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为何大家都不谈创业了?

阿霖爱生活


问题是现在不敢创业了,全面的产能过剩,增加的其实产品没有销路。时机,创业环境,商业环境不良好,而且,纷纷倒闭了那么多企业,几年前大谈特谈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就是误导了不少人。还有,新创业的几乎个个头破血流,失败而归。因为许多人对市场不了解,还有就是社会经验少,新加入的创业难处就是没有什么本钱,也没有品牌,只能简单的完全抄袭模仿复制产品,生搬硬套不行的,没有什么技术人才,相当于外行人做内行事,肯定是做不好产品的,伪劣产品都是这样的企业造出来的。新入的产品销售非常困难。

还有,整个商业环境不好,价格战无底线,抄袭模仿山寨,克隆做产品,导致许多产品的价格非常便宜,如电子电源产品,许多都是进口洋垃圾电器,人家使用一段时间全部换掉,中国也是一样的,结果,大量的拆机件变成二手元件,价格只有三分之一的,叫做垃圾变废为宝的利用,怪不得网上的电子电源产品非常便宜的原因,随意合算一下,就还不够你的成本价,怎么着,一些人不知道猫腻。

还有,商业环境已经不是过去了,过去遇到风口的做什么都能够赚钱,现在是好像做什么也不赚钱了。九十年代零零年代都是企业的快速发展期,现在的环境大变了。国际贸易纠纷与贸易战,出口减少,许多人去东南亚投资办厂了。

还有,非常重要的前提,就是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最根本根本的前提,信息发达传播非常快,看看随意跳槽,都是把技术带到同行对手去了,还有到处挖人,没有知识产权的严格保护就没有创新,遏制创新,因为一些产品非常容易复制的,你创新我抄袭,那么,谁还敢创新呀!什么知识不值钱,技术不值钱,动不动就是买方案,利用互联网平台,知识贩子倒爷,如同传销一样的,造成的问题必然是什么,就是替人做嫁妆,徒劳无功了。一些人创新在于发财梦,但是也非常难了,仿造的非常快,没有多少本钱反而让人家捷足先登了。所以,这样塑造商业环境,采用创业的环境,有利润才有机会,否则,亏本了。

故创业可以致富,但是,创业失败致贫,而且,失败率非常高,大多数估计变成创业致贫了。也导致负债累累,没有钱成为老赖了。其实破产真的没有钱了。


23826529481龙岩城市


脱掉懒皮 去战斗。

创业分脑力创业和劳力创业。

当今,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普及,脑力创业难度很大,于大多数创业者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于此,涉入者极少。

当今,劳力创业,路子宽广。但需要创业者支付的劳动力代价较大,即:这种创业非常辛苦。于此,这种创业于当下不愁吃穿,大多数都想躺着赚钱的“创业者”来说,是不屑而创。例如:收购废品,脏!没人创;摆地摊 ,没面子没人创;开餐館人太累,没人创……

脑力创业难度大,劳力创业没人干。于此,创业逐渐淡出人们视野,大家都不再谈论创业了。

当今,为什么不愿创业?很多人归咎于经济下行,归咎于互联网冲击,归咎于什么生意都做穿了……是吗?非也!当今创业难本质是国人衣食无忧,造成的人太懒!不是吗?当你饥肠辘辘 ,衣不敝身时,你会干啥?躺着等死?

当今,于懒,无处不有,无处不在。最典型的是懒人经济出现,什么扫地机器人、擦窗机器人、煮饭机器人……把人引导得越来越懒。人们恨不得什么事也不干,坐在家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综上所述,我个人认为:不谈创业,不愿创业的夲质是人太懒!

创业的路千万条 ,我建议想创业的同志们,仔细领会“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流通,促进商业消费的意见”,从中找一个适合自己创业的项目(例如夜市消费),提前收集信息,提前周密策划,提前踩点,提前布局,亲力亲为,以劳力创业,定将取得丰厚回报。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创业者,脱掉你的懒皮,去战斗吧。


后来跋涉者


从整体来看,从2017年开始到2019年,创业的环境越来越不好,不好的原因当然是因为市场大势不行。在一个大势向上的市场,资金和资源的流动频率和数量都会增加,自然会给新进入的企业一些机会,但是当流动性降低时,机会也会随之下降。


我身边就有不少创业者朋友,其中有两位,过去都还比较成功。但是近两年,都身负千万负债,一个把北京的房子卖了,清算所有债务,一了百了。一个还在苦苦挣扎,通过抵押、借款的方式,试图盘活起来。当然,还有更多的创业者朋友都会觉得生意越来越难做了。


第一个朋友我们上周还在一起吃饭,他唯一跟我分享的是,在2019年这个时机下,创业一定要谨慎,火中取栗。如果的确要创业,一定要把握三个原则:

第一,最低成本原则。

不要一开始想的特别美好,搞了一个豪华办公室,招了很多人,组织架构搭的也很完善。而事实上,能一个人做的,就不要招两个人;能自己做的,就不要招人。特别是初期,什么都还在摸索和尝试的阶段,更是如此。


第二,自我造血原则。

他在创业的时候,开局是非常高的。背后有投资人投资,因此在创业的时候,更多的精力和资源都放在了打造一个“完美“的产品上,而忽略了营销能力,所以公司一直没有产生很好的现金流。因为他对于公司持续发展的假设是建立在:投资人还继续投资上。但是从去年开始,投资人因为各种原因,无法继续投资,这个时候,公司是否有自我造血的能力就很重要了。只要现金流还在持续,公司就有机会活下去。


第三,适时止损原则。

创业的时候,我们需要有坚持精神。就像马云所说,大概意思是说明天的太阳很美,但是大多数人死在今天的凌晨。不过,这里边有一个大的前提假设——即我们所做的事情是对的,且在我们的风险承受范围之内。如果这个假设不成立,就成了钻牛角尖,把创业当成了赌博。赌博最大的风险在于,明明不可把控,却总指望再投一点点进去就会发生奇迹。这种想法,特别是在创业的时候,已经投入了精力、金钱和时间的时候,为了“搏一把”,把之前的投入都赚回来,就会出现卖房创业、四处借钱、拆东墙补西墙等情况,最后窟窿越来越大。所以,创业者要有一个清醒的头脑,就像打德州扑克一样,看着牌面局势,该弃的时候就得弃,那些已经投入的就当是“沉没成本”吧。


大强师兄的小思维


大家都不敢创业,都说是商业环境不好造成的,所以这里我就说说我个人对商业的理解吧,不喜勿喷,本人30,工作过3年,开宾馆3年,现在做卖场型营业厅。我个人感觉,商业本身就是一种信息不对称性所产生的一种模式,就现在的网络大环境,对未来幻想一下,所有的商品,所有的实物型商品(这里我们不说服务类的,就谈真实的实物型商品),价格都是出厂价,未来会不会所有的厂商都是自己有自己的网络专营店,不再需要任何的什么一级代理二级代理。这不是没有可能,在物流行业迅猛发展的今天,未来所有商品都变得信息对称,全国的同一款商品都会是同一个价格。到那个时候,我无法想象一个完全没有商人的世界会是什么样子,那简直就是回到了原始社会,一个人生产了一件东西,然后去跟另一个人换了一件他生产的东西,不再有任何的差价,当然了,创新的产品我们不好说,但是只要他进入市场了,他的价格就是全世界统一的价格了。

说了这么多,其实我也是有些情绪激动,有些混乱的,不知道大家能不能理解我的意思。

人们经常说,信息的对称性与不对称性,如果所有商品在世界范围内达到了信息对称性,那就不会再有商业了,我是这样理解,等到那一天,那就所有人都回去种地吧,没有什么商业了金融了。商业就是要有信息不对称性,就是要有差价,才会产生利润。


王de玉玺0909


最近大半年的时间,无论是从各种官方媒体还是我们身边的社会大众,普遍都有一种这样的感觉,2019年大半年的时间里,怎么谈创业的人越来越少了?

是大家都不愿创业了?

还是国家不太鼓励了?

那么真实的情况是这样吗?

其实仔细分析一下,不难发现这几个方面的各种真实的情况:

一、国家政府层面,大的鼓励支持领域,越来越有针对性,政策导向进一步加强并提升了。

我们知道,不同时期、不同阶段,从宏观层面到微观经济领域,政府部门也会根据国民经济的发展数据、国际经济与贸易走势,今后的经济发展趋势潮流、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城市发展规划、民生问题等多个方面领域,进行一些大幅度的改变和调整。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13亿勤劳智慧的中国人,蕴藏着无穷的创造力,创新是中华民族的固有气质,中华文明5000多年生生不息,源于中国人民自强不息、敢于创新的禀性。

一直以来,国家及政府相关部门都有长期持续的很多创业的支持政策。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近年来我国创新创业生态体系不断优化,国务院也在不久前出台《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

目前,我国很多地市正在建立满足城乡各类劳动者创业的创业培训体系,逐步将所有有创业愿望和培训需求的劳动者纳入创业培训。对参加创业培训的创业者,按有关政策规定,给予职业培训补贴。我们看到,很多地方政府和单位,长期以来,一直通过多种形式和多种渠道,多角度、全方位地宣传创业典型经验,发布创业政策信息和工作动态,并对一些双创典型和成功案例重点报道,进一步营造浓厚的创业社会氛围。

我们最有感受的,比如对月销售额10万元以下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就是最好的例证。

从促进双创环境升级、发展动力升级、主体升级、支撑能力升级、平台升级、金融服务升级、载体升级等方面,各地政府部门提出针对性的政策举措,国家对于创业的支持鼓励,一直也在持续提升!

二、大的经济环境下,盲目行动的人少了、理性创业的人多了

网络及大量媒体疯狂流传的一句:理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曾几何时,呼唤吸引并激发了无数创业者的梦想和对未来无限美好的期待,投身创业大潮。

这是一个充满机遇的时代,即使最底层的创业者,也可以有大量的机会和可能,登上历史闪耀的舞台中央。

这也是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如果没有点真功夫,不脚踏实地,创业也可能会演变成一场噩梦。

众所周知,创业是一个大概率失败的行为,最近两三年以来,大的环境低迷,特别是国内经济的龙头行业诸如房产、金融、基建等行业的低迷,引发一系列的经济及商业的边际效应,商业环境业态急剧转变的今天,再像以往一样过于盲动、冲动的现象少了很多。

三、传统实体、资产业态的少了、全新虚拟型、资本导向型的多了

每一年都会有大量的热点风口项目出现,有的人抓住了机会,也顺势而为走上了人生巅峰。

马云说:一个人要想创业,必须具备三个因素:那就是眼光、胸怀和自身实力。

拿最近三年来,最热门的人工智能为例:作为未来的风口,在金融、医疗、安防、教育、能源、机器人、互联网产业升级、传统行业的流程自动化及商业智能等领域,都具有千亿美元以上的市场潜力。

现在全球的经济都不景气,各国贸易越来越难做,未来10年是互联网和传统行业相互高度融合,关键词是创新、创意、创造。

虚拟经济是相对实体经济而言的,是经济虚拟化的必然产物。

以往创业主体的劳动力密集型力型、经验技巧型,逐渐走向低迷和没落,科技研发型、智力技术型、资本导向型、产业生态型已跃然成为当今时代的主潮流。

一份名为《5G产业经济贡献》的报告中这样说:在2020年到2025年,5G带来的商业总产出将高达10.6万亿元,并带来超过300万个就业岗位,足以见得5G时代巨大的商机。

大到人工智能、无人驾驶,小到VR、视频,都会随着5G时代的到来得到迅猛的增长。

阿里、京东、腾讯等巨头也是纷纷布局5G市场,发力云计算、人工智能等诸多领域。虽然这些行业门槛较高,但只要是与其相关的产业,同样也有着不错的机会,有着极其众多的创业空间。

对于每一名创业者来说,如何选择一个合适风口,至关重要。创业这个话题,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乃至今后很多年,都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任何一个人的人生价值,要么通过专业技术,借助一些好的平台来实现,要么就是选择创业来实现!


首席运营长官


创业难,今年五月开始创业,因为原来做个服装店有些老客户,想着在小区楼下开个工作室,开了不到一个月,没有人,客户不愿意进小区,后来想着还是找门面吧,夏季是淡季,不找的话怕到旺季找不到合适的,就这样匆匆找了个门面房,没有怎么调查人流,只是感觉房租不贵,房租格局不好,没考虑太多,想着老客户,只是个试衣服场地,门口人流少,也太少了 一天不进二个人,哎,做满三个月,转了,否则就是贴钱,教训哎


用户1784772301871中


2019,我在全职工作的业余时间

  1. 跟合伙人在北京开了第三家饭店;

  2. 做了一年的自媒体,2019年自媒体总计收入2万+

2019,距离我的第一家创办的公司注销,已经过去了整整5年,这些年我劝退了很多朋友去创业,因为我知道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2019年已过去,身边谈创业的人是不是少了呢?

是少了——因为亢奋期过后,人们更回归现实,更多得谈的是生意和赚钱,而不是融资和上市!


说一下几个表现

不谈创业,只谈生意

在2016前后,由于创业投资(天使轮和风投)的疯狂,很多创业者在计划自己创业路线的时候,是奔着融资ABC几轮,然后股权退出去的。

我的一个朋友小G,技术一般,市场能力一般,就是想靠着一份PPT去开启自己的CEO之路,在一开始,谈了几轮天使,碰见个大哥投了70万,产品上线之后,客户无几,更不要提付费的事情了。

现在的风气明显不一样了,没有冲动的资本追捧,大家合伙做事,第一个想的就是能不能创造利润,如何生产,如何销售,更像是做买卖做生意——而不是我们原来梦想中的“创业”了,渐渐的“创业”这个词,也被我们当成贬义词,认为这就是不接地气的空中楼阁罢了。

创业是膨胀带动的,而不是被逼无奈

2014-2017的“万众创业”大潮,除了社会导向以外,还有特别重要的原因——一帮子赚了点钱的上班族,想要获得“自由”。


而到了2019,工资收入养家糊口都不错了,还折腾个什么劲儿?

真的经过抽样调研,你会发现,大部分的创业者,是想更上一层楼,摆脱打工的命运,这些人,大部分都是中层经理人,或者有些资源的。

而不是很多人以为的那样子,创业是被逼的,因为失业或者没有其他活路,不得不去做的事情——很简单,如果打工都没人要,那么创业只有死路一条。

2019就业市场环境不好,有点人人自危的意思,最有潜力去创业的那群经理人,首先考虑的是保住饭碗,就不会贸然辞职下海(其实我也这样,所以兼职做事情)

创业是个圈子,是个氛围,2019没有榜样效应带动

这个不细说了,大家关注一下,在前几年你想做个事情,很多人鼓励你,现在,会有很多人劝你不要做,就是这个道理。


小结:

经济周期是轮动的,就像《周易》讲的一样,否极泰来。

2020在我看来,是个很适合做生意的时机,有以下几个原因:

  1. 店铺不好出租,租金下降

  2. 人力资源充沛,人力成本下降

  3. 竞争者减少

  4. 传统互联网转型,自媒体崛起


干货不易,点赞鼓励!

趋势老迪


“老公,我想吃肉,我想吃麻辣烫,吃烧烤”

“老公,那天带妈和闺女去吃了碗牛肉汤还是等她们吃完了我才喝了点闺女没吃完的汤,加了个馍,都感觉很奢侈了。”

“这两天我急用钱,那1万块赶紧转给我”

你的蚂蚁借呗已逾期。。。

。。。。。。

相信很多平凡而陌生朋友在负债之时都碰到过类似的事情,特别是爱人在旁边说起的那么那么小的愿望而无法实现之时,内心是多么的刺痛(真的是撕裂一般的痛)。。。。。。

此时的你是否和平凡而负债几十万的我一样,生活在水深火热确又很迷茫无助,是准备自暴自弃?还是总在找前方的路在哪里?如何才能摆脱困境?

首先自己确定一下就算这期过去了,下期能否转的过来,如果是转不过来,爆发是迟早的事情,我当时也是能借的地方全借了,硬挺了几个月,最后还是没办法,既然没办法那就先别放心上,先自己努力挣钱,等协商,或者被起诉。至少现在能生存下去。

另外自己冷静思考,今后做什么,怎么做?


汪新成


我个人认为,上班或打工挺好的,我很多老乡,老人在家里种几亩地,俩口子在外地打工,一年家里要存几万块钱,是存几万,不是挣几万。相反,一些创业的,一年到头,不欠外债都挺不错了。我就是做小生意得,我的状态就是一年难存一分钱


花开12月


全民创业?这是被带路党带歪了!我以前有位员工,他的工资每月9000左右(不含激励奖金)。他做了一年多辞职了,过了半年见到他,我问他现在干嘛?他竟然把自己的特长放弃,买了一辆车跑滴滴。问了他收入,说每个月六七千吧……我当时就愣住了,花费十几万,才赚这么点?这无非就是车子折旧费罢了!还没有之前轻松,还赚不到钱,这难道就是创业?他这个例子太过简单,太多原本工作好好的,在创业大潮下,都巴望着自己干一把,万一能混出个样子呢。其实这要看情况的,创业何其难!这真不是你想它就有、烧香拜佛就能万事大吉这么简单。


分享到:


相關文章: