衝擊,一直衝到距敵前沿陣地只有百來米的地方。此時,敵人的火力越來越猛。二排長何伯好帶頭向前衝,張立新緊跟排長,在距敵戰壕只有20米時,張立新發現躲在隱蔽部裡面的兩個敵人正準備用機槍向我衝鋒的戰士掃射。全排30多名戰士的生命受到嚴重威脅。說時遲,那時快,張立新立即舉槍擊斃一個機槍手。另一個敵人仍向何伯好瞄準。在這千鈞一髮之際,張立新一躍衝到排長面前,用自己的身體掩護排長。敵人的子彈打中他的胸部,張立新當即倒地。眼看著敵人的機槍逞兇,危及全排戰友的生命安危,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的張立新拼命掙扎著側起身來,舉槍還擊,打死了另一個敵機槍手,排除了阻礙。戰友們立刻來為他包紮,他說:“我不行了,不要管我,消滅敵人要緊。”全排戰士化悲痛為力量,一聲怒吼衝上山頂,消滅了負隅頑抗的17個敵人,取得了戰鬥的勝利。與此同時,張立新由於傷勢過重,壯烈犧牲。

所在部隊黨委根據張立新生前的申請和戰鬥表現,追認他為中國共產黨黨員,追記一等功,並呈報上級授予他“戰鬥英雄”稱號。

張立新犧牲的消息傳到他的家鄉——華容縣鯰魚須東崗村,家鄉的男女老少為烈士召開了隆重的追悼大會。中共華容縣委、縣政府號召全縣人民向張立新同志學習。烈士剛滿18歲的妹妹張金嬋毅然接過哥哥手中的鋼槍,投身軍營,走上了保衛祖國的戰鬥崗位。


溫馨提示:更多相關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號:中華英烈網(ID:zhonghuayingliewang)

投稿須知:投稿請將作品以附件形式(建議將郵件主題命名為“作品形式+標題+投稿人姓名/單位/地址/聯繫方式(手機/QQ/微信)”)發送至郵箱[email protected],詳情請點擊 查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